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228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5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合成了两种带有苯炔或萘炔结构及苯基硅亚甲基的聚合物PSPE和PSNE,研究了它们的熔点,溶解性及固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硅亚甲基的引入可以降低聚合物的熔点,增加溶解性,而苯炔和乙炔基间的Diels-Alder反应,可使聚合物固化后,生成刚性苯并结构.这一原理可用于加工性能良好的新型耐高温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和合成,也可用于对现有耐高温聚合物的改性.  相似文献   
172.
研究了以二芳基碘鎓盐为引发剂的电子束固化阳离子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在反应初期,反应速率为质子酸数量所控制,反应速率随时间增加和环氧值的降低而加大;随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的变化逐渐转化为环氧值所控制,反应速率达到一个极值点之后逐渐降低;当引发剂完全分解之后,反应速率只受环氧值所控制,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3.
乙醇燃烧加热空气污染物对煤油超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燃烧室入口来流马赫数为2.5的条件下,研究乙醇燃烧加热空气污染物对煤油超声速燃烧的影响.在加热器中,采用预混稳态燃烧火焰模型和61组分388步详细反应机理模拟乙醇燃烧加热过程,获得与实验温度条件相同的详细污染出口组分组成.其主要污染空气作为煤油超声速燃烧室的入口组分,采用17组分30步反应机理模拟煤油超声速燃烧过程,研究了污染物组分对煤油超燃室性能的影响.通过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对比了地面电加热、乙醇燃烧加热和25km高空三种工况.结果表明:由于自由基作用以及平 均分子质量的减小和平均比定压热容的增加,乙醇燃烧加热污染空气造成超燃室的燃烧效率和内推力均上升.   相似文献   
174.
制备了Al/AP/HTPB推进剂和储氢合金/AP/HTPB推进剂,并对它们进行了DSC,PDSC,爆热和燃速测试.DSC和PDSC测试结果表明,储氢合金对AP/HTPB推进剂的凝聚相反应有催化作用,在0.1MPa和5MPa下,使其凝聚相主分解温度分别降低21.67℃和15.67℃,凝聚相反应热分别提高105.97%和21.87%;爆热测试结果表明,储氢合金对AP/HTPB推进剂的气相反应有催化作用,使气相反应热提高4.74%;燃速结果表明,储氢合金可以提高AP/HTPB推进剂的燃速.进一步研究表明,A1/AP/HTPB推进剂和储氢合金/AP/HTPB推进剂的燃速与爆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总结出了燃速-爆热关系式.  相似文献   
175.
广义扩展有限元法(GXFEM)是一种结合广义有限元法和扩展有限元法特点的新的数值模拟方法。给出了分析双材料界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SIF)的广义扩展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材料界面裂纹尖端富集函数,将裂纹尖端富集函数由12项缩减为6项。双材料界面不连续,在常规有限元法的位移模式中加入基于水平集的富集函数,同时将裂纹单元结点和裂纹尖端单元结点自由度广义化,提高了计算精度。通过与文献结果的比较,表明了提出方法的精确度和可靠度。   相似文献   
176.
将反作用轮实时输出力矩值由力矩测量系统采集引入卫星半物理闭环仿真试验是一种更为优越的闭环仿真新方法。但由于仿真过程中,存在持续的外力矩干扰引入仿真控制闭环,导致半物理仿真试验无法长时间准确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实验数据分析,确定了力矩测量系统为半物理仿真试验外力矩干扰来源,并结合小波阈值滤波原理分别使用实时小波滤波方法和基于小波去噪的均值滤波算法对力矩测量系统初始及过程中产生的外力矩干扰进行消除,使测量系统得以准确校准。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半物理闭环仿真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7.
利用熔盐热歧化反应在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f/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锆金属化层.研究反应时间对金属化层形貌、物相、厚度的影响,分析SiC/Zr的界面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锆金属化层优先在SiC区域生成,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在C纤维区域生成,当反应时间达到3h时,金属化层覆盖完全;金属化层主要物相为Zr,Zr,O,ZrC和Zr2Si;金属化层的生成受固相中Zr,Si,C等元素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78.
本文介绍了用铜网为阴极电解处理镀铬废水的技术。介绍了电解槽的结构,探索电解时六价铬的还原机理,研究PH值及阴极铜网表面状态对除铬的影响,指出铜电解沉积的规律,评估了处理的能耗。研究表明,处理后的废水Cr~(6+)可达到排放标准。本法整个处理过程不需另外加入还原剂,因而不产生非铬化合物的废渣,废水中的Cr~(6+)以较高纯度的Cr_2O_3形式回收。  相似文献   
179.
为研究炸药的爆轰过程,采用双灵敏度VISAR测试技术,在炸药后加LiF晶体作为测试窗口,直接测试了点起爆方式下TNT炸药 LiF晶体界面的粒子速度过程。结果表明:在该炸药的粒子速度曲线上出现明显的C-J爆轰点,反应区的持续时间约100ns,空间厚度约0.135mm。  相似文献   
180.
粘弹塑性界面的断裂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张开型粘弹塑性界面断裂。用傅立叶正、余弦变换及逐段定积分变换方法将边值问题的控制方程化为奇异积分方程组。解方程后计算了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及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OD:crack—tip opening displacement),并给出了能量释放率算式。结果表明,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和COD均随两种材料的最小屈服极限的增加而减小;随时间的增大,COD先增长后衰减,最后渐近地逼近于定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