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航空   477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87篇
航天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航天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航天高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采用聚晶金刚石PCD刀具进行了超精密车削加工试验,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检测,分析了零部件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及影响因素、SiCw变形破坏机理、已加工表面微观结构及加工变质层特性。结果表明,超精密车削高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可以获得超精密级加工表面(如Ra11.5nm);超精密车削过程中SiC,存在着三种主要变形破坏机理:直接剪断型、拔出型和压入型,且以直接剪断型为主。直接剪断的SiCw对表面粗糙度值影响最小,而后二者是影响表面粗糙度值达到超精密级的主要障碍;超精密加工零部件表面仍会产生很薄的加工变质层。  相似文献   
92.
针对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中的拼焊型管路产品,以实现管路产品焊接的柔性装配为最终目标,开展了装焊精确定位柔性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根据拼焊型管路的传统制造模式,焊接装配是采用专用装焊工装保证导管的空间走向和总体尺寸,因而每项导管对应一套专用装焊工装,管路结构的调整将导致原工装的返修甚至报废,造成生产成本高且严重影响导管的研制周期,该问题在研制型号中尤为突出。随着型号越来越多,专用装焊工装数量也显著增多,给工装管理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通过装焊精确定位柔性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导管特征点的坐标为控制指令实现柔性装配系统按照装配要求进行精确走位和定位,以柔性化的装配系统实现不同规格、不同空间走向的拼焊型管路产品的焊接装配。  相似文献   
93.
通过分析某铝合金薄壁深孔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采用了拉镗拉铰加工内孔,再以轴向定位夹紧的方式加工外形的思路,该方法保证了零件加工精度,解决了该铝合金薄壁深孔零件的加工问题,完全满足生产实际需要,质量稳定可靠,可为类似零件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通过制定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实现了中心承力筒的数控加工,有效保证了孔的加工精度和
表面质量,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通过在5 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上实际加工,证明该数控加工工艺切实可
行。
  相似文献   
95.
不锈钢管板小群孔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锈钢管板加工的难点,介绍了机床和钻头的选择及优化切削参数,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6.
根据轮毂上曲面的特殊性,提出了采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编程,实现数控加工,以取代传统的加工方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97.
史永刚 《火箭推进》2006,32(6):48-51
某型号节流圈,其结构特点是壁薄,壁厚仅2.5mm,轴向尺寸小,精度高,刚性差;加工难点为装夹时容易变形,尺寸精度难以保证。通过设计、制作专用夹具,优化加工参数,解决了这一加工难题。这样既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加工难度又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8.
在生产中大直径薄壁结构齿圈加工变形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以某产品齿圈制齿后出现严重锥度变形问题为例,分析引起变形的原因,通过反复实验,找到了避免变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
就如何保证新一代导弹重要零件翼轴花键齿首齿位置精度达到±10’的机加工技术作了详细的阐述,着重就花键齿插齿过程中的工装定位、首齿位置精度的提高和测量方法进行了较为认真的研究。实践证明,该种插齿工艺方法能保证翼轴零件首齿位置精度的互换性,在具有类似的首齿位置精度要求的齿轮加工行业中有一定的先进性,并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0.
CAM后置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控加工后置处理技术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和当前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应用通用后置处理器开发定制专用后置处理器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