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航空   366篇
航天技术   219篇
综合类   111篇
航天   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提出一种理论优化路由树的启发式算法,实现地理信息辅助的传感器网络服务质量数据收集架构.算法采用群智能蚁群优化机理进行设计:首先通过构造基于流量的能量有效性权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使得路由的选择过程能够低延时地自适应网内不均衡性的能耗状况;然后,设计了新颖的启发式因子和信息素更新规则,赋予人工蚂蚁代理感知网络局域能量状况和逼近理论优化树的能力,从而提高路由构建的自适应性和能量有效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路由机制能够在数据收集的应用背景下,有效提高收集质量和降低传输时延,并在健壮性和节能效果方面优于许多经典的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相似文献   
23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超立方体和多项式的对偶密钥预分配方案,此方案以超立方体的维度和传感器节点编码的汉明距离为参数.方案具有如下特性:当任意两个邻居传感器节点间的汉明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时,可以直接建立对偶密钥.该方案的创新在于将传感器节点间的汉明距离参数化,解决了以往方案只能在汉明距离为1时才能直接建立对偶密钥的限制,经过安全和性能的分析说明,当汉明距离门限值增大时,方案通过牺牲抗节点俘获能力可以提高直接对偶密钥建立概率,从而节省了对于传感器网络来说十分重要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233.
一种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拟人智能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神经网络(CNN)的拟人智能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拟人智能控制理论得到定性控制律(线性或非线性),然后利用CNN实现控制律的定量化.Hopfield神经网络具有快速的优化能力,但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将遍历性的渐变混沌噪声引入其中,形成具有快速全局优化能力的CNN.对二级倒立摆控制的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234.
航天器内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接口技术是航天器电子系统技术发展的前沿和热点之一, 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提出了用于监测航天器内部及其设备环境参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方案, 详细介绍了构建航天器内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网络架构、软硬件设计方法, 并给出一个将ZigBee Pro技术应用于航天器内的典型设计实例, 以TI公司最新的CC2530芯片和ZigBee协议栈Z-Stack为基础, 用于监测航天器内部及其设备的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等参数. 实验证明, 本设计具有低功耗、 传输可靠、网络鲁棒性及组网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235.
针对现有媒质接入控制(MAC)协议退避算法无法为蜂群无人机自组网(FANETs)提供区分服务,且在重负载时性能严重恶化等问题,提出一种多优先级自适应退避算法。采用忙闲因子自适应机制和最优竞争窗自适应机制,根据信道忙闲程度和网络状态参数自适应实时更新各优先级竞争窗口(CW)长度,从而使每次退避的竞争窗口可快速收敛到最佳状态,并实现了多业务区分服务,得到了最优的系统性能。通过建立不同优先级退避过程的三维Markov链模型求解得到了饱和吞吐量下的最优竞争窗自适应因子,并且理论推导了系统吞吐量和平均MAC时延的数学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重负载时能够实现多优先级区分服务并有效提高系统的吞吐量性能,相比区分业务优先级的自适应退避(PAB)算法和支持QoS的自适应竞争窗口退避算法(Q-ABACW),性能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236.
Planetary surface exploration is an appealing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hat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recent years by the space community, including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The idea is to deploy a number of self-organizing sensor nodes forming a wireless networked architecture to provide a distributed instrument for the study and exploration of a planetary body. To explore this concept, ESA has funded the research project RF Wireless for Planetary Exploration (RF-WIPE), carried out by GMV, SUPSI and UPM. The purpose of RF-WIPE was to simulate and prototype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 order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of the technology for the purposes of planetary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237.
首先针对使用传统算法得到的频率相关转换矩阵元素存在突变点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算法用于消除频率相关转换矩阵元素的突变点.新算法先使用传统算法计算出每个频率点的转换矩阵,再通过一个基于最优化原理的平滑过程消除转换矩阵中元素的突变点.通过不换位双回三相输电线路算例,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消除突变点的频率相关转换矩阵分别计算特征导纳矩阵和传播矩阵,通过对比分析,近一步阐明了频率相关转换矩阵中元素的突变点对特征导纳矩阵连续性具有较大影响,而对传播矩阵连续性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38.
提出了一种结合信道状况考虑的(m, k)-firm弱硬实时调度算法.该算法将消息划分为强制(mandatory)和可选(optional)2种类型,并优先调度强制消息.消息的类型由线下静态分配和线上动态调整共同决定.其中,静态分配使用(m, k)-pattern分配消息类型,动态调整是在不违反(m, k)-firm约束的前提下尽力减少强制消息在差信道状况下传输.理论分析证明:①在假设所有强制消息都实时成功传输的前提下,经动态调整的消息集仍然满足(m, k)-firm;②在使用平均分布(m, k)-pattern时,动态调整之后不改变消息集中强制消息的N次重传可调度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仅使用静态分配消息类型的算法比较,能够改善弱硬实时的可调度性能,节省无线网络中带宽和能耗的开销.   相似文献   
239.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非线性控制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神经网络非线性动态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非线性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采用多层前向神经网络辨识非线性系统模型,然后直接由辨识结果设计出控制器,并根据控制误差对控制律作在线修正.利用导弹模型进行了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而且在模型不确定和有噪声干扰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跟踪给定的迎角信号,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40.
Learning fuzzy rule based systems with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can lead to very useful applications in solving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 Fuzzy logic provides a simple way to arrive at a definite conclusion based upon imprecise, ambiguous, vague, noisy or missing input information. In the present paper, a subtractive 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 is introduced to estimate the potato crop parameters like biomass, leaf area index, plant height and soil moisture. Scattering coefficient for HH- and VV-polarizations were used as an input in the Fuzzy network. The plant height, biomass, and leaf area index of potato crop and soil moisture measured at its various growth stages were used as the target variables during the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of the network. The estimated values of crop/soil parameters by this methodology are much closer to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The present work confirms the estimation abilities of fuzzy subtractive clustering in potato crop parameters estimation. This technique may be useful for the other crops cultivated over regional or continental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