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0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714篇
航空   2092篇
航天技术   1023篇
综合类   525篇
航天   96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的国际单位制、物理单位制以及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  相似文献   
992.
卫星天线反射面板热形变面形误差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宇  李钰  陈丽  李志松  郑炜  陈文康  钟平 《上海航天》2020,37(4):117-127
为实现航天卫星天线面板热形变面形误差高精度检测,提出利用三坐标测量系统搭载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检测对象进行扫描测量;并通过对其系统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公差合理分配及误差控制,提出对测量系统进行整体优化,以满足所提出检测精度要求。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搭建测量系统,对标准试件的测量数据进行面形拟合,获得测量偏差优于±4.22μm/m2;分别制作常规铝板及光滑铝板作为测试对象,在其背部黏贴加热板的加热方式,以模拟卫星面板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发生热形变。采用提出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热形变面形误差检测实验,检测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3.
探讨了焊接方法分类的原则,使用的范围.分析了焊接的能源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焊接运用的条件,焊接的目的进行了分类和定义.  相似文献   
994.
Q345B普通钢板在控制轧制过程中适量添加了Nb、Ti微合金元素,通过金相观察、力学试验,其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均有明显改善,可见通过对微合金元素的选择性添加以及对其在钢中成分的控制,在经过控轧控冷后能够得到我们所需求性能的钢,这对控制轧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测量质量工程技术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质量工程技术是日本著名质量工程学专家田口玄一博士创立的一门新的工程技术(也称田口方法)在测量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它对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是非常有益的.本文着重介绍了这一新技术运用到计量管理中的几项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描述用电子束辉光法测量高超声速流中平均密度、速度以及密度变化特征的物理原理和过程。对此法用于平板上激波层稳定性问题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作了分析。内容通过风洞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97.
提出了一种基于Windows环境下的活塞裙部外圆复杂型面在位检测的新方法,并设计了在位检测的软、硬件系统.同时,根据活塞裙部型面的特点,在现有常用误差处理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新的误差处理方法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一种通过测量相对湿度和空气温度来计算湿度值的方法,并推导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99.
分析了小角度正弦激光干涉仪的有关特性,叙述了这种方法的测量原理,计算了几种因素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指出提高测量准确度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00.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dose, flux and deposited energy spectra shape data obtained by Liulin type spectrometers on spacecraft (five different experiments) and aircraft since 2001 is performed with the aim of understanding how well these parameters can characterize the type of predominant particles and their energy in the near Earth radiation environment.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for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incoming radiation from Liulin spectrometers are describ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ost informative one is by the shape of the deposited energy spectra. Spectra generated by Galactic Cosmic Rays (GCR) protons and their secondaries are with linear falling shape in the coordinates deposited energy/deposited per channel dose rate. The position of the maximum of the deposited energy spectra inside the South Atlantic Anomaly (SAA) region depends on the incident energy of the incoming protons. Spectra generated by relativistic electrons in the outer radiation belt have a maximum in the first channels. For higher energy depositions these spectra are similar to the GCR spectra. Mixed radiation by protons and electrons and/or bremsstrahlung is characterized by spectra with 2 maxima. All type of spectra has a knee close to 6.2 MeV deposited energy,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stopping energy of protons in the detector. Dose to flux ratio known also as specific dose is another high information parameter, which is given by experimentally obtained formulae [Heffner, J. Nuclear radiation and safety in space. M. Atomizdat. 115, 1971 (in Russian)] connecting the dose to flux ratio and the incident energy of the parti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