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航空   343篇
航天技术   161篇
综合类   85篇
航天   1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小波去除噪音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小波变换滤除噪音的机理和与傅立叶变换相比的优越性,其中包括确定性噪音和随机噪音。讨论了增强去噪效果的几种改进方案并提出一种试验估计去噪方法,对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利用气体温度场的先验知识,考查了将Radon变换迭代法用于光束偏转层析技术重建三维温度场的重建精度。作为一个应用实例,测试了电弧某截面上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103.
某测试台主要运动方式为三自由度正弦摇摆Asinωt,三次谐波摇摆。本文详细阐述了该设备三次谐波谱的精密运动控制、在线实时轨迹显示和静态FFT分析。  相似文献   
104.
作为盲源分离(BSS)问题的最有效解决方法之一,独立分量分析(ICA)算法可以分为时域和频域算法两类.将时域盲源分离的快速算法推广到频域,通过在频域中应用非圆信号的伪协方差矩阵,推导出一个新的固定点算法来解决线性瞬时混合的非圆信号盲源分离(BNSS)问题.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在多小波变换和DCT变换混合变换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伪随机序列调制的彩色图像盲水印算法。该算法先将原始彩色图像由RGB空间转换到YIQ空间.选取Y分量多小波变换后的中频区域作为水印的嵌入区域。水印嵌入前先对待嵌入水印区域8×8分块,然后对所有子块按照纹理和能量特征进行模糊分类,最后将置乱后的二值水印信息用两个互不相关的伪随机序列进行扩频调制.嵌入到8×8子块DCT变换后的交流系数上。提取水印时,通过比较两个伪随机数列和待检测系数相关性的大小来提取水印,不需要原始图像参与。实验表明,该算法对噪声、JPEG压缩和几何剪切等常见的攻击操作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6.
“天绘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搭载有三线阵CCD相机、多光谱相机和2m分辨率全色相机。多光谱相机波段间影像的配准是保证多光谱影像质量和有效应用的前提,在现有配准方法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基于传感器几何特性和图像特征的配准方法来改善影像配准效果。这种方法首先基于相机几何特性对待配准图像进行调整,然后对图像进行局部多点取图,采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法提取图像特征并进行初步匹配,利用匹配点领域灰度相关性来进行精匹配和误匹配点的剔除,最后获得图像位移差,进而完成图像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多光谱波段间影像的配准成功率,准确率达到95%以上,大幅改善了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107.
108.
针对含噪信号Hilbert-Huang变换存在虚假分量,提出改进的奇异值分解(SVD)方法进行降噪,改进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利用重构相空间代替传统矩阵如Hankel矩阵,以去掉信号冗余,再者提出奇异值能量熵分量差分法,更易于定出重构奇异值阶次;二是提出了频谱比值法对虚假分量进行辨识,更有效辨识出虚假分量.首先利用经验模式分解(EMD)得到本征模式分量(IMF),识别并剔除趋势项,重构信号,然后进行SVD,重构降噪后的信号,消除虚假分量,最后进行时频分析.联合方法应用于含噪仿真信号,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提高了5.5%,虚假分量辨识率提高至100%,用于双跨转子故障振动信号,得到正确的时频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识别含噪信号虚假分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一种宽带阵列通道均衡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本FIR均衡器的原理出发,讨论了校正源的设置方法和均衡器系数的计算方法.为了适应宽带阵列中高速信号处理的要求,探讨了一种经典的FIR均衡器时域高速实现方法.该时域实现虽然结构简单,但在滤波器阶数较高时需要大量的乘法资源.为了降低均衡器对乘法资源的需求,借鉴快速卷积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高速率均衡器实现方法.与时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滤波器阶数大于32时能明显降低对乘法资源的损耗.对实测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0.
A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anomaly variations that are likely associated with large earthquakes as observed b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quires the elimination of the ionospheric effect from irregular sola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particular, revealing the seismo-ionospheric anomalies when earthquakes occurred during periods of high solar activity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To overcome this constraint, a multiresolution time series processing technique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applicable to global ionosphere map (GIM) TEC data was used to remove the nonlinear effect from solar radiation for the earthquake that struck Tohoku, Japan, on 11 March, 2011. As a result, it was found that the extracted TEC have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measured solar extreme ultraviolet flux in 26–34 nm (EUV26–34) and the 10.7 cm solar radio flux (F10.7). After removing the influence of solar radiation origin in GIM TEC,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 around the forthcoming epicenter and its conjugate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the afternoon period of 8 March 2011, 3 days before the earthquak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he TEC anomalous and extreme enhanc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rocess had brought with a TEC anomaly area of size approximately 1650 and 5700 km in the latitudinal and longitudinal direction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