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146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81.
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排烟道出口燃气流直接接触飞出发射箱的导弹。所以排烟道进出口温度分布,对系统设计十分重要。本文采用等离子体测温法,测得了温度分布。发现由于导弹发射位置的变化,排烟道内温度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相似文献   
182.
防空导弹侧向姿态变结构控制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处理垂直发射防空导弹快速转弯时侧向姿态控制系统产生大攻角导致的弹体气动参数非线性变化和三通道交叉耦合,将非线性作为被控对象线性模型参数的小范围随机摄变,并采用抑耦法对交叉耦合作等效处理,应用部分状态反馈和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变结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变结构控制器的快速性和鲁棒性均优于传统PI控制器。  相似文献   
183.
本文基于文献[1]-[4]对大型喷气飞机穿越严重风切变-微下冲气流的大量的优化轨迹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了一种简单、近似的飞机安全穿越微下冲气流的性能指标,并基于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一种近似的计算飞机抗拒风切变能力的解析公式。通过对波音-727飞机在起飞、着陆阶段的抗拒风切变能力的计算,表明该公式之计算结果与通过时间历程进行动态分析计算所得结果一致。从而为飞机风切变的警告,抗风切变控制系统的设计等等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4.
舰载机弹射起飞及拦阻着舰动力学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金长江  洪冠新 《航空学报》1990,11(12):534-542
 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是舰载机的特殊动力学问题,弹射起飞过程中的起飞离舰姿态、安全离舰速度及离舰上升航迹;着舰过程中的下滑航迹标定及保持、啮合速度及拦阻滑跑;逃逸复飞能力等是舰载机起落性能的主要评定指标。这些指标与航空母舰的大气扰动、航空母舰的纵倾、横摇和升沉运动的影响密切有关。本文在探讨舰载机起落性能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示例仿真研究,其计算结果与能取得的示例飞机的某些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5.
多目标攻击是现代空战中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多目标攻击火控系统的总体方案、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将空战能力、空战态势指数法及动态的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火控系统攻击逻辑决策中,给出了一种多目标超视距攻击火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其中在空战态势指数法中还考虑了高度因素。同时,对飞行/火力协调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并在六自由度飞机模型上进行了多目标攻击过程的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6.
舰载机偏心情况下弹射起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舰载机弹射过程中,考虑弹射杆形变、轮胎的滚动摩擦力和侧向滑动摩擦力对弹射起飞的影响,通过建立完整的蒸汽弹射器模型和舰载机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分析舰载机与弹射装置之间的衔接情况,分析不同偏心距情况下舰载机运动姿态、弹射杆和弹射器的受力.舰载机在偏心情况下会发生滚转运动与偏航运动,进而使弹射杆受到垂直于舰载机运动方向的侧偏力.仿真结果表明:侧偏力的产生原因主要是滚转运动和偏航运动,偏心距越大,弹射杆所受的侧偏力越大,而俯仰角几乎不变;汽缸有杆腔压力随着初始偏心距增大而有小幅下降,但变化不明显,因而舰载机的速度也有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187.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的评价问题,建立了维修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对维修保障能力进行评价,详细描述了利用该方法进行评价的基本步骤。该方法能消除因专家差异给评价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维修保障能力评价的精确度。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计算,验证了灰色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维修保障能力评价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8.
提出了一种GEO卫星快速发射入轨定点方法,运载火箭将卫星发射进入GTO轨道后,由上面级或卫星自身在48h内快速定点到GEO轨道任意指定定点位置。考虑时间、测控等约束,在选定变轨策略基础上,以燃料消耗最小为目标,优化给出了快速入轨定点标称轨迹。采用无奇异的春分点根数描述轨道运动,基于最小二乘法给出了航天器在有限推力条件下变轨的闭环显式制导方法,控制航天器沿标称轨迹飞行。仿真算例表明,采用该变轨策略、轨道优化设计方法和制导律,可以完成GEO卫星快速入轨定点控制。  相似文献   
189.
一种航天器太阳电池阵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阳电池阵为航天器提供能源,在型号研制和在轨运营过程中需对其供电能力进行计算,为此提出了一种航天器太阳电池阵供电能力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太阳电池片的地面测试数据得到标准测试条件(STC)下的电池片伏安模型,并利用电池片在轨等效光强和温度修正电池片伏安模型的光生电流、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等参数,得到电池片在轨伏安模型,然后,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推导出电池阵中电池片工作电压、电流以及旁路二极管和隔离二极管的输出情况,从而得到太阳电池阵的伏安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精确计算航天器在任意光强、温度和遮挡下的太阳电池阵伏安模型,可以精确分析旁路二极管和隔离二极管对太阳电池阵供电能力的影响,较已有方法计算精度提高20%。  相似文献   
190.
可重构的卫星/运载复用电子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型运载器能够降低卫星发射成本,针对小型运载器运载能力有限的情况,通过卫星与运载电子系统特点分析,提出可重构的卫星/运载复用电子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基于总线的混合结构,并将可重构计算技术应用于中心计算机的设计,利用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软硬件协同设计以及硬件描述语言(HDL)设计等技术完成系统功能。通过对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重构,星载计算机实现对运载器与卫星的控制与管理,并能够进行故障处理及在轨升级。构建地面实时仿真系统并进行仿真测试,得到重构时间在(500±40)ms范围内、〖JP〗控制周期可达10 ms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与系统重构的有效性。通过硬件的分时复用,复用电子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发射成本,并解决系统资源、多功能与高性能需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