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航空   681篇
航天技术   73篇
综合类   58篇
航天   2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Osteopenia is a pathological process that affects human skeletal health not only on earth but also in long-time spaceflight.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 is a nondestructive method for assessing both bone quantity and bone quality.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CT on evaluating the microgravity-induced osteopenia (e.g. early detection time and the sensitive parameters), the bone loss process of tail-suspended rats was monitored by micro-CT in this study. 8-Week-old female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ail suspension (TS) and control (CON). 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 (vBMD)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femur and tibia were evaluated in vivo by micro-CT at 0, 7, 14, 22 days.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emur and tibia were determined by three-point bending test. The ash weight of bone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bone loss in the proximal tibia appeared earlier than in the distal femur. (2) On day 7, the percent bone volume (BV/TV) of the tibia 15.44%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trabecular separation (Tb.Sp) 30.29%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S group, both of which were detected earlier than other parameters. (3)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e.g. femur, −22.4% maximum load and −23.75% Young’s modulus vs. CON) and ash weight of the femur and tibi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S group in comparison to CON group. (4) vBMD of the femur and tibia were clearly related to bone ash and dry weight (r = 0.75–0.87, p < 0.05). (5) BV/TV of both femur and tibia were clearly related to maximum load and Young’s modulus (r = 0.66–0.87, p < 0.05). Similarly, trabecular vBMD and BV/TV of the femur and tibia were clearly related to Young’s modulus (r = 0.73–0.89, p < 0.05). These indicated that BV/TV and Tb.Sp were more sensitive than other parameters for evaluating bone loss induced by tail suspension, moreover, trabecular vBMD and other parameters might be used to evaluate bone strength. Therefore, micro-CT is a reliable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predicting unloading-induced bone loss in small animals.  相似文献   
362.
针对双光束激光焊接带口盖加筋壁板开展了剪切稳定性试验,分析了带口盖加筋壁板在受剪状态下的屈曲载荷、屈曲形式、后屈曲承载能力及破坏形式。建立了壁板与剪切夹具的有限元模型,对壁板的剪切失稳形式及后屈曲承载能力进行仿真计算,并探究了口盖对加筋壁板的承载能力、应力变化及面外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带口盖加筋壁板在剪切状态下,当屈曲比达到1.95时,加筋壁板进入后屈曲,最终破坏载荷约为屈曲载荷的2.98倍。仿真与试验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较为吻合,有限元法得到的屈曲载荷和破坏载荷与试验平均值误差分别为8.7%、1.02%。开口壁板的承载能力及刚度均下降,螺栓紧固口盖对加筋壁板的应力与面外变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63.
研究了拉伸速率、试样类型、试样表面状态对δ0.05mm薄钢带力学性能测试的影响,通过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拉伸速率对薄钢带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影响并不大,而试样的类型和试样的表面状态对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表面无缺陷的哑铃型试样可以满足检测要求,提高钢带检验一次合格率。  相似文献   
364.
两种不同注水方式的燃气蒸汽式发射系统内弹道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逐渐注水冷却与集中注水冷却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不同注水方式下发射动力系统结构的差异、注水的特点及其对发射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用于预估和比较不同注水方式下发射系统内弹道性能的系统化程序。计算结果显示,不同注水方式下导弹在发射筒内运动加速度、速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发射筒内工质气体状态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燃气蒸汽式发射系统的设计和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5.
增塑剂对双基推进剂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动态热机械分析方法考察了NC含氮量、液态含能增塑剂DDXZ和NG以及固态增塑剂P对双基推进剂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双基推进剂具有高低温2个力学松弛过程,即α-转变和β-转变.发现β-转变的tanδ峰温随NC含氮量的增加而下降,混合液态增塑剂NG/DDXZ中NG的比例增大时,β-转变的tanδ峰温上升,α-转变中tanδ峰温和峰值都提高.随着固态增塑剂P含量的增加,高温α-转变的tanδ峰温下降,峰值增大,柔量亦增大.  相似文献   
366.
    
为了得到波纹板的宏观刚度特性及其与表面形貌结构参数的关系,基于单胞有限元的方法对波纹板的等效刚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单胞有限元的周期性边界条件,计算了具有周期性排布特点的波纹板的等效刚度;然后,计算了典型形貌波纹板的等效刚度特性,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最后,运用单胞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了波纹板结构参数对等效刚度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胞有限元的方法可以有效计算波纹板的等效刚度;波纹板相较于基础薄板具有更高的弯曲刚度,但拉伸刚度和剪切刚度较低。当基础薄板厚度固定时,随着波纹板相对厚度的增加,拉伸刚度和剪切刚度降低,弯曲刚度升高;随着波纹板波纹相对周期间距的增加,拉伸刚度和剪切刚度升高,弯曲刚度降低。  相似文献   
367.
为增强基于任意角度压缩感知(CS)叶尖定时信号(BTT)重构的稳定性,采用小生境微种群遗传算法提出了基于小条件数的高稳定性传感器安装布置方法。研究发现:任意角度CS的恢复矩阵条件数越小,不同信噪比下同步和非同步振动信号重构误差越趋于稳定在较低范围,优化后发现条件数为1的排布方案下,相邻传感器角度间隔趋向于均布2m取K的形式。利用条件数为1的矩阵冗余特性,设计了高可靠性的传感器排布方案,数值试验和有限元仿真验证表明叶尖定时系统在失效一个传感器的情况下仍可稳定得到准确的重构结果。在信噪比为5 dB时,冗余排布相比参考排布的主倍频幅值重构误差降低4.4%以上,验证了采用最小条件数排布的任意角度CS信号辨识方法在噪声及传感器失效情况下仍可保证BTT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68.
    
通过在45 g/L的硫酸溶液中添加有机酸添加剂及快速成膜缓冲剂,以15~25 V的梯度电压方式对LY12CZ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获得一种代替铬酸阳极氧化、硼酸-硫酸阳极氧化工艺的铝合金新型环保快速阳极氧化工艺.对获得的氧化膜进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耐点滴腐蚀试验、膜重试验以及疲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有机酸、缓冲添加剂在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成膜过程中可以缓冲硫酸对膜层的溶解,提高氧化膜层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能,同时降低了氧化过程对铝合金基体的疲劳损伤;另外,在15 V电压下氧化5 min再在25 V电压下氧化5 min,获得的氧化膜层性能与硼酸-硫酸工艺条件下15 V电压氧化20 min所获得的膜层性能相当,其中的有机酸添加剂为YP添加剂,快速成膜缓冲剂为YJ缓冲剂.  相似文献   
369.
以压电陶瓷为主体设计了一种用于单体纳米材料原位拉伸变形实验的装置,为了实现力学性能的定量化测量,在该装置中加装了用于测量力的悬臂梁针尖,通过悬臂梁针尖的变形可实现纳米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的定量化性能测试.利用该自主设计的纳米材料拉伸仪,以利用热蒸发法制备的非晶氧化硅纳米线为实例,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了原位力学性能测试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原位纳米材料拉伸装置可以有效地实现纳米材料的拉伸变形操作,同时对施加在材料样品本身上的力学信号给出定量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0.
以三羟甲基硝基甲烷为原料,经酯化、叠氮化两步反应合成出三(叠氮乙酰氧甲基)硝基甲烷,总收率为83.0%。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探讨了叠氮化反应的影响因素,确定其最佳反应条件为:Na N3摩尔加入量为理论值的1.10倍,混合溶剂中水占总体积的10%~25%,反应时间1 h。测试得到TMNTA的密度为1.45 g/cm3,热分解温度为235.7℃,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6.23℃,撞击感度H50=44.7 cm(落锤2 kg),爆炸概率4%(摆角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