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44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2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本文概述了光纤微位移传感器的设计过程及实验结果。该微位移传感器是采用普通单模光纤传输相干光,射到改进后的牛顿环上,由多模光纤接收两镜片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从而确定镜片移动的距离,它的精度可达到10~(-7m)。本文利用该装置对硬铝的膨胀系数作了测定,证明了该装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基于冷原子干涉仪的量子传感器具有极高的理论精度,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重力测量和惯性传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原子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双光子受激Raman跃迁的脉冲式Mach-Zehnder原子干涉仪的干涉相位,描述了原子干涉仪在重力仪和陀螺上的应用及其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当前发展最成熟的原子重力仪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指出了原子干涉仪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对短基线干涉体制雷达系统测角精度具有重要影响的天线站址定位问题。分析其成因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用Newton-Raphson方法形成的解决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迭代次数少,能够得到精确的站址坐标。该方案快速、简便、适用于双、多基地干涉体制的雷达系统。  相似文献   
74.
本文提出了最近研制成功的数字化 M-Z 干涉系统,并用它对二维低密度混合流场的密度场进行了测量。由于该系统采用了激光光源以及干涉图的计算机处理技术,使得实验和数据处理的工作自动化,而且具有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低密度混合流场中较弱信号的高精度测量。文中系统地分析了用激光作光源的条件下,M-Z 干涉系统对平行光扩束系统的要求,以及如何消除因激光干涉性太强而引起的寄生干涉条纹,通过对平行式半透半反镜的分析,给出了适用于 M-Z 干涉仪的平行式半透半反镜的具体设计参数,并简述了由于使用激光光源而简化仪器调节的原理,给出了一种使经典 M-Z 干涉仪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来提高测量精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介绍了激光干涉仪远程触发端口的应用方法。根据测试要求,将实际触发信号经过分频,以满足激光干涉仪所能接受的频率;同时设计了移位叠加的方法完成全行程的小间隔的自动测量,为工作台运动评估和控制性能的改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6.
外界振动对双角镜摆臂式傅里叶变换干涉仪(下简称干涉仪)运动机构速度均匀性的影响,可以通过干涉仪光程差速度稳定度来定量分析。文章针对空间光谱探测过程中,在轨微振动影响下的干涉仪运动机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更全面的光程差速度均匀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外界激励引起的干涉仪结构响应作为一项影响因素纳入到稳定性的分析中,从而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干涉仪在轨工作的可靠性,更准确地判断干涉仪能够承受的微振动临界。文章论述的方法为外界激励扰动下机构运动可靠性的判断以及机构控制优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7.
应用于智能结构的光纤传感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研制成功的几种适合于埋入复合材料结构内的光纤应变传感器,并将所研制的新型光纤传感器在载荷自诊断智能结构、复合材料梁振动试件上进行了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8.
79.
最新研制的接触式激光量块干涉仪主要用于测量一、二等量块的中心长度,其长度测量不确定度达到(0.02 0.2L)μm。文中介绍了其工作原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给出了量块测量的验证数据。  相似文献   
80.
激光测振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测振技术在近20年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以2004年6月在意大利召开的第六届激光测振国际会议的技术内容为基础,重点介绍激光测振技术在计量学方面的进展和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