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9篇
航空   120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1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谐振式微光学陀螺(RMOG, Resonator Micro-Optic Gyro)输出标度因数非线性度在大角速度应用时变得明显,影响陀螺性能.理论分析了RMOG中频率调制偏置量对标度因数及其非线性度的影响;根据RMOG谐振腔的谐振输出特性,仿真计算了输入角速度范围内的理论标度因数及其非线性度.利用已知的温度性能测试结果建立了标度因数温度误差模型.搭建RMOG实验系统,实际测量输出标度因数~0.95.模拟和实际转动实验得到±500(°)/s范围内标度因数非线性度分别为6.88×10-4和0.93%,表明通过有效消除环境因素影响,可以使RMOG的输出非线性度满足多数惯性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2.
超声速非平行边界层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非线性抛物化稳定性方程(NPSE),研究超声速非平行边界层的扰动波的非线性演化过程。发展了高精度的数值方法,对NPSE进行有效求解和稳定推进。计算得到了各谐波的振幅增长曲线和不同的扰动剖面函数,特别是展示了谐波之间的非线性作用的物理特征,包括流向涡、展向涡和Λ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等,以进行转捩过程的机理研究和分析。NPSE的计算结果显示了这个新方法是研究超声速边界层非线性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3.
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前后屈曲行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基于Mindlin一阶剪切理论的四节点板单元,分析了简支和固支两种边界条件下含圆形分层复合材料层合板前后屈曲行为。结果表明,尽管浅部分层的存在使层合板的前屈曲临界载荷大幅度下降,但层合板仍能继续承受很大的后屈曲载荷,这种情况下的前屈曲是由于分层部分的局部行为造成的。同时,在相同的铺设和分层厚度及边界条件下,分层半径越大,后屈曲临界载荷越低,固支下的后屈曲临界载荷比简支下的临界载荷高。  相似文献   
114.
Hill方程具有形式简单、方便编队队形设计和队形保持控制律的设计等优点.然而,由于Hill方程自身模型误差的存在,导致基于Hill方程初始化所建立的队形具有一定的误差.针对这个问题,基于保留二阶非线性项的、改进形式的Hill方程和考虑偏心率的Lawden方程,分别在非线性和偏心率的影响下,分析了初始化队形的长期漂移和相对运动误差问题,分别给出了针对非线性和偏心率影响的修正初始化相对速度,从而消除队形的长期漂移,修正或减小相对运动误差.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5.
摆式力平衡加速度计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摆式力平衡加速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分析了加速度计误差及存在误差的原因,对减小误差的测试方法进行探讨研究,达到了提高加速度计测试准确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6.
超声速气流中受热壁板的二次失稳型颤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巍  杨智春  谷迎松 《航空学报》2009,30(10):1851-1856
研究了超声速气流中受热壁板的非线性气动弹性响应,发现了一种新的动态失稳现象——二次失稳型颤振。基于von Karman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Reissner-Mindlin板理论和一阶活塞理论建立超声速气流中三维壁板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算例,研究了超声速气流中受热壁板发生二次失稳型颤振的条件,并运用非线性振动理论分析了二次失稳型颤振的机理。研究表明,超声速气流中受热壁板在平衡态的稳定性未发生变化时,也会因系统参数的变化引起气动弹性响应性质的突变,导致壁板的二次失稳型颤振。二次失稳型颤振能否发生不仅受到气流速压和壁板温升的影响,而且还与初始扰动有关。当扰动引起壁板的初始变形较小时,不能激发出二次失稳型颤振,壁板的气动弹性响应最终收敛到屈曲平衡态。应用二次失稳型颤振理论和分析方法,确定了前人给出的一个金属壁板模型的热颤振边界的风洞试验结果,而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从而对这一壁板热颤振现象的风洞试验结果作出了较合理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17.
马超  魏承  赵阳  王然 《航空学报》2015,36(10):3316-3326
在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中,传统非等参梁单元的建模方法主要基于Euler-Bernoulli梁或Timoshenko梁理论,无法准确描述截面变形;而传统绝对节点坐标列式索梁单元虽然能够准确描述截面变形,但需引入额外描述及处理闭锁问题;与上述单元不同,绝对节点坐标列式实体单元可以通过节点坐标直接描述截面变形,避免单元变形带来的闭锁问题。本文在实体单元方法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考虑单元连续性条件和黏弹性阻尼模型的绝对节点坐标列式实体梁单元,并使用实体梁单元实现了对多体系统的建模。仿真结果表明,对比传统有限单元及绝对节点坐标列式单元,实体梁单元能够更好地表征柔性梁的非线性特性,满足大变形柔性计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8.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7):114-123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an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scheme for a solar-powered drone structure. Consider a primary beam in the wing of large aspect ratio, where 100 lithium batteries are assembled. In the proposed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the batteries are considered here as parts of the load-carrying structure.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cal behaviors are simulated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described with super-elements. The batteries layout and the structural topology are then introduced as mixed design variables and optimized simultaneously to achieve an accordant load-carrying path.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is considered due to the large deformation. Different periodic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s are tested in the optimiz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structural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convenience. The optimized designs are rebuilt and tested in different load cases. Maintaining the same structural weight, the global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are improved greatly compared with the initial design.  相似文献   
119.
民用飞机EWIS系统支架遍布全机,在空间狭小的区域,考虑到装配和维修的要求,需采用单侧安装工艺,若支架装配时未固定好或操作不当,会导致支架承受安装力矩载荷,使支架结构产生塑性变形和残余应力,严重的会导致支架破坏。为了分析EWIS支架在安装力矩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采用ABAQUS对典型标准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考虑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得到了支架在不同安装力矩下的变形和应力情况,并对塑性变形后的支架继续承载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支架塑性变形前后承载的应力,得出了变形对承载的影响。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可对支架安装力矩的作用进行模拟,并计算结构产生塑性变形后承载的应力水平,为民用飞机EWIS支架的装配过程和塑性变形后的承载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抑制飞控系统极限环的非线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晓红  高金源 《航空学报》1994,15(7):847-852
抑制飞控系统极限环振荡是设计数字电传系统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飞控系统中常见的不确定非线性,提出仿线性元件的思想,以实现所期望的系统稳定裕度,从而克服非线性所造成的影响;针对确定的非线性,提出了非时变非线性可补性的概念,并应用于控制器中,实现非线性的补偿。将两种方案用于飞控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对抑制系统的极限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