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8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380篇
航空   2230篇
航天技术   352篇
综合类   355篇
航天   3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采用低氧压高温快速熔结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成功地制备出抗高温氧化的Al-Si熔结涂层.与Si改性渗涂层相比,这种工艺相对简单,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扩散就能形成足够厚度的Al-Si熔结涂层,省时节能,且涂层中抗氧化元素铝、硅的浓度可通过调整粉末的混合比例来进行控制.X射线检测表明涂层主要由Ti5Si3和TiAl3组成.在923K空气中52h循环氧化试验结果表明:低氧压熔结Al-Si涂层在前10h的氧化过程中氧化增重较快,而在随后的氧化过程中氧化增重较为缓慢,而Si改性渗涂层在氧化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氧化速率.   相似文献   
332.
带宽弦叶片的盘片耦合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定盘片系统将发生的耦合共振,建立了带宽弦叶片的盘片耦合系统的基本重复扇区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波传播技术对耦合系统进行了振动特性的计算分析.指出了宽弦叶片在振动中表现出的特有振型,以及随转速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盘片耦合后的振动特性,以及叶片各阶振动频率随节径数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33.
对“嫦娥二号”(CE-2)卫星进入环绕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李萨如轨道后卫星喷气卸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光压力矩辅助卫星太阳电池翼角度调整进行角动量管理的方法.在轨试验表明,太阳光压强度足够对飞行在L2点环绕轨道上的CE-2卫星进行角动量管理,可以大幅度减少动量轮在轨喷气卸载的次数,有利于CE-2卫星的轨道维持.  相似文献   
334.
335.
单相流体回路辐射器性能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神舟”飞船辐射器为例,对管肋式单相流体回路辐射器的肋宽进行了优化分析。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求解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管肋式辐射器常用性能评价方法--能质比及微元能质比(单位质量散热能力)随肋片宽度的变化规律;而后以提高辐射器能质比为优化目的,对辐射器肋宽进行了优化,得出了辐射器的最佳能质比对应的肋宽表达式;最后给出了“神舟”飞船辐射器优化前后的参数对比。文章对管肋式辐射器的优化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6.
从数值计算方法的角度对大气数据校验系统设计中空速、指示空速与动压、静压转换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转换方法。在PC计算机和ARM嵌入式计算机S3C2410上进行了模拟仿真,给出了计算程序和分析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转换速度快、程序简捷、精度高的特点,该方法用软件容易实现,可以很方便地应用到其它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中。  相似文献   
337.
基于环状流流型建立了小管径冷凝管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气液界面表面张力的作用,在同一横截面上气相与液相存在压力差.对两相压降的计算,考虑了气液两相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摩擦切应力和动量转移切应力.应用该模型,可考察气相与液相压降、液膜厚度、气相与液相平均速度、气液界面切应力以及管内壁换热系数等的沿程变化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可得:两相压降沿管长呈近似线性增加;气相平均速度沿管长先增大后逐渐减小,但变化范围很小,且远大于液相平均速度;动量转移切应力随液膜厚度增加而增大,同摩擦切应力相比不可忽略;管内壁对流换热系数随液膜厚度增加而减小,由于冷凝管的管径很小,即使蒸气冷凝趋于完毕,气液界面接近冷凝管中心线,换热系数仍较大.  相似文献   
338.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旋转状态下曲率表面的气膜冷却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曲率半径和吹风比,得到了冷却效率的分布情况,从而获得吹风比和曲率两因素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低吹风比下,冷却效率较好;高吹风比下,气膜容易脱离壁面;凸表面的冷却效率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而凹表面的冷却效率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凸表面上曲率的影响作用随着旋转数的增加而逐渐弱化;而凹表面上曲率的作用随着旋转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39.
纵向波纹隔热屏气膜冷却特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敏  赵熙  林莉  康清亮 《航空动力学报》2019,34(12):2648-2655
针对加力燃烧室纵向波纹隔热屏气膜冷却效果开展了细致的实验研究,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隔热屏壁面的温度分布,分析了隔热屏板型、吹风比、开孔率等参数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实验中板型选取了平板和纵向波纹隔热屏,吹风比变化范围是0.5~3.0,开孔率变化范围是1.4%~3.7%。结果表明:相比于平板隔热屏的气膜冷却效率沿程逐渐增加,纵向波纹隔热屏的气膜冷却效率随波纹板的起伏而起伏且大于平板隔热屏;随着吹风比的增加气膜冷却效率逐渐加大,在吹风比为3.0时达到最大值;气膜冷却效率在波峰处低,波谷处高,整体上随波纹板的起伏而波动,吹风比越小,气膜冷却效率随波纹板的起伏变化越明显;高吹风比(吹风比为2.0~3.0)下,气膜冷却效率沿程变化与增幅较为缓慢;整体上,随着开孔率的增加气膜冷却效率逐渐加大,小开孔率(开孔率为1.4%、2.7%)下的气膜冷却效率相差不大,但在次流背风侧,开孔率小的气膜冷却效率要小于开孔率大的气膜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340.
Responding to a need for experimental data on a standard wind tunnel model at high angles of attack in the supersonic speed range, and in the absence of suitable reference data, a series of tests of two HB-2 standard models of different sizes was performed in the T-38 trisonic wind tunnel of Vojnotehnickˇi Institut(VTI), in the Mach number range 1.5–4.0, at angles of attack up to+30°. Tests were performed at relatively high Reynolds numbers of 2.2 millions to 4.5 millions(based on model forebody diameter).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available low angle of attack data from other facilities, and, as a good agreement was found, it was assumed that, by implication, the obtained high angle of attack results were valid as well. Therefore,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database for the HB-2 model at high angles of attack in the supersonic speed range, which was not available before.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comparison with available reference data, but also contain data for some Mach numbers not given in other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