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110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说明了符号微分程序系统的一些特征、功能、设计思想和程序设计技术。 该系统是使用人工智能专用语言LISP写成的,并且已经在CROMEMCO系统Ⅲ微型计算机上正确地运行。文中还给出了在该机器上求出的一些复杂函数的符号微分实例。  相似文献   
32.
丁国如  孙佳琛  王海超  焦雨涛 《航空学报》2021,42(4):524750-524750
作为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电磁频谱空间呈现出环境错综复杂、目标类型多样、用频行为多变等新挑战,导致频谱安全问题日益严峻。面向复杂电磁环境下频谱秩序安全、频谱对抗安全和频谱共享安全等需求,基于人工智能的频谱管控成为电磁频谱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存在着具有挑战性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首先,调研了复杂电磁环境下频谱智能管控的国家战略需求,然后,提炼了智能频谱管控的科学意义与技术挑战,进一步从频谱管控模型机理、频谱态势感知、频谱行为推理、频谱安全决策和频谱管控应用系统等5个方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相关发展动态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3.
国外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国外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概述了定量无损检测技术(QNDE)在生产阶段、使用阶段和使用寿命评估中的作用。并介绍了应用NDE技术的材料的智能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相似文献   
34.
本文在分析著名的医学专家系统MYCIN不精确推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易于在微型计算机上实现的简便有效的不精确推理算法,并就其一些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5.
航空薄壁结构有限元建模的智能化求解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CAD、网络自动剖分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进行航空薄壁结构有限元建模的问题求解框架,着重论述了建模过程中模型演变的四个不同阶段的任务,提出了适应于建模各阶段的整体式知识表达模型,并对采用黑板机制来组织知识推理和算法任务调度的过程求解模型做了描述。该问题求解框架有助于构造高效实用的复杂薄壁结构有限元建模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36.
为拓宽仿真系统、仿真计算机、仿真软件和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等方面的应用范围,本文全面阐述了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仿真的发展方向,可供预先研究做选题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建设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近5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设了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空间运输系统体系,能够将不同有效载荷发射到低、中、高不同轨道。国际合作方面,在搭载发射、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和在轨交付3个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发展成就进行了总结,对航天运输系统未来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Guo Yong(Comprehensive Planning Burean, Navel Equipment Department,Beijing 100841,China)  相似文献   
39.
《Acta Astronautica》2014,93(2):517-520
Insights from the robust field of risk communication and perception have to date been almost totally absent from the policy debate regarding the relative risks and merits of Active SETI or Messaging to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METI). For many years, the practice (or proposed practice) of Active SETI has generated a vigorous and sometimes heated policy debate with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re have also been some negative reactions in the media toward the activities of those engaged in Active SETI. Risk communication is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regarding situations involving potentially sensitive or controversial situations in which there may be high public concern and low public trust. The discipline has found wide acceptance and utility in fields such as public health, industrial regu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ights from the scientific field of risk communication (such as omission bias, loss aversion, the availability heuristic, probability neglect, and the general human preference for voluntary over involuntary risks) may help those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either side of the debate over Active SETI to better understand why the debate has taken on this posture. Principles of risk communication and risk perception may also help those engaged in Active SETI to communicate more effectively with other scientists, the public, with the media, and with policy makers regarding their activities and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respond to concerns expressed regarding the activity.  相似文献   
40.
当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中的目标识别任务时,针对由红外图片采集的局限性而造成的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以生成红外图像的方法,实现了数据集的扩充。对基本的生成对抗网络进行了改进,将网络的输入由随机噪声变为真实图片,使之实现了图片到图片的风格转换,即彩色图片转变为红外图片。经过网络模型的搭建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生成清晰和高质量的红外图片,解决了由红外数据不足而造成的网络训练不充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