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5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330篇
航空   1216篇
航天技术   444篇
综合类   241篇
航天   4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The occurrence of mid-latitude spread F (SF) over South Africa has not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since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DPS-4 digisondes in 1996 and 2000 at Grahamstown (33.32 °S, 26.50 °E) and Madimbo (22.38 °S, 30.88 °E)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quantify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F region disturbances associated with SF over South Africa. A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data for 8 years (2001–2008) over Madimbo (with a time resolution of 30 min) and Grahamstown (with a variable time resolution of 15 and 30 min). In this study, SF has been classified into frequency SF (FSF), range SF (RSF) and mixed SF (MSF). The SF events were identified by manually identifying ionograms showing SF and tabulating them according to type for furthe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urnal pattern of SF peaks strongly between 01:00 and 02:00 local time, LT (LT = UT + 2 h), where UT is the universal time. This pattern is true for all seasons and types of SF at Madimbo and Grahamstown in 2001 and 2005, except for RSF which had peaks during autumn and spring in 2001 at Madimbo. The probability of both MSF and FSF tends to increase with decreasing solar activity, with a peak in 2005 (a moderate solar activity period). The seasonal peaks of MSF and FSF are more frequent during winter months at both Madimbo and Grahamstown. In this study, SF was evident in ∼0.03% and ∼0.06% of the available ionograms at Madimbo and Grahamstown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8 years.  相似文献   
152.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路径跟踪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变量集结预测控制的控制器。首先以四旋翼无人机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接着设计控制器时采用分段集结的策略把控制量集结成三段优化序列以减少优化计算量,并降低优化保守性,为了进一步加强系统稳定性,控制器引入终端代价函数和终端约束;最后用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作为被控对象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使四旋翼无人机在三轴方向均能实现一个良好的路径跟踪效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基于变量集结的预测控制策略能够减小在线优化量,更适合四旋翼无人机飞控芯片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3.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独有的一道针对死刑适用而设立的程序,从司法层面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功能.本文以死刑复核程序的功能定位人手,立足于最高院统一收回死刑核准权,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分析并针对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院的决定对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4.
含孔边裂纹板的弯曲断裂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汉 《航空学报》2002,23(6):579-582
 采用复变函数理论和边界配置方法 ,对含孔边裂纹板的弯曲断裂进行了分析计算。首先假设挠度的复变函数式 ,进而可以求板的内力。它们能满足一系列的基本方程和支配条件 ,仅板的边界条件需要考虑 ,并且可用边界配置法和最小二乘法近似满足。对孔双边裂纹问题进行了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数值算例表明 ,本文方法精度较高 ,计算量小 ,是一种有效的半解析、半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5.
弹道导弹子母弹头落点散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弹道导弹子母弹落点散布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解爆坐标系下的弹道模型,分析了8种主要因素对子弹落点参数和落点散布的影响,给出了估算子母弹落点散布半径的解析式。利用本模型计算的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证明所建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6.
1.构造及其原始数据 滑轨舱门收放机构由中、侧滑轨、三角支架、外伸臂、链条条、链轮、液压马达及减速装置等组成(图1)。一根中滑轨布置在43框前飞机对称平面内与飞机外形的下零纵线相贴合,两根侧滑轨分别布置在43框后机身的两侧,舱门的前端由一个接头铰支在三角支架上,三角支架的前支点与链条相连,舱门的后部和两个外伸臂固接,  相似文献   
157.
以GH4049合金低周疲劳数据分析为例,以数据残差检验为基础,说明应用Manson-Coffin方程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塑性应变幅与疲劳失效反向数在双对数坐标系下的二次曲线特征及残差稳定化角度考虑,基于幂变换方法构造了低周疲劳寿命预测的幂指函数模型,来改善残差图性态及模型预测精度.给出了13种材料的幂变换指数p值及模型寿命预测能力对比结果.分析表明:幂指函数模型对低周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分散带均在2倍因子以内,具有良好的精度.Manson-Coffin方程实际是幂指函数模型在双对数坐标系下的一阶线性近似,这是幂指函数模型寿命预测精度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8.
直升机振动响应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直升机研制阶段,预测全机振动响应是控制直升机振动水平的关键技术。本文建立了利用频响传递函数实测数据,对全机振动分析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的方法,机体的振动响应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达到了较高的精度。通过研究,探索出了一套直升机结构振动响应模型修改和分析技术,为直升机振动响应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也为深入开展直升机振动响应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9.
疲劳寿命估算的线性累积破坏率准则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新的疲劳寿命估算方法——线性累积破坏率准则,其物理意义明确,简单明了。在对恒幅载荷疲劳寿命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求出对应的疲劳寿命概率密度函数,从而利用线性累积破坏率准则可估算出变幅载荷下结构的疲劳寿命。线性累积破坏率准则没有限定试验条件和疲劳寿命分布形式,因此对一般环境下和腐蚀环境下的疲劳均具适用性。利用两组疲劳试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中值寿命附近预测寿命与实测寿命非常接近,精度较高、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0.
可逆式冷轧内应力仿真及立辊侧轧变形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限元软件Msc.Marc,采用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法,建立三维可逆式轧制有限元模型,仿真出可逆式两道次冷轧中咬入-抛出-反转过程应力的产生及变化,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铝合金厚板可逆式冷轧咬入困难及变形难以控制的难题.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可逆式多道次轧制可以减小上道次轧制应力,轧制应力沿厚度方向呈M型分布.控制宽展的立辊侧轧引起的狗骨形截面可通过侧轧后再小压下量平轧进行矫正,得到平直度符合公差的板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