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2篇
航空   223篇
航天技术   140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Deep Impact: A Large-Scale Active Experiment on a Cometary Nucleu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eep Impact mission will provide the first data on the interior of a cometary nucleus and a comparison of those data with data on the surface. Two spacecraft, an impactor and a flyby spacecraft, will arrive at comet 9P/Tempel 1 on 4 July 2005 to create and observe the formation and final properties of a large crater that is predicted to be approximately 30-m deep with the dimensions of a football stadium. The flyby and impactor instruments will yield images and near infrared spectra (1–5 μm) of the surface at unprecedented spatial resolutions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act of a 350-kg spacecraft at 10.2 km/s. These data will provide unique inform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nucleus near the surface and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y will also used to interpret the evolutionary effects on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will indicate how those data can be used to better constrain conditions in the early solar system.  相似文献   
112.
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对两架无人机斜线编队控制进行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基于PI控制律分别设计了x,y两个方向的控制器,利用解析和数值计算两种方法解算.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可以控制僚机跟随长机机动,保持原有的相对位置和姿态.  相似文献   
113.
针对机载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工作模式可在小目标范围内实现高分辨力成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解线性调频技术为核心的,适于聚束式SAR成象的灵活高效的信号处理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114.
Powder metallurgic Ti2 AlNb alloys with W addition are sintered at 900, 1000, 1070 °C,and 1150 °C(i.e., in the O + B2, a_2+ B2 + O, a_2+ B2, and single B2 phase regions, respectively)for 12 h, followed by water quenching and furnace cooling. Comparisons of phase and microstructure between quenched and furnace-cooled W-modified alloys are carried out to illustrate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during the cooling process. Furthermore, a comparison is also made between W-modified and W-free alloys, to reveal the function of the W alloying.W addition accelerates the solutions of a_2 and O phases during the high-temperature holding, and a Widmannsta¨tten B2 + O structure,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properties, is induced by furnace cooling from all the phase regions. The Widmannsta¨tten structure includes a B2 matrix, primary O, and secondary O precipitates. However, W alloying refines the Widmannsta¨tten structure only when the alloys are solution-treated and then cooled from the single B2 phase. Although the hardness of the W-modified alloy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W-free alloys sintered in the same phase region, an enhancement of hardness, 489 ± 18 HV, is obtained in the alloy solution-treated in the single B2 phase region for only 0.5 h.  相似文献   
115.
冷轧体心立方IF钢中剪切带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切带是在高应变时冷轧金属中形成的重要微观结构,这种微结构与塑性变形行为有密切关系。本文基于塑性变形理论,运用T ay lor弛豫模型、B ishop和H ill最大功原理,对变形体心立方晶体中滑移系上的切应变分布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晶粒的轧制方向平行于〈1 1 2〉和轧制面法向平行于〈1 1 1〉冷轧时,几乎全部切应变都能聚集在某一滑移面上,这一高度局域性的切应变是形成剪切带的原因。此时,剪切带与轧制方向之间夹角为35°。而对其他取向的晶体,切应变却呈均匀分布,因而不产生剪切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剪切带所在晶粒的取向和所在的滑移面证实了这一剪切带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6.
针对主从式航天器编队过程中存在的通信距离约束、航天器之间的碰撞以及空间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和人工势函数的分布性协同控制方法。当初始通信网络连通时,通过在分布式协同控制器中引入吸引势函数,保证整个编队过程中通信网络始终是连通的。针对主航天器速度仅有部分从航天器直接可知的情况,为每一个从航天器设计分布式的速度观测器估计主航天器的速度,从而实现航天器之间的速度协同。此外,通过在控制器中引入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外界干扰进行观测,显著增强了航天器编队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对主航天器的速度跟踪以及航天器之间的队形保持,而且能够在编队过程中实现通信网络的连通性保持和航天器之间的碰撞规避。  相似文献   
117.
董朝阳  张文强  王青 《宇航学报》2020,41(3):319-328
针对存在不确定非线性动态和外部时变干扰的多无人机系统的时变编队问题,提出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抗扰编队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分布式ESO来估计多无人机系统的不确定性,基于ESO的输出提出了抗扰编队控制律,并提出一套算法来对控制律进行参数选定。然后,通过分析得到基于该控制律下,多无人机系统实现抗扰时变编队所需要的充要条件,并最终严格证明了在满足编队充要条件和基于提出的控制律下,多无人机系统可以稳定实现抗扰时变编队。最后仿真结果表明理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8.
大型卫星编队的分布式协同姿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丹  曹喜滨 《航天控制》2005,23(1):27-30
随着卫星应用的日益发展,由卫星编队来代替单颗卫星进行工作已经 成为一种趋势。大型卫星编队的构型和控制问题的研究,作为未来的空间任务 发展和设计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研究由多颗卫星组成的编队,讨论了协 同控制器的分类与结构,将编队视为一个分布式系统,其中每一颗卫星的控制系 统作为一个独立的控制单元,进行姿态协同控制器的设计。并利用李亚普诺夫 稳定性理论验证了控制器的全局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分布式协同姿态控 制器有效可行。最后介绍了利用五自由度气浮台(Microsim)进行卫量编队协同 姿态控制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9.
多自由度气浮仿真试验台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浮台仿真是卫星等航天器地面仿真试验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多自由度气浮仿真试验台可以用来研究航天器的编队飞行、轨道机动和空间交会等问题.文中对国内外近几年多自由度气浮仿真试验台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归纳总结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相关技术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0.
林西强  张育林 《上海航天》2000,17(6):16-20,25
研究了利用气动力进行星座保持的最优控制问题。首先得到了正则方程,然后针对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求解算法,利用此算法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算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