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98篇
航空   604篇
航天技术   74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4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超声速导弹弹体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超声速导弹弹体的热环境,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基体候选树脂,重点介绍了双马来酰亚胺,聚酰亚胺树脂和氰酸酯的性能及最新进展,最后描述了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超声速度导弹弹体上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92.
高温富油燃气超燃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空气流量1.2 kg/s 左右的地面连管试验台上, 进行了模拟飞行Ma= 4, 5, 6的三个气流总温状态的碳氢燃料(煤油) 超燃试验。试验用双燃烧室方案, 由突扩型亚燃燃烧室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燃气以马赫数1.25喷入超燃室, 超燃室空气流马赫数为2.15 (或2.13)。不同空气流总温状态下燃料当量比对亚燃燃烧室和超燃燃烧室的试验结果表明, 双燃烧室方案实施煤油的超声速燃烧是可行的。若进一步采取混合增强和合理控制油量分配等措施, 则可提高双燃燃烧室超燃效率。  相似文献   
993.
巡航导弹防热部件热-振联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速巡航导弹防热部件热-振联合试验的需要,建立了高速飞行器高温热-振试验环境模拟系统,该系统由振动激励试验系统和热环境模拟试验系统组成.试验时,热试验系统按照导弹高速飞行过程中弹体表面温度的连续变化对气动加热模拟过程实施动态复现,同时激振系统对防热部件实施振动激励.试验结果表明,该环境试验系统能够为巡航导弹在热振复合状态下的安全飞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高速风洞自由摇滚实验技术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数据采集等。开展了方型截面导弹大迎角下的摇滚特性研究,给出了典型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模型迎角的增加,方形截面导弹呈现不同的滚转运动形态,包括静态稳定、准极限环摇滚、双周期震荡和等速滚转。最后对摇滚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995.
欧美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欧美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发展过程和研制情况,以及欧洲"流星"导弹用固冲发动机和美国"变流量火箭冲压发动机-飞行器概念"演示项目的研制和试验情况,并对固冲发动机关键技术的进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6.
以弹载多模复合制导雷达导引头为应用背景,在未考虑极化的情况下,首先建立了任意有向阵列的方向图函数;然后,采用同心圆等角度、同心圆等间距以及矩形栅格 3种不同配置方式,建立了锥面共形相控阵天线模型,推导了不同配置方式下天线阵列方向图函数;通过比较其方位面及俯仰面的副瓣电平,得出结论:同心圆等间距配置方式是锥面共形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天线单元的最优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997.
空空导弹破片战斗部对空中运动目标的单发杀伤概率模型存在不足,精确计算其单发杀伤概率,并对导弹战斗部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对战斗部的总体设计和提高战斗部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战斗机要害部位特性的基础上,根据战斗部对运动目标的杀伤机理,分别建立单枚破片对目标的击穿模型、引燃模型和冲击波杀伤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战斗部条件杀伤概率模型,采用多指标单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战斗部的装填系数、破片数量、单枚破片质量、破片静态飞散角和破片静态飞散方向角五个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不仅改善了高密度内埋空空导弹单发杀伤效能,而且减小了战斗部的质量。研究结果可为新型战斗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国内外战术导弹外防护涂层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了固体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采取的气动热防护措施,然后简要论述了外防护涂层的作用机理及选材研究,并对国内外的涂层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对比分析,最后对未来涂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弹道导弹预警探测识别技术是反导理论和实践需要突破的核心关键技术.美国为了取得反导方面的战略优势地位,长期致力于推动预警探测识别技术的发展,美国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发展可分为部署初期预警系统、发展新型预警探测识别技术、升级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并提升目标识别能力等3个重要阶段,目前仍在不断改进完善.其中,林肯实验室在预警探测识别技术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研究,在美国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美国还利用原有导弹试验靶场,建立太平洋反导试验台,开展了大量反导试验,这也是美军加快生成反导作战能力的“孵化器”和“磨刀石”.通过分析美国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发展情况,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某型导弹出现的翼面细微裂纹故障,分析了裂纹的形成机理,计算了翼面裂纹扩展速度和可使用循环次数,认为裂纹在导弹挂飞时不会进一步扩展,在机动飞行时仍可承受较多的脉动循环周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