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5篇
航空   91篇
航天技术   171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由于载人航天任务所具有的确保航天员安全的特殊属性,载人登月任务模式往往因此必须考虑救生等多种环节和因素,变得十分复杂。针对目前载人登月人货分运及人货合运两种任务模式,通过比较分析表明,从安全性、任务风险、飞船设计约束、发射窗口、测控支持复杂度方面来看,人货合运模式要优于人货分运模式,但是人货合运模式中的重型火箭如果被要求按照载人火箭标准进行设计和考核,其研制周期、经费方面的投入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42.
月面着陆器是实现载人探月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任务规划和着陆器参数两个方面对早期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月面着陆器( LM)、苏联N1-L3登月计划中的月面着陆器( L3登月系统)以及最近美国星座计划中的月面着陆器( Altair)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任务需求、月面环境和研究经费及基础设施方面对LM与Altair月面着陆器进行详细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新一代载人月面着陆器将沿着提高乘员运送能力、扩大到达范围、延长航天员生活时间及功能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并提出研制新一代月面着陆器应着重解决着陆器推进、结构、着陆障碍检测及缓冲以及月尘防护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3.
嫦娥三号着陆器统计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嫦娥三号”将在月球放置着陆器,实现月面软着陆,因此,需要对着陆器进行精确定位.本文简述了月球着陆器的统计定位方法与协方差分析理论,分析了影响统计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基于现有测控条件,从跟踪弧段和测量数据组合2个方面,对“嫦娥三号”着陆器的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针对短弧条件下单站测距数据定位不稳键的问题,提出了结合月面高程约束的定位方法.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程数据的使用可以实现单站30 min测距优于1 km的定位精度;当观测数据累积至3d时,单站测量与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不同组合可以实现同等量级、优于百m的定位精度;测量系统差是制约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完全标校测量的系统偏差则能实现10 m左右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4.
为解决传统载人登月方案中重型运载火箭难以研制、交会对接窗口选择困难等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现有技术条件的基于地月L1点的载人登月方案设想。基于对圆形限制性三体模型和地月三,点特性的分析,将载人登月任务划分为不同的飞行阶段,研究了载人登月任务的规模、系统组成以及各舱段的质量分配等。通过与基于环月轨道方案各参数的分析和对比,提出通过付出较小代价将基于环月轨道的载人登月方案转化为基于地月,L1点的载人登月方案的方法。结果分析表明,经方案转化,不但能充分发挥地月L1点的优势,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节省燃料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5.
风量与风机的安全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离心式通风机在通风除尘(或排毒净化)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离心式通风机产生风压.风量的工作工程,从而引出风机的性能参数风量L、风压P、功率N、效率η等.文章突出地论述了风量对风压、功率、效率的影响;详尽地分析了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曲线,特别是N—L曲线;根据性能曲线分析得知,风量L为零(L=0)时,风消耗的功率N最小.从而得出结论;系统中的离心式通风机必须是在关闭状态下启动,以确保通风机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6.
月球着陆器用金属橡胶高低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金属橡胶作为一种有弹性的阻尼元件首次用在月球着陆器原理样机中。采用Э 71型低温万能拉伸实验机对圆环状金属橡胶试件进行了月球温度范围内的准静态刚度实验,得出了力 位移实验曲线。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曲线进行了数据拟合,用Matlab编程计算得出了金属橡胶试件力 位移回归方程。采用自由衰减法和冲击实验法分别对金属橡胶试件高、低温阻尼比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最后得出了金属橡胶适合于用做月球着陆器中缓冲元件的结论。  相似文献   
47.
Examina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 intensity of Comet Halley indicates that a large fraction of CO originates from the refractory organic component in the coma, rather than directly from the volatiles in the nucleus. Based on the fluffy aggregate interstellar dust comet model, we have estimated the upper limits of the total amount of CO provided by coma dust. The implications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predicted results with the observed value have been discuss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48.
The Cassini-Huygens Cosmic Dust Analyzer (CDA) is intended to provide direct observations of dust grains with masses between 10−19 and 10−9 kg in interplanetary space and in the jovian and saturnian systems, to investigate their physical, chemical and dynamical properties as functions of the distances to the Sun, to Jupiter and to Saturn and its satellites and rings, to study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saturnian rings, satellites and magnetospher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interplanetary meteoroids will be compared with asteroidal and cometary dust, as well as with Saturn dust, ejecta from rings and satellites. Ring and satellites phenomena which might be effects of meteoroid impacts will be compared with the interplanetary dust environment. Electrical charg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magnetosphere and its consequences will be studied, e.g. the effects of the ambient plasma and the magnetic field on the trajectories of dust particles as well as fragmentation of particles due to electrostatic disruption.The investigation will be performed with an instrument that measures the mass, composition, electric charge, speed, and flight direction of individual dust particles. It is a highly reliable and versatile instrument with a mass sensitivity 106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ioneer 10 and 11 dust detectors which measured dust in the saturnian system. The Cosmic Dust Analyzer has significant inheritance from former space instrumentation developed for the VEGA, Giotto, Galileo, and Ulysses missions. It will reliably measure impacts from as low as 1 impact per month up to 104 impacts per second. The instrument weighs 17 kg and consumes 12 W, the integrated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 has a mass resolution of up to 50. The nominal data transmission rate is 524 bits/s and varies between 50 and 4192 bps.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5 with a corrected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49.
彭坤  杨雷 《宇航学报》2018,39(5):471-481
为提高空间站利用率,降低载人登月任务成本,有效开发地月空间,研究了基于地月空间不同轨道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首先对比直接往返登月飞行模式,对基于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进行任务分析,通过空间站将载人登月任务解耦为载人天地往返任务和登月任务两部分;其次通过轨道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出考虑登月任务需求的地月间空间站可运行轨道和停泊点;最后建立一套飞行模式评价模型,从速度增量需求、飞行时间、空间环境、登月任务窗口、测控条件、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后续任务支持性和任务可靠性方面对6种不同位置空间站的登月飞行模式进行分析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基于L2点Halo轨道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为更优飞行模式。  相似文献   
50.
月亮女神探月计划及对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日本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在顺利完成各项探测任务后,于北京时间2009年6月11日受控落月.该探月计划在一箭三星组网探测月球背面重力场、有效载荷创新设计、科研活动组织、成果产出、公众参与和科普宣传等方面有许多亮点,对我国探月工程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综合回顾、分析和评述了月亮女神探月计划的任务、探测器、轨道与飞控、重要事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