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165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45篇
航天   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飞航导弹热防护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江 《强度与环境》2009,36(1):57-63
简要介绍国内外导弹和航天器的热防护技术发展情况,重点介绍材料方面热防护技术的特点和热防护思路。  相似文献   
262.
介绍了国外潜射无人机的发展现状,潜射无人机与其他无人机最大的不同点及其技术难点是其发射技术、涉及发射装置设计技术和无人机翼面折叠技术等.针对潜射无人机干式发射和湿式发射等不同发射技术的特点及其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其他关键技术如回收技术、动力装置技术、数据链路技术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63.
动态火力接入下要地防空作战目标威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动态火力接入下海军要地防空作战为背景,综合考虑要地相对价值和目标攻击能力、攻击意图以及到达时间,构建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首先,阐述了动态火力接入下要地防空作战系统及其动态接入与退出策略;然后,结合要地相对价值和空袭目标数量以及毁伤能力构建了空中目标威胁能力量化模型;其次,基于目标相对要地的航路角构建了目标攻击意图量化模型,并根据目标运动特性分别给出到达要地时间的计算方法;最后,根据目标距离防空体系拦截区的关系进行威胁等级排序,并提出威胁度计算方法,据此给出目标威胁等级排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符合实际作战中的一般战术推理,能够客观地给出空袭目标威胁等级排序,可为要地防空作战决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64.
为保持军事优势地位,适应在对抗与拒止环境中作战,美军必须“改变游戏规则”,并发展新的技术和能力。由此,美军提出了“第三次抵消战略”。简述了“第三次抵消战略”的背景及本质,探讨了电子战关键技术的发展,并分析了电子战新的作战概念和电子战能力。  相似文献   
265.
介绍PK I系统和智能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框架。总结智能卡在PK I系统中的应用方式和方法。分析引入智能卡对于增强PK I系统安全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6.
概述了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理论及其研究进展;结合卫星总体设计的特点和设计优化研究现状,分析了开展卫星总体MDO的难点,并指出了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综合国内外MDO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热点,提出了卫星总体MDO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67.
"未来成像体系结构"(FIA)是美国国家侦察局(NRO)于20世纪末提出的一项美国下一代成像侦察卫星星座计划,提出伊始雄心勃勃,但最终却走向费用严重超支、发射一再推迟的失败命运。文章简单介绍了"未来成像体系结构"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以及造成该计划失败的根本原因,最后介绍了美国替代"未来成像体系结构"计划的发展规划及其对我国未来发展天基成像侦察系统的战略启示。  相似文献   
268.
于清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4):385-388
给出了一个以S2流面流函数为主控方程的具有弯曲叶片的涡轮级性能预测的通流计算方法。此方法的损失计算中叶型损失采用S1流面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叶栅端部区域附近的二次流损失以及动叶叶尖漏气损失采用经验数据的方法估算。其中二次流损失的计算考虑了叶片弯曲对其大小以及节距平均的径向分布的影响。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此损失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269.
在轨服务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在轨服务技术发展迅速,国外已经完成了合作目标在轨服务关键技术验证,并正在开展针对已经在轨目标提供服务的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国内在翻滚目标运动特性探测识别、主被动探测成像测量、协同抓捕、维修操作工具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推进剂补加、模块更换维修和碎片清理等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本文对上述关键技术的难...  相似文献   
270.
A GNSS water vapour tomography system developed to reconstruct spatially resolved humidity fields in the troposphere is described. The tomography system was designed to process the slant path delays of about 270 German GNSS stations in near real-time with a temporal resolution of 30 min, a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40 km and a vertical resolution of 500 m or better. After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the GPS slant delay processing the framework of the GNSS tomography is described in detail. Different implementations of the iterative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RT) used to invert the linear inverse problem are discuss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multiplicative techniques (MART) provide the best results with least processing time, i.e., a tomographic reconstruction of about 26,000 slant delays on a 8280 cell grid can be obtained in less than 10 min. Different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re compar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convergence behaviour and some numerical parameters. The inversion can be considerably stabilized by using additional non-GNSS observations and implementing various constraints.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initialising the tomography and utilizing extra information are discussed. At last an example of a reconstructed field of the wet refractivity is presented and compa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grated water vapour, an analysis of a numerical weather model (COSMO-DE) and some radiosonde profi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