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4篇 |
免费 | 451篇 |
国内免费 | 52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799篇 |
航天技术 | 370篇 |
综合类 | 304篇 |
航天 | 5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119篇 |
2019年 | 108篇 |
2018年 | 85篇 |
2017年 | 127篇 |
2016年 | 125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128篇 |
2012年 | 142篇 |
2011年 | 170篇 |
2010年 | 103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147篇 |
2007年 | 161篇 |
2006年 | 132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应力腐蚀(SCC)是一种易引起航天飞行器结构无征兆事故的多因素耦合作用失效类型。为厘清SCC机理,文章从基因角度解析SCC的应力因子和微观因素,探索SCC基因测取方法和无SCC事故内涵。分析表明,SCC应力基因位于远低于σS的量值区间,其微观基因包括溶解阳极、氢、电负性离子、滑移位错、钝化膜和晶体取向,可采用多尺寸断裂形貌、化学浓度、电位/电流、应力/应变等参数测取SCC基因组态和SCC敏感性。基于SCC基因分析,航天飞行器结构设计寿命内无SCC事故原则应包括合理设计、精准评价和正确失效分析三部分。 相似文献
62.
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超高速碰撞中心(HIRC)7.6 mm超高速碰撞设备的基础上,搭建纳秒级脉冲激光数字全息系统。提出滤波片和衰减片组合布置,减弱超高速碰撞等离子体自发光、提高信噪比的方法。实验获得了2.25 mm铝球弹丸以4.0 km/s的速度撞击0.5 mm厚铝板形成碎片云的全息图。采用小波变换算法对碎片云全息图进行重建,得到超高速撞击碎片云的三维结构和碎片大小。碎片云的轮廓呈椭球型,分为碎片云的前端、核心和外壳,碎片主要分布在弹丸破碎形成的碎片云核心,存在大碎片,且分布较集中,对后板的损伤也严重 相似文献
63.
为减小导弹电液伺服机构滑模变结构跟踪控制中的抖振,研究了一种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FS-MVSC)方法。给出了模糊滑模控制器的构成,以及模糊化、模糊规则与推理、反模糊化处理的方法。在保持系统对参数变化和外干扰不确定强鲁棒性的同时,可使系统具有较优的动态响应和稳态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64.
65.
无轴承开关
磁阻电机(Bearingless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BSRM)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且强
耦合的复杂系统。为提高悬浮精度和发挥电机性能,需提升悬浮电流的跟踪及斩波控制水平
,以及实现转矩与悬浮力的解耦控制,发展结构上具有自解耦功能的新型BSRM拓扑是解决该
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现有BSRM转矩与悬浮力的解耦机理和构造特点,对结构上可解耦
的BSRM拓扑进行了归纳与分类,并对每种电机的结构、运行机理及优缺点进行了解析。有别
于现有电机结构,分别提出了双凸定子齿BSRM、宽转子齿BSRM、复合结构BSRM、锥形结构BS
RM等4类具有自解耦特性的新型拓扑,并衍生出了每类结构下的不同实现形式,从而进一步
拓展无轴承电机的悬浮理论与应用范围。结合每类结构自身特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模
式,以实现旋转和悬浮功能的解耦,从而强化其解耦应用特色。简要分析每种电机转矩和悬
浮力在结构上自解耦的机理,并利用有限元仿真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6.
针栓式喷注单元膜束撞击雾化混合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全面认识针栓式喷注器喷雾场结构,基于自适应网格加密技术和分三相计算的PLIC VOF(Piecewise Linear Interface Calculation Volume of Fluid)方法对针栓式喷注单元膜束撞击雾化混合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两路推进剂分别进行界面追踪,获得了膜束撞击雾化混合过程的详细结构特征,与高速摄影试验结果定性定量对比均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准确性。以此为基础对膜束撞击的喷雾场结构、撞击变形过程、流场涡结构、雾化破碎典型特征及破碎后的雾化混合分布特征进行了识别分析,结果表明:膜束撞击形成了液束未穿透液膜和液束穿透液膜2种不同的喷雾扇结构。膜束撞击形成的喷雾扇呈Ω形,膜束同时发生弯曲变形和横截面变形。另外,膜束撞击同时受到正压和剪切应力作用,导致了一系列复杂涡流现象,使得相互作用增强,雾化混合均增强,这也是膜束撞击喷注构型优于膜膜撞击的本质原因。最后,还发现膜束撞击喷雾场液滴分布呈现分区结构特征,分别是液束控制主导的上雾化区、液膜控制主导的下雾化区及夹在中间的混合区,实际中应兼顾雾化特性和混合特性,选取中等动量比膜束撞击,这可为针栓式喷注器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7.
可重复使用热防护材料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系统是为高速重复使用飞行器而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涵盖了地球大气环境及非地球大气环境下的弹道式再入、高马赫数巡航等应用场景。根据现有高马赫数飞行器热防护现状,对高马赫数飞行器的主要热防护系统类型、特点和使用场景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里程碑式可重复使用飞行器(X-15、SR-71、航天飞机、X-33、X-37B、Spaceliner等),梳理了可重复使用热防护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论述了代表性可重复使用热防护材料的发展、性能、研制进度、特点及应用前景。对国外在可重复使用热防护材料研制中的设计及发展思路,以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为可重复使用热防护材料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8.
69.
数控专业的人才是国家级紧缺人才,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各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讨论了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做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