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75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5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is needed for future space telescopes, space laser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precision sensitive payloads which require ultra-quiet environments. A Stewart platform based hybrid isolator with 6 hybrid struts is the effective system for active/passive vibration isolation over 5-250 Hz band. Using an identification transfer matrix of the Stewart platform, the coupling analysis of six channels is provided. A dynamics model is derived, and the rigid mode is removed to keep the signal of pointing control. Multi objective robust H∞ and μ synthesis strategies, based on singular values and structured singular values respectively, are presented, which simultaneously satisfy the low frequency pointing and high frequency disturbance rejection requirements and take account of the model uncertainty, parametric uncertainty and sensor noise. Then, by performing robust stability test, it is shown that the two controllers are robust to the uncertainties, the robust stability margin of H, controller is less than that of μ controller, but the order of μ controlle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H, controller, so the balanced controller reduction is provided. Additionally, the μ controller is compared with a PI controller. The time domain simulation of the μ controller indicates that the two robust control strategies are effective for keeping the pointing command and isolating the harmonic and stochastic disturbances.  相似文献   
82.
主要针对惯性制导火箭橇试验中惯性测量装置力学环境要求严格的难题, 提出采用斜劈面外形控制和发动机斜置的方式对火箭橇系统进行减振处理,对减振平台 施加柔性预紧力的方式进行隔振处理,有效控制惯性测量装置在火箭橇运行过程中所处 的加速度环境。通过模拟仿真与试验验证,该方法有效地将惯性制导段切向加速度控制 在3g 以下,竖向加速度控制在4g 以下,大幅度减小试验过程中切向和竖向振动值。为 以后惯性制导火箭橇试验力学环境控制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3.
光纤陀螺仪在随机误差方面表现出极佳的性能优势,但受限于其标度因数不理想的现实。针对航海用长航时、高精度光纤陀螺惯导系统的使用需求,设计了基于光纤陀螺数字信号实现载体三维角运动隔离的同时完成惯性测量装置的旋转调制功能,可有效减小光纤陀螺标度因数误差与载体运动角速度的耦合误差,同时充分发挥光纤陀螺随机游走小的精度优势。理论仿真验证了光纤惯导稳定平台加旋转调制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为光纤陀螺惯导系统在高精度导航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4.
针对多故障源系统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分散化预测滤波与两种不同类型残差相结合的诊断方法。该方法针对不同类型故障敏感的特点,利用不同类型残差,区分系统组件/执行机构故障和传感器故障;利用模型误差估计与故障各分量的对应关系,辨识和隔离系统组件/执行机构故障;利用分散化滤波的结构,识别和隔离不同传感器故障。以卫星姿态估计系统为例,仿真验证该故障诊断方法,结果表明,分散化预测滤波与集中预测滤波相比,对多类型故障讲轩枪测识别以及系统舌柏古白体力事程.  相似文献   
85.
整星隔振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  谌勇  骆剑  华宏星 《航空学报》2005,26(2):179-183
为了减小卫星发射时所承受的环境载荷,降低卫星及其设备的质量控制成本,提高卫星发射的可靠性,所以整星隔振技术得以研究和应用。整星隔振是在不改变卫星原结构前提下,重新设计具有隔振效能的适配器,或者在运载火箭和卫星之间引入隔振装置,隔离从星箭界面传递给卫星的轴向或侧向振动。详细介绍了近十年国外整星隔振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6.
基于SPSO-SVR的融合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航空发动机常见的传感器故障问题, 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训练支持向量回归机, 并利用融合机制将其应用于传感器故障诊断.论述了用一簇支持向量回归机(SVR)预测器对传感器进行实时检测, 通过逻辑判断机制隔离故障传感器, 并且依据剩余的无故障传感器信息实现信号重构.以某型航空发动机传感器在其整个工作范围内受到的冲击、偏置和漂移故障为例, 验证了基于自协调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SPSO-SVR)算法的融合诊断机制对传感器单一故障和多重故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87.
机群组网定位的一种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机群组网将成为体系对抗条件下空中行动的一种基本工作模式.提出的机群组网定位技术是基于飞行器相互测距信息优化惯导位置精度的一种新途径,可以明显提高网络节点间的时间同步水平.仿真结果表明:对一个由8架飞机组成的机群,当相互测距误差为20m(1 σ)时,经过1.5 min组网定位可将惯导水平位置误差校正到5m之内,同时将时间同步水平提高到1ms左右;经过15min组网定位可进一步估计每套惯导的误差模型参数,使纯惯导在校正后0.5 h内的定位精度提高约一个量级,达到30m(CEP,Circular Error Probability).周期性的组网定位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机群定位精度,还可识别出个别系统的软故障并加以隔离和重构.   相似文献   
88.
在车辆底盘系统检测过程中如何对恶劣电磁环境下的车载信号实现线性隔离放大,是工程师高度重视,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现场传感器模拟输入量实现按比例放大的需求,研发人员深入探讨,比较分析了多个方案。基于对光耦特性的分析,确定了采用参数一致的非线性光耦器件,进行电路反馈补偿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简单实用,性价比高,线性度好,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针对空间大型挠性结构航天器姿态精确指向控制中,执行机构振动和挠性结构变形对载荷指向带来的高频和低频扰动,提出了多环路复合控制策略,在传统姿态控制闭环回路的基础上,引入执行机构隔振回路和载荷指向精确控制回路,实现对执行机构振动的隔离和对载荷指向的精确补偿,并设计了回路的闭环控制方法。数学仿真和部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载荷指向精度。  相似文献   
90.
针对相位干涉仪测向工程实现中遇到的通道间连接电缆不等长和通道隔离度不够引起同频干扰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这2种影响因素对测向相位差误差的影响,在工程可实现基础上,推导不等长、通道隔离度与相位误差的数学关系,为相位干涉仪设计和通道误差校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