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3篇
  免费   1777篇
  国内免费   730篇
航空   4296篇
航天技术   1287篇
综合类   737篇
航天   1500篇
  2025年   72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Foreground emission, mainly airglow and zodiacal light, i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in an ultraviolet observation especially from low earth orbit. Its careful estimation and removal are tedious yet unavoidable processes in the study of diffuse UV radiation and by extension interstellar dust studies. Our analysis of deep GALEX observations show that airglow is not only a function of Sun angle but also a strong function of Solar activity at the time of observation. We present here an empirical model of airglow emission, derived from GALEX deep observations, as a function of 10.7 cm Solar flux and Sun angle. We obtained the model by training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on the data using a variant of the regression algorithm that is both resilient toward outlier data and sensitive to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provided data. Our model predictions across various observations show no loss in generalization as well as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values. We find that the total airglow in an observation is the sum of a baseline part (AGc) that depends on the Solar flux and Sun angle, and a variable part (AGv) that depends on the Sun angle and the time of observation with respect to local midnight. We also find that the total airglow can vary between 85 – 390 photon units in FUV and 80 – 465 photon units in NUV.  相似文献   
342.
为了减轻飞行员在繁忙机场场面运行的工作负荷,提升场面运行安全与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电子设备运行的场面引导软件。其采用可扩展架构和模块化功能设计,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综合场面监视系统交联,实现场面引导功能。仿真测试表明,机载移动端场面引导软件能够为飞机在场面滑行操作提供路径引导信息和冲突告警提示,可提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3.
关于公差原则中的相关要求的计算问题 ,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 :计算法和图解法。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简化此类问题的计算过程 ,准确求得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44.
VXI总线系统及在固体发动机地面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测控系统的现状,提出了VXI总线系统是理想的测控系统平台的论点,并对VXI总线测控系统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测控的优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45.
新型Σ-Δ多通道动态测试分析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建洋  张令弥 《航空学报》2008,29(6):1640-1646
 动态测试与分析系统需要动态范围(DRN)大、信噪比(SNR)高,传统方法实现复杂且成本高。本文分析了Σ-Δ调制的动态特性,提出基于Σ-Δ ADC(模-数转换器)ADS1271,Σ-Δ DAC(数-模转换器)AIC23及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TMS320C6713的新型高精度动态测试与分析系统,实现了多通道实时动态测试与分析,系统具有24位采集精度,8通道可级联基本模块,实时频率细化FFT(Zoom-FFT)、功率谱密度(PSD)等分析功能, 正弦、瞬态扫频、随机和冲击响应谱等信号源功能以及高速USB2.0数据传输功能。系统用于振动、冲击、噪声工程等测试与分析系统,可取代国外最新产品。  相似文献   
346.
针对异常轨迹对轨迹聚类效果的影响以及给进离场程序管制适用性的量化分析提供分析数据的考虑,在结合数据挖掘中异常检测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划分检测框架及将距离和密度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有效检测算法,运用到终端区飞行轨迹的异常检测当中,检测出飞行轨迹中的异常轨迹,从而改善轨迹的聚类效果。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异常轨迹。  相似文献   
347.
随着科学的进步,磁强计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航天器.本文首先根据磁强计测量原理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分别介绍各类磁强计的物理测量原理,描述其特性、精度、适用范围.同时概括目前在航天器得到较广泛应用的磁强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分析磁强计作为卫星载荷、姿态测量和控制以及自主导航轨道计算的方法、作用和特点.然后,针对这三个方面应用指出其在航天器上应用存在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最后,对磁强计在航天器上的应用进行总结.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磁强计在航天器上仍有着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48.
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和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真  杨胜春  陈普会 《航空学报》2007,28(3):561-566
 从复合材料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的概念和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性能出发,讨论按NASA标准得到的CAI值与它们的关系,指出传统的CAI值不能充分反映复合材料体系的抗冲击性能,且与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无任何联系。在对复合材料结构完整性要求和作者的试验研究,和对国外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应包括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两方面。大量的试验数据证实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存在拐点现象,在对拐点附近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破坏机理研究基础上,建议用拐点附近的性能建立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的评定体系,即可以用表面层在冲击下保持其完整性的最大能力(最大接触力)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阻抗(韧性);用出现拐点后基本不变的压缩强度(破坏应变)门槛值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容限。  相似文献   
349.
香港工商企业的质量管理大部分都采用西方的质量管理概念。每当范畴扩展到建立人的优质思想和意识时,便遇到不少困难,基于上述问题,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希望了解‘文化’与‘优质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将中国的优良文化传统应用于现代质量管理之中。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哲学’是重要的一环,而我国的哲学极为丰富,作者借此文章,希望引起更多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兴趣,从而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50.
本文利用Engquist-Osher格式,离散跨音速小扰动方程(TSD)和边界条件,选择不同初场计算NACA0012翼型二维定常位势流场,得到了与试验值较符合的结果,同时用Murman-Cole非守恒和守恒两格式计算并进行了比较。着重用数值实验进一步探讨多重解问题,发现并总结出了几点很有参考价值的规律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