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航空   523篇
航天技术   179篇
综合类   99篇
航天   1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熊国淼  李云鹏  李鹏蛟  陈超 《航空学报》2021,42(8):525821-525821
针对雷达-电子战一体化共享信号波形的设计需求,提出一种伪码噪声调频与线性调频复合调制的探测干扰共享波形。在伪码序列的伪随机性和规律性上,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分析并验证了该探测干扰共享波形具有良好的模糊函数以及线性可控的频谱特征,有效通带内干扰功率利用率平均可达38%;通过探测干扰共享信号的相关信号处理,本地接收机能够成功地对信噪比不低于-27 dB的回波信号进行检测,且改善因子可达30 dB。  相似文献   
42.
振荡器相位噪声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位噪声是振荡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综述了相位噪声的研究现状,包括基本概念、产生、表示方法和现有的研究方法,讨论了现有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3.
为满足现代航空发动机"更紧凑的级间距、更高的经济性和更低的噪声"的设计目标,低压涡轮轴向间距设计得越来越小.然而,较小的轴向间距将严重影响涡轮的气动性能及动静干涉噪声,这对流动及噪声控制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为此,采用大涡模拟结合FW-H方程研究了不同轴向间距情况下,上游静叶尾缘采用短、长锯齿结构时,一级低压涡轮...  相似文献   
44.
UC3843控制多路输出开关电源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采用UC3843控制器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实现,讲述了UC3843控制器内部电路及其特点,通过具体的多路输出开关电源设计实例分析了设计的主要步骤以及实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抑制噪声的措施,最后给出了该电源的性能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45.
天文导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深空探测任务中的节能、高效的导航方式。基于轨道动力学模型和星光角距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已经被成功应用在天文导航系统中。在捕获段由于探测器所处动力学环境复杂,未建模的加速度误差,星历误差等都会造成过程噪声统计特性不完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根据新息和残差序列的变化趋势来调节过程噪声协方差阵的自适应平方根容积卡尔曼的方法(AQSCKF)。该方法先分别利用新息和残差计算调节因子,然后判断新息和残差的变化趋势,当新息和残差的变化趋势一致时,取二者调节因子的均值作为过程噪声方差阵的调节因子,对其进行调节。此外,本文还将该方法与传统的只利用新息或残差在线调节协方差阵的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CKF)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解决由于过程噪声统计特性不能完全已知的问题上,AQSCKF算法不仅能显著提高导航精度,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
旋转高频信号注入法注入信号较为稳定,且位置估计过程不依赖电机参数,因而十分适用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的零、低速转子位置检测。针对传统高频信号注入法无法辨别磁极的问题,用电压方波注入法检测磁极,结合有限元软件仿真,来合理选取方波电压幅值和时长,有效缩短了磁极判断耗时。分析了滤波器和信号离散化对位置估计精度的影响,提出在低速段可用线段拟合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处的相频特性曲线,推导所需补偿角度与电机转速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DSP28335的样机平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磁极判断过程稳定,耗时较短,补偿后的位置估计值相比补偿前有明显改善,调速过程中系统动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7.
Solar fundamental (f) acoustic mode oscillations are investigated analytically in a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model. The model consists of three layers in planar geometry, representing the solar interior, the magnetic atmosphere, and a transitional layer sandwiched between them. Since we focus on the fundamental mode here, we assume the plasma is incompressible. A horizontal, canopy-like, magnetic field is introduced to the atmosphere, in which degenerated slow MHD waves can exist. The global (f-mode) oscillations can couple to local atmospheric Alfvén waves, resulting, e.g., in a frequency shift of the oscillations. The dispersion relation of the global oscillation mode is derived, and is solved analytically for the thin-transitional layer approximation and for the weak-field approximation. Analytical formulae are also provided for the frequency shift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 thin transitional layer and a weak atmospheric magnetic fiel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generally indicate that, compared to the fundamental value (ω=gk), the mode frequency is reduced by the presence of an atmosphere by a few per cent. A thin transitional layer reduces the eigen-frequencies further by about an additional hundred microhertz. Finally, a weak atmospheric magnetic field can slightly, by a few percent,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the eigen-mode. Stronger magnetic fields, however, can increase the f-mode frequency by even up to ten per cent, which cannot be seen in observed data. The presence of a magnetic atmosphere in the three-layer model also introduces non-permitted propagation windows in the frequency spectrum; here, f-mode oscillations cannot exist with certain values of the harmonic degree. The eigen-frequencies can be sensitive to the background physical parameters, such as an atmospheric density scale-height or the rate of the plasma density drop at the photosphere. Such information, if ever observed with high-resolution instrumentation and inverted, could help to gain further insight into solar magnetic structures by means of solar magneto-seismology, and could provide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magnetism in solar oscillations.  相似文献   
48.
    
激光陀螺的高频机抖使得激光陀螺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测量数据包含较大的随机噪声。传统标定方法通过延长测量时间消除对随机噪声的影响,降低了标定效率。提出了应用自适应前向线性预测(FLP)滤波对激光陀螺IMU的标定数据进行降噪,在较小标定数据量情况下提高系统的标定精度。首先通过四方位正反速率标定试验获得原始标定数据;然后通过自适应FLP滤波器对标定数据进行噪声抑制;最后利用降噪后的数据计算标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标定数据中的随机噪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SNR),从而在标定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得到较高精度的标定参数,提升系统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49.
张颖哲  倪大明  Incheol LEE  林大楷  杨志刚 《航空学报》2018,39(12):122446-122446
为深入了解涡扇发动机喷流噪声特性,验证喷流噪声降噪方法,建立发动机喷流噪声数据库,在法国国家航天航空研究中心的CEPRA19声学风洞开展了缩比发动机喷嘴热喷流噪声试验测试工作。针对发动机热喷流模拟系统,设计加工了面积比(外涵喷嘴面积与内涵喷嘴面积之比)为5和7的两种喷嘴构型试验模型。通过减小高温区域单个零件长度尺寸和零件壁厚的方法,降低热膨胀对模型尺寸的影响。在声学风洞中完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两种面积比圆形喷嘴和锯齿形喷嘴的远场噪声特性测试。通过对远场测量噪声频谱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大喷流噪声会减小,采用锯齿形喷嘴设计在中低频喷流噪声水平降低,在高频噪声水平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0.
转子叶栅非同步振荡发声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轴流压气机转子叶片排振荡疲劳失效是常见的气动弹性失稳问题。当转子叶栅处于非同步振荡状态下时,压气机管道内部将伴随着异常噪声的产生,这类噪声的频率既不是分布在叶片通过频率及其谐波上,也不是分布在转子轴频率及其谐波上,同时也不满足简单多普勒效应。为了解释这种异常噪声现象,以三维升力面理论为基础,讨论叶片对其附近流体施加非定常载荷的发声问题,给出了转子叶栅振荡异常发声问题的物理解释,建立了声场频率及模态特性与转子声源特性的直接关系式,并给出了频率特性不同于叶片通过频率且不符合简单多普勒效应的完整解释。在此基础上,通过机理性实验研究证实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理论预测声场的频率和周向模态特性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