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9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500篇
航空   1428篇
航天技术   538篇
综合类   233篇
航天   4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71.
为了研究7075铝合金高速铣削中不同材质刀具的磨损与选用,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微米(MCD)/纳米(NCD)金刚石涂层刀具,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膜层的表面形貌,结合拉曼谱仪分析CVD金刚石涂层刀具薄膜的结构和成分;分别采用同规格尺寸的硬质合金刀具、MCD涂层刀具在无润滑干切条件下,进行粗加工高速铣削试验,观测两种刀具在加工一定距离后的磨损状况;分别采用同规格尺寸的硬质合金刀具、MCD涂层刀具、NCD涂层刀具在无润滑干切条件下,进行精加工高速铣削试验,观测和分析工件精加工铣削后的表面粗糙度值。结果表明:在大切深高速粗加工铣削7075铝合金时,MCD涂层刀具的寿命为硬质合金刀具的3倍;在小切削深度大进给的高速精加工7075铝合金中,三种刀具铣削后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平均值分别为0.981、1.122和0.960μm,NCD涂层刀具的加工效果要优于MCD涂层刀具;同时通过同一材质刀具的粗、精加工试验对比,发现同规格尺寸的刀具在小切深大进给高速精加工中的寿命是大切深大进给高速粗加工寿命的10倍。这说明7075铝合金的粗加工铣削优选MCD涂层刀具,精加工铣削优选NCD涂层刀具。  相似文献   
972.
一种新颖的ICT扫描方式及其FBP重构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的突出问题是获取一幅图像的时间太长.为了缩短较大尺寸构件层析成像检测的二代(TR,Transverse Rotation)扫描时间,讨论了一种准三代(RR,Rotation and Rotation)扫描的概念,推导了它的滤波反投影算法. 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分析表明,在同样检测条件下,它的扫描速度将比TR提高3倍以上.   相似文献   
973.
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式(IGRF模式)分析了1970-2000年低高度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位形的漂移与变化,给出了几个高度异常区中心位置磁场强度的变化和位置的变化。利用带电粒子的运动学方程,简要分析了低高度辐射带高能粒子的运动,得出在低高度,磁场是决定辐射带高能粒子空间强度与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低高度辐射带空间分布位形的变化特征应该与低高度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低高度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的特征可以作为低高度辐射带空间分布位形的一个初步判据。  相似文献   
974.
研究了探针式光纤探头的有效检测深度。采用扩散方程描述光在强散射生物组织中的传播规律,运用纽曼边界条件,使用灵敏度矩阵对有效检测深度进行了研究。灵敏度矩阵和光源与检测器的空间位置分布密切相关。光源与检测器对的灵敏度矩阵定义为:光源位置和检测器位置分别作为光源的光场分布的乘积。设计了6组针对不同参数的模型,参数主要包括光源、检测器光纤芯径、光源、检测器光纤中心距、光纤探头所处的深度、生物组织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对探针式光纤探头在各组模型中的有效探测深度进行了仿真,重点研究了六种参数对检测深度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以推广到分析光纤检测器的空间分辨率和多光纤检测器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75.
论述了扑翼飞行器扑动升力产生的基本原理,提出采用机翼开孔的方式获得扑动升力的方法.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翼面开孔对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翼开孔可以有效获得扑动升力,降低扑动功耗,但会损失一定的推力.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风洞实验进行设计,构建机翼气动力关于实验参量的二次响应面方程,并通过响应面方程对开孔机翼的气动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开孔机翼最大起飞重量与无孔机翼相当,但其低速飞行能力较好,功率消耗较少,有望实现悬停飞行.  相似文献   
976.
介绍了舵面的双天平测力技术,以及它在0.5m高超声速风洞铰链力矩试验中的应用.天平为轮毂结构形式,竖置在一种十字型尾翼布局的体尾组合体的后端.在一次吹风中可同时测量左右两片水平全动舵的气动特性,给出Ma=6舵面法向力、铰链力矩、弦向压力中心等系数随迎角的变化特性,定量描述大迎角大舵偏角条件下,舵面气动特性的非线性效应,以及由此引起控制力增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77.
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气动剪裁设计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机翼气动载荷和机翼弹性变形之间存在的关系,以机翼的总升力不变和结构强度作为约束条件,提出一种新的气动/结构耦合的刚度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数值实验设计研究机翼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对机翼气动载荷的影响,并用主成分回归方法构建了机翼变形和气动载荷之间的响应面模型。然后以该模型为基础,构建气动/结构一体化设计模型,此模型仅考虑强度约束和总升力不变的要求,放弃了传统优化设计模型中的挠度和扭转约束。通过2种优化模型的对比,说明应用该方法设计出的机翼结构,重量减轻1.23%,机翼总体扭转变形减小33%,刚度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78.
在飞机装配中制孔的位置和法向精度将直接影响飞机最终的装配质量.自动化制孔以飞机数模为基准,但在实际装配过程中,由于受多源耦合装配误差影响,壁板等大型柔性结构件的实际外形不可避免地会与理论数模出现偏差,因此需要对制孔位置和法向进行修正.为了减少制孔法向偏差和提高制孔效率,本文结合大型飞机机翼壁板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基...  相似文献   
979.
以某电器产品外壳为设计实例,研究了逆向工程技术在电气盒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了逆向工程的点云数据获取,点云前处理特征线提取,曲面重构与误差分析等技术,对检验产品设计质量,加速产品设计进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0.
目前工程飞行试验中主要采用近壁热电偶测温法来确定飞行器表面流动的边界层转捩位置,由于测点离表面较近,对温度传感器量程和结构强度有较高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表面热流辨识技术确定转捩位置的基本思想和处理方法,测点可以距离表面相对较远.但是,当测点越远离受热面,辨识问题的不适定性会越强,因此需要采用仿真辨识方法来对传感器安装位置进行合理选取.在给出二维传热模型表面热流辨识算法的基础上,对两个算例进行了仿真辨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表面热流辨识技术确定转捩位置是可行的,能给出较为准确的转捩区域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