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150篇
航天技术   65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银行印鉴的模糊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鉴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在金融电子化进程中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一项十分难以解决的课题,目前国内外已提出了一些算法,但仍然在存在若干未能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遗传算法,图像分析,模糊识别等方法,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印鉴识别方法,能适应不同形状,大小的印鉴,配准精度高,特征提取较为全面,有效,分类准确,且能较好的消除背景干扰,基本达到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32.
在多小波变换和DCT变换混合变换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伪随机序列调制的彩色图像盲水印算法。该算法先将原始彩色图像由RGB空间转换到YIQ空间.选取Y分量多小波变换后的中频区域作为水印的嵌入区域。水印嵌入前先对待嵌入水印区域8×8分块,然后对所有子块按照纹理和能量特征进行模糊分类,最后将置乱后的二值水印信息用两个互不相关的伪随机序列进行扩频调制.嵌入到8×8子块DCT变换后的交流系数上。提取水印时,通过比较两个伪随机数列和待检测系数相关性的大小来提取水印,不需要原始图像参与。实验表明,该算法对噪声、JPEG压缩和几何剪切等常见的攻击操作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3.
藜蒿中绿原酸溶剂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醇溶剂回流法提取藜蒿中绿原酸,通过正交试验,对藜蒿中绿原酸进行溶剂提取条件的优化研究,并分剐讨论了各因素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乙醇浓度70%、12倍的提取剂用量、温度85℃、提取时间4h、提取两次为乙醇溶剂提取藜蒿中绿原酸的最佳条件,总绿原酸提取率为1.24%。  相似文献   
34.
研制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界面、供现场使用的高精度、高效率的金属切削过程监控系统。研究中采用回归分析、叠加原理及抛物线插值的方法建立切削力模型 ,并基于该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来提取切削状态特征 ,进而监控整个切削过程  相似文献   
35.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2):427-438
Rotating machinery is widely applied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Fault diagnosis of rotating machinery is vital in manufacturing system, which can prevent catastrophic failure and reduce financial losses. Recently, Deep Learning (DL)-based fault diagnosis method becomes a hot topic.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is an effective DL method to extract the features of raw data automatically. This paper develops a fault diagnosis method using CNN for InfRared Thermal (IRT) image. First, IRT technique is utilized to capture the IRT images of rotating machinery. Second, the CNN is applied to extract fault features from the IRT images. In the end, the obtained features are fed into the Softmax Regression (SR) classifier for fault pattern identific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alidated using two different experimental data.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identification various faults on rotor and bearings comparing with other deep learning models and traditional vibration-based method.  相似文献   
36.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3):220-240
Blade-health monitoring is intensely required for turbomachinery because of the high failure risk of rotating blades. Blade-Tip Timing (BTT)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operational blade-vibration monitoring, which obtains the parameters that characterize the blade condition from recorded signals. However, its application is hindered by severe undersampling and stringent probe layouts. An inappropriate probe layout can make most of the existing methods invalid or inaccurate. Additionally, a general conflict arises between the allowed and required layouts because of arrangement restrictions. For the sake of economy and safety,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fewer probes has been preferred by users. In this work, a spatial-transformation-based method for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a single-probe BTT measurement. To present the general Sampling-Aliasing Frequency (SAFE) map definition, the traditional time–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s are extended to a time-sampling frequency. Then, a SAFE map is projected onto a parameter space using spatial transformation to extract the slope and intercept parameters, which can be physically interpreted as an engine order and a natural frequency using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by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under uniformly and nonuniformly variable spee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37.
实现基于单幅二维图像不标定欧氏重构三维场景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有效提取彩色伪随机编码图像特征角点。为给图像特征点匹配提供更多的样本信息,采用定位于彩色图像Harris算子探测特征角点,并动态给出角点响应的自适应阈值条件。特征点提取实验及三维欧氏重构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空间目标快速轮廓特征提取与跟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空间目标交会对接任务中高精度、快速的测量要求,提出了一种空间目标快速轮廓特征提取与跟踪技术。该算法首先从初始帧图像中分割定位目标所在局部区域,作为目标连续跟踪的初始值;其次基于初始帧目标局部区域完成对初始帧目标边缘特征的检测及细化处理;最后采用Hough变换完成对初始帧目标边缘的检测及细化后的局部图像轮廓直线的提取,分别选取目标轮廓四方向最优的直线参数作为最终目标轮廓直线获取的效果,并采用梯度最大法则实现两两求交获取的轮廓特征的优化提取。在目标逼近过程中,结合相邻帧图像间目标尺度动态变化的关联性,根据初始帧提取目标轮廓特征的先验信息,确定目标在第二帧图像中的轮廓位置,并依次根据上一帧图像的轮廓位置信息定位目标在当前帧所在的区域,通过局部处理实现序列图像轮廓区域特征的连续跟踪。该算法无需遍历整个图像,所需处理的目标区域大幅减小,能够有效克服由目标图像较多边缘干扰导致的轮廓提取效果差及处理速度慢的缺点,具有速度快、准确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9.
陈呈  赵丹  王岳青  邓亮  杨超  苏铖宇  王昉 《航空学报》2021,42(9):625747-625747
流场可视化技术采用图形图像直观地表现CFD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然而,CFD数值模拟的流动复杂,其产生的流场数据规模巨大、数据类型复杂、特征提取困难,传统的串行可视化软件效率低、交互手段单一,难以满足数据分析的需求。国家数值风洞(NNW)工程研制了一套流场数据处理可视化软件系统(NNW-TopViz,简称TopViz),具有对流场数据处理与特征提取、几何图形绘制等可视化与交互功能。根据可视分析效率需求,TopViz实现了线程并行,在多核计算环境下有效提高了可视化计算和交互效率;针对流场特征提取困难、常规方法效率低的问题,TopViz实现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流场旋涡特征提取方法,提升了特征提取准确率和效率;为提高软件交互效率并提供便捷的交互方式和体验,基于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体感控制器构建沉浸式虚拟显示与交互平台,TopViz实现了手势和眼球凝视2种交互方法,提供沉浸式环境下多视图、多角度流场探测方式。  相似文献   
40.
一种高光谱图像的双压缩感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燕  王忠良  王丽 《航空学报》2015,36(9):3041-3049
高光谱图像因其海量数据性,给存储、传输及后续分析处理带来了挑战。压缩感知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号采集框架。针对高光谱数据的三维特性,提出一种双压缩感知的采样与重构模型。该模型在采样阶段兼顾高光谱数据的空间和谱间稀疏特性,构造了能同时实现空间和谱间压缩采样的感知矩阵;重构阶段不同于传统的压缩感知重构方法直接重构高光谱数据,而是将高光谱数据分离成端元和丰度分别进行重构,然后利用重构的端元和丰度信息合成高光谱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双压缩感知在低采样率下重构精度较三维压缩采样提高了10 dB以上,更为显著的是运算速度提升了3个数量级,同时该方法还便于获得端元和丰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