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3篇 |
免费 | 188篇 |
国内免费 | 18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70篇 |
航天技术 | 127篇 |
综合类 | 70篇 |
航天 | 1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高双折射光纤受横向压力作用下的模式耦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高双折射偏振保持光纤受外界横向压力扰动作用下的偏振模传输特性。对应于由外界压力扰动而引起的高双折射光纤中的模式耦合,给出了光纤中传导模之间的耦合功率关系式。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向压力振动作用下,高双折射光纤中传导模的耦合特性与扰动力的大小,扰动力与光纤双折射主轴的夹角,光纤的受扰区域以及受扰光纤的双折射参数有关。这种特性可应用于光纤传感技术中。 相似文献
662.
卫星太阳电池阵的刚-柔耦合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卫星太阳电池阵在多点撞击过程中的刚-柔耦合动力学问题.基于Jourdain速度变分原理和单向递推组集方法,建立了柔性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用Hertz撞击法则建立了撞击力和撞击处的局部变形关系,分别用刚体模型和柔性体模型仿真计算了太阳电池阵的撞击力、撞击时间,揭示了变形运动和大范围运动的相互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663.
664.
665.
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双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在滚动轴承动力学和转子动力学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含滚动轴承动力学与转子动力学耦合以及高、低压转子间耦合的滚动轴承-双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精细积分法和预估-校正Adams-Bashforth-Moulton多步法相结合的算法,对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双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并对滚动轴承结构参数与转子动态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中介轴承径向游隙较小时转子系统振动量较小且转子运行较平稳,但中介轴承保持架打滑率会有所提高,应合理选取中介轴承的径向游隙值;中介轴承滚子数量对转子运转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减小中介轴承滚子数量可降低保持架打滑率,但转子系统的振动量会增大;②支承轴承内、外沟曲率半径系数及径向游隙较小时转子系统的振动量较小,转子运转较稳定;支承轴承滚动体数量对转子运转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滚动体数量增多有利于转子系统运行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666.
667.
针对目前复杂产品研制过程中故障模式消减方案确定主要凭经验,未考虑故障模式之间的耦合关系问题,建立了考虑耦合关系的故障模式消减方案决策过程.首先,提出了故障模式关联集(FMCS,Failure Modes Correlation Set)的概念,并运用演绎理论给出了FMCS的确定方法.其次,根据故障模式消减后其发生概率变化,构建了不同层次产品可靠性指标受影响的模型,并以此为依据,给定面向可靠性指标实现的故障模式消减方案决策方法.最后,以某型直升机燃油系统故障模式消减为例验证了上述方法及模型的可行性,初步证明了可靠性定量指标与定性设计之间存在明确的量化关系,可通过其控制故障模式消减,达到以最少资源消耗和较短研制周期实现满足设计要求的产品的目标.上述方法及模型具有实用性,可进一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8.
失调参数对T尾结构振动模态局部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飞机T尾结构振动模态的局部化现象和频率曲线转向现象进行了研究。根据峰值振幅比,改进了局部化度的定义。根据平尾刚度和垂尾刚度对T尾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定义了T尾结构的耦合度。分析了T尾结构中平尾的失调质量、失调刚度及失调位置参数对T尾结构模态局部化度、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失调参数是通过仅改变两支相关模态中的某一支模态固有频率来实现频率曲线转向,进而引起模态局部化现象的。平尾发生质量失调时,质量较大一侧的振幅大于质量较小一侧的振幅;发生刚度失调时,刚度较小一侧的振幅大于刚度较大一侧的振幅。在平尾翼尖处进行质量失调设计或在平尾翼根处进行刚度失调设计,更有利于实现T尾结构的模态局部化。 相似文献
669.
新型整星隔振平台的被动隔振性能及星箭耦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卫星的隔振要求,提出一种新型半主动整星隔振平台,采用磁流变(MR)阻尼器作为半主动作动器。为增加平台的横向转动刚度,提出一种套筒式防摇结构。建立新型整星隔振系统的详细有限元(FE)模型,对隔振系统进行基础随机激励下的响应分析和隔振平台的振级落差分析,并建立星箭系统的详细有限元模型,分析星箭结合后对整星隔振性能的影响情况,以及加入新型隔振平台后对火箭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整星隔振平台具有优良的被动隔振性能;火箭的动态特性对新型隔振系统的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当火箭和隔振平台结合处的刚度较大时,影响较小;加入新型隔振平台后,在火箭点火时到一级分离时,火箭整体的动态特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