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65篇
航空   573篇
航天技术   174篇
综合类   88篇
航天   2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通常情况下,飞行程序设计工作一直依靠手工进行,设计周期长,工作效率低。因此,为实现飞行程序设计的自动生成而进行飞行程序设计的辅助设计势在必行。本文针对使用标准规定航迹的目视机动盘旋,结合国际民航组织的Doc8168文件,经过调研并在AutoCAD基础上采用Visual-LISP语言进行开发,建立计算模型,通过在对话框中输入数据的形式实现了对使用标准规定航迹的目视机动盘旋保护区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932.
对噪声振动环境下的仪器电路板损伤进行了研究,以解释高噪声环境下某机箱电路板引脚断裂机理。应用噪声激励下激光测振技术、声传递试验方法、有限元分析动态响应分析技术,给出了元器件管脚动态应力分布,并根据S-N曲线对结构的寿命进行评估分析,理论分析所得出的失效模式及寿命时间和试验情况基本吻合。本文所探索的噪声激励下的电路板应力分析及寿命评估技术可以用来评估力学环境造成的仪器损伤,拓展了仪器可靠性评估途径,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3.
建立了热防护系统(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TPS)缝隙气动热分析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型,将缝隙热流密度分布情况与平板热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缝隙的存在缝隙上端出现了热流峰值,并且缝隙迎风面热流密度大于背风面热流密度,缝隙热流密度主要集中在缝隙上端与缝隙宽度相当的区域内;采用分析获得的缝隙热流密度建立了缝隙热控分析的有限元传热模型,结果表明缝隙气动热和缝隙类空腔辐射会造成机体表面温度的升高,是造成缝隙热短路现象的原因;最后研究了缝隙几何形状(缝隙宽度、缝隙倒圆角以及缝隙台阶)对缝隙热控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缝隙宽度增加,机体表面最高温度升高。随缝隙倒圆角半径增加,机体表面最高温度降低。随缝隙台阶高度增加,台阶正差时机体表面最高温度升高,台阶逆差时机体表面最高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934.
碳化硅器件比硅器件具有更低的导通电阻,用其制作直流固态断路器可以大大降低其通态损耗,减轻散热压力。然而相比于硅器件,由于碳化硅器件管芯面积小,电流密度大,其短路能力相对较弱,短路保护要求更高。为确保碳化硅器件安全可靠工作,提高碳化硅基直流固态断路器的可靠性,对比分析了硅基与碳化硅基MOSFET的短路能力,揭示了其器件恶化机理,研究了栅源极电压箝位方法,并结合去饱和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源极寄生电感的"软关断"短路保护方法,制作了直流固态断路器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降低功率器件的关断电压应力、抑制短路电流,适合碳化硅基直流固态断路器短路保护。  相似文献   
935.
通过对压电陶瓷的机电能量转换机理和电能存储特性的研究,设计一种压电发电装置和相应的能量转换及存储电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供电。针对常规整流电路输入电流存在死区、呈尖顶波的特点,利用非线性阻抗元件的导通、关断及储能的特性,采用交叠泵升的电路连结形式,设计一种非线性阻抗变换整流电路,有效地克服和缩小了输入电流的死区范围。  相似文献   
936.
设计了一种在Hilbert缝隙上加载RF MEMS(Micro electrical mechanical systems)开关实现频率重构的微带天线。运用Ansoft HFSS软件,缩减了原来天线接地面的尺寸,利用RFMEMS开关控制天线上Hilbert缝隙长度来实现频率重构。设计的该天线工作在GPS/DCS/PCS/Blue Teeth以及IEEE802.11b&g/IEEE802.11a等5个不同的频段。还讨论了用金属片和等效的电路参数分别表示理想和非理想RF MEMS开关所得的S11参数曲线,并进行比较。就方向图而言,由于GPS/DCS/PCS频段天线工作在同一模式下,所以方向图完全一致,而工作于高次模式的Blue Teeth以及IEEE802.1l&g/IEEE802.11a频段,方向图明显不同。最终通过在Hilbert缝隙天线上加载RF MEMS开关后,实现了将一副天线应用到无线通信中5个频段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7.
通过分析信号系统的工作原理,找出信号系统故障信号灯错误闪烁的原因,成功排除故障,并提出排故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938.
An efficient LDPC-coded multi-relay cooperation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virtual vertic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time (V-BLAST) processing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 where minimum-mean-square-error (MMSE) and BP-based joint iterative decoding based on the introduced muhi-layer Tanner graph are effectively de- signed to detect and decode the corrupted received sequence at the destination. By introducing V-BLAST transmis- sion to the coded multi-relay cooperation, relays send their streams of symbols simultaneously, which increases the data rate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transmission dela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LDPC coded cooperation scheme outperforms the coded non-cooperation under the same code rate, and it also achieves a good trade-off among the performance, signal delay, and the encoding complexity associated with the number of relays. The performance gain can be credited to the proposed V-BLAST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and BP-based joint iterative decoding by the introduced multi-layer Tanner graph at a receiver-side.  相似文献   
939.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研究并阐述了了环境温度和供电方式对直流无刷风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机在低温下容易出现反相冲击电流,电源并联蓄电池的供电方式能够减少风机启动的冲击和对风机安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0.
在航天发射任务中,地面遥外测设备跟踪特性角(α角、β角)对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非常大,由于α角、β角影响接收信号的机理非常复杂,一直以来只进行定性分析.在研究RBF(Rradial Basis Function,径向基函数)网络的基础上,利用RBF网络建立跟踪α角、β角对接收信号的影响模型,并用已知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详细论证模型参数的选取方法,给出跟踪特性角对接收电平影响的量化分析和预测的一种方法.利用模型对某次发射任务设备的接收电平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满足应用要求,对提高航天发射任务地面测控系统风险评估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