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61篇
航空   637篇
航天技术   229篇
综合类   106篇
航天   26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61.
在双透镜模式三维激光测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测量液体模型时修正入射光聚焦变形的光程角-位移补偿法。此方法使两个入射透镜的入射光在具有多层不同性质介质的模型中保持相交,并通过位移补偿使入射光相交在同一测量平面上,得到了与入射角、介质折射率及坐标架位移有关的补偿公式。利用实时三维PDPA系统对旋转水流模型进行了调整和测量,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原理是正确的,对解决不同折射率介质的液体流场及液-固、液-气两相流等流场特性的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2.
强度相干成像技术是指利用地基强度相干阵列测量空间目标光强随机涨落的相干性,可获得目标的空间频谱模值,结合目标先验信息即可恢复目标光强分布图像.这种成像方法具有成像分辨力高、设备精度要求低、受大气湍流影响小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恒星目标的成像观测领域,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地基光学成像手段.在综述强度相干技术原理与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了利用强度相干阵列对高轨目标成像的可行性,认为在利用强度相干阵列对高轨目标成像过程中,主要存在空间频谱探测信噪比低和相位恢复复杂2大难题,提出利用激光主动照明对目标进行探测,同时采用符合计数方法和正则化优化方法可提高探测信噪比与相位恢复质量,对实现高轨目标成像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63.
杨春玲  张振东  张潼奕聿 《航空学报》2020,41(12):123682-123682
红外(IR)诱饵弹是一种主要的红外对抗武器,建立一种准确的红外诱饵弹模型将对红外制导算法的研究起重要作用。目前,针对红外诱饵弹的计算机流体仿真(CFD)建模方法中,通常不考虑红外药剂的燃烧对红外模型产生的影响,这将从机理上直接导致建模精度下降。针对这一不足,本文在增强型离散相模型(DPM)红外诱饵弹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化学燃烧相,建立了准确性更高的仿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有的模型相比,加入化学燃烧相后的新模型在图形特征的仿真精度上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64.
在校准指针式三相功率表时,由于一次侧和二次侧存在变比,往往三相功率的额定值由计算获得。单纯的认为在特定功率因数下,功率值为电流和电压乘积的方式,可能会带来较大的测量误差,甚至会对校准结果产生误判断。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互感器方式接入的三相功率表的校准方法,并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65.
傅进  雷超  边天军  郜阳  曹晓  任斐  李恒 《上海航天》2020,37(3):22-31
研究了在不同时效温度和应力水平的影响下,5A90铝锂合金的蠕变时效行为和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演变规律和机理。实验采取先加载后加热的方法,即考虑了蠕变时效非等温阶段。结果表明:在恒定外加应力175MPa下,加热至100、130和160℃时的非等温蠕变应变分别为0.026%、0.036%和0.069%;160℃下等温阶段保持18 h后的蠕变应变达到1.207%,远大于130℃下的0.079%和100℃下的0.039%;蠕变应变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由于蠕变损伤,160℃下出现蠕变第3阶段。研究了130℃下不同应力水平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的影响,发现应力为175 MPa时,非等温蠕变变形很明显,但在125和150 MPa下加热至120℃之前不会发生蠕变,并且等温蠕变应变随应力增大而增加;较高的应力可以促进δ′(Al3Li)、S(Al2MgLi)相的析出和长大;在蠕变时效初期,应力越大,位错密度越小,而在蠕变时效的后期则相反;与125和150 MPa相比,合金在175 MPa下蠕变时效初期表现出最低的强度和最好的塑性,而在蠕变时效后期则相反,这归因于位错强化和δ′相强化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66.
A new high strength 2A97 Al-Cu-Li-X alloy was subjected to triple-aging of retrogression and re-aging treatments (RR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tensile tes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RA treatm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DSC test reveals the reversion temperature range of the strengthening δ' (Al3Li)pha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consists of δ' (Al3Li) phase, T1 (Al2CuLi) phase and θ"/θ'(Al2Cu) phase for 2A97 alloy treated by a triple-aging ora retrogression and re-aging treatment in the following order: (1) at 165 ℃×30 min, (2) at 220 ℃ or 240 ℃×15 min, (3) at 165 ℃×24 h.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incorporated into the treatment after secondary high temperature aging, promotes the T1 precipitation during final re-aging.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alloy treated by the retrogression and re-aging treatment reach the peak level of alloy single-aged at 165 ℃ in T6 temper.  相似文献   
967.
感应电机定子绕组故障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相感应电机运行的各种故障中,绕组缺相故障的发生率较高.当供电电源一相断开以及定子绕组一相断开时,均将导致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缺相运行.基于多回路数学模型,对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故障瞬变过程做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并运用Matlab/Simulink组件对实验进行仿真.通过加入约束条件以及设定模型参数得出仿真波形图.分析仿真结果,指出定子绕组发生故障后电动机处于的工作状态,可对各种定子绕组的一些常见的故障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968.
针对解目标运动参数、多普勒频率和角度之间的非线性方程运算量大且极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一种估计阴影逆合成孔径雷达(SISAR)目标运动参数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短时谱分析与抽取叠代相结合,提高了估计精度,减少了运算量.在对目标侧影像进行定标时,利用恢复的侧影轮廓中线相位的差分均值消除目标相对于雷达的非线性转动引起的附加相位,获得几乎不受目标运动参数影响的侧影轮廓中线的高度和长度.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9.
初生α相含量对近α钛合金TG6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和断口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初生α含量对TG6高温钛合金双态组织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当双态组织中的初生α含量大约在20%~50%的范围内时,TG6钛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塑性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但当经过600℃/100h的试样热暴露后,TG6钛合金的拉伸强度略有增加,而塑性则明显降低.塑性下降的程度与合金的初生α相含量密切相关,初生α含量越少,则热暴露后塑性下降幅度越大.导致TG6钛合金热暴露后塑性损失的主要因素有共格α2相的析出、硅化物的析出以及表面氧化.相对而言,其中共格α2相的析出是合金热暴露后塑性损失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0.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爬升段飞行任务,考虑飞行器气动/推进特性及参数不确定性问题,采用鲁棒优化思路,结合巡航性能指标,优选了飞行器爬升段的关键任务点。首先,由能量状态法结合发动机工作约束,确定了飞行器的爬升起始任务点;其次,依据飞行器巡航性能分析方法,提出了兼顾气动/推进效率的性能指标,优化得到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爬升末端任务点;最后考虑飞行器质心位置的不确定性,采用鲁棒优化方法确定了爬升段末端的飞行任务窗口。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优选流程快速可行,飞行任务窗口能同时满足飞行器的巡航飞行性能要求及不确定性最坏情况的约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