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7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237篇
航空   372篇
航天技术   852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109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星敏感器低频误差与陀螺漂移离线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获取高精度事后姿态数据是提高遥感平台成像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离线处理可有效降低敏感器测量误差,从而获得更高的姿态确定精度。基于滤波的校正方法中,星敏感器低频误差(LFE)与陀螺漂移将产生耦合影响导致校正精度低,本文针对该问题推导了耦合误差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一种两步双向平滑事后处理算法,将陀螺漂移与低频误差分两步校正,通过反复滤波剥离陀螺漂移与低频误差。同时,针对低频误差参数收敛速度慢、噪声参数调节困难的问题,利用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MLE)的固定窗口自适应双向滤波算法进行处理以获得更好的噪声估计,提高了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文中仿真工况下,离线姿态确定精度可达到0.8″(3σ),低频误差参数完全收敛时间不超过4个轨道周期。  相似文献   
262.
为了厘清在轨GEO(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不时出现异常的原因,提高卫星执行任务的可靠性,首先从机理上介绍了空间环境中的地球辐射带及高能电子的情况,引出GEO卫星所处恶劣空间环境的现实;其次基于我国SEPC(Space Environment Prediction Center,国家空间环境预报中心)以及NSMC(National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Center,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空间环境月报资料,结合某GEO环境业务卫星故障的实际数据,经统计归纳,分析得出了地球辐射带中的高能电子是导致GEO卫星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最后按照事例技术分析、常规按需预报和特殊情况下的实时预报等3个层次对高能电子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为提高卫星完成任务的可靠性、降低长期管理风险,需要加强GEO卫星所处空间环境高能电子的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263.
文章从几个方面对太空气象预报系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包括:当前太空气象预报系统的水平;模板预报方案实施细则;实施模板方案的难度与可行性。作者关心我国对太空气象预报系统的研究,为进一步降低航天器发射风险、提高航天器运行可靠性而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64.
文章介绍了绳系系统交会对接这项新技术在空间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空间站利用系绳与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为空间站提供各种供给;利用绳系系统与空间碎片对接,可回收或转移空间碎片,保护空间环境;利用一级或多级的绳系系统组成轨道转移系统,实现向地球同步轨道或火星轨道上转移和运送有效载荷。文章还介绍了绳系交会对接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的一般控制方法和算法以及系统的结构设计。随着各项相关技术的发展,绳系卫星系统交会对接将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65.
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现状和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充分分析我国航天器对综合电子系统的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66.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研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将实现对月球的环绕探测。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是我国深空探测活动的开端,在我国航天史上将成为继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与近地卫星相比,嫦娥一号卫星面临更复杂的控制过程和环境,因此,嫦娥一号卫星必须突破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实现既定的任务目标。文章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的任务目标、主要技术方案和研制过程;概要性地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267.
为解决卫星协同设计过程中总体、结构信息同步滞后问题,基于Pro/E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对总体与结构接口文件的自动解析;利用解析出来的接口数据,在模型上进行表阵列的自动创建,使总体设计模型的变更能够在结构设计模型中及时得到反映,从而实现“总体一结构”设计结果的快速同步。文章中开发的软件工具,在多颗卫星的研制过程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268.
针对高机动短时间飞行的飞行器,介绍了一种根据它相对2颗导航卫星的伪距离和伪速度信息,估计捷联惯导系统定位和定速度误差的方法.考虑到由确定飞行器相对每颗星的径向距离和速度的非线性方程施加的约束,根据这些误差矢量长度最小值的条件确定误差值.用空间解析几何法得出了计算捷联惯导系统误差估值的最终算法,这种算法能给出非线性最小值问题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269.
邢瑞阳  吴晔 《上海航天》2019,36(3):119-123
无人机(UAV)通信具有部署快、使用灵活、通信质量好等优点,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UAV作为中继站构成的增强型卫星通信网络经常受到各种干扰的影响,导致其性能急剧下降。以信干噪比(SINR)最大化为准则,UAV中继站发射功率满足要求为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瑞利熵的波束成形(BF)算法,得出最优权矢量。为了降低BF算法的实现复杂度,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迫零(ZF)的次优BF算法。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这2种BF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0.
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在轨的主要环境干扰力矩为太阳光压力矩和重力梯度力矩,干扰力矩的累积效应表现为飞轮转速的变化,需要通过外力矩进行角动量卸载避免飞轮饱和。由于GEO磁场极弱,卫星无法使用磁力矩卸载,只能通过喷气卸载,而喷气将对卫星轨道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尽可能延长卸载周期。针对配置双对称太阳电池阵GEO卫星的角动量管控需求,首先建立卫星在惯性空间中角动量积累模型,并映射到卫星本体系中,得到本体系中的角动量变化规律。通过飞轮在轨转速遥测数据,精确辨识获取环境干扰力矩特征参数,获得真实可靠的干扰模型。以角动量卸载周期最长为原则,基于在轨环境干扰模型制定角动量管控策略,并准确预估下次角动量卸载时间。经在轨数据处理与分析表明:提出的角动量管控策略,可有效将飞轮的角动量卸载周期提升为原来的2倍,有效提升卫星在轨应用效能,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