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61篇
航空   576篇
航天技术   127篇
综合类   75篇
航天   17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61.
陈坤  史志伟  龚正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12):3002-3009
为实现短距起飞垂直着陆(STOVL)无人飞行器在推力矢量控制下的减速过渡,研究减速过渡阶段的控制律综合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分析STOVL无人飞行器减速过渡性能,对减速过渡推力矢量控制方案进行了评估;然后采用隐式动态逆方法设计导引律,为STOVL无人飞行器按预设任务减速过渡提供可达的控制指令;最后采用改进的特征结构配置方法进行内环控制律设计,跟踪导引指令并保持姿态稳定,伴随动压降低加入姿态喷管控制,辅助气动舵面稳定姿态.由全量六自由度飞行仿真结果表明:当减速过渡速度低于最小平飞速度以后,STOVL无人飞行器依然保持良好的航迹跟踪和姿态稳定.该方法完全采用直接配置法,有利于随控布局总体方案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562.
    
缝隙散射是隐身飞机散射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的缝隙散射研究并未给出小角域(-30°~30°)入射时缝隙散射的结果。基于叠加原理的载体对消方法应用于缝隙散射源的电磁散射计算中,可以更精确地研究缝隙的电磁散射特性。通过单缝隙板的一维成像验证了载体对消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然后研究了在10 GHz频率下,缝隙散射在小角域内随宽度、长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极化特性。不同缝隙宽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小角域内,当缝隙宽度小于1/4波长时,水平极化下缝隙散射比垂直极化下大,而当缝隙宽度大于1/4波长时,水平极化下缝隙散射比垂直极化下小;当缝隙宽度增大时,缝隙在垂直极化下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增长速度更快。不同缝隙长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小角域内,缝隙电磁散射均值随着缝隙长度(200~1 000 mm)的增加而增加,散射均值的大致范围:-22.2~-8.4 dBsm(水平极化),-27.3~-13.3 dBsm(垂直极化);在小角域内,2种极化下,可拟合出RCS均值与缝隙长度的关系,得到某一缝隙长度的RCS,可计算出不同缝隙长度对应的RCS的大致范围。  相似文献   
563.
王海涛 《飞行力学》1996,14(2):12-16
以F-15战斗机为例,研究了失速及推力矢量对飞机瞬时转弯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了迎角、推力、推力矢量角及气动力等的变化对飞机瞬时转弯性能的影响。通过与无推力矢量及非失速情况的比较,推出了推力矢量和失速机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64.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速度环常采用PI控制。传统PI控制器在速度追踪时存在起动过程超调大、受到负载扰动时调节时间长等不足之处。为提高伺服性能,滑模控制被应用到伺服系统中,但其缺点是存在抖振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内分泌激素调节的滑模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速度的超调量,缩短受到外部扰动时的调节时间。在MATLAB中搭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其对速度和推力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PI控制和常规的滑模控制。  相似文献   
565.
陈达  张羽  陈息坤 《航空动力学报》2018,45(2):7-12, 24
针对三电平VIENNA整流器存在中点电位波动、控制复杂的问题,将直流侧中点电压偏差引入到电压定向电流解耦的双环控制中,通过调整矢量作用时间来达到直流侧中点电压平衡控制,并探究了一种三电平空间矢量平面简化到两电平矢量平面的简化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VIENNA整流器矢量控制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证实了该控制策略简单可行,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566.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推力矢量高精度测量的需求,研制了一种结构紧凑的能够实现推力矢量彻底分解的六分量盒式天平.该天平关键结构包括:三维传感器、固定框和浮动框.其中三维传感器的弹性体采用串、并联组合的结构型式.基于有限元分析,对传感器弹性体的设计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传感器各测力元件对本分量载荷作用敏感程度均远高于其他分量,支撑元件也较好地阻隔了各测力元件之间的相互干扰,该结论也通过了传感器的校准验证.六分量盒式天平整体的刚度和模态分析结果:天平无需做弹性角修正;1阶固有频率为218.8Hz,高于设计指标180Hz.六分量盒式天平校准表明:天平各分量精确度优于3‰,准确度优于5‰.   相似文献   
567.
扩张段注气对扩张型双喉道喷管起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额日其太 《航空工程进展》2011,2(3):318-322,329
扩张型双喉道喷管存在起动问题,使喷管推力性能显著下降。为此,提出了扩张段注气解决喷管起动问题的方案,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二元扩张型双喉道喷管,研究了扩张段注气压比、注气位置等对喷管流动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段注气可以产生斜激波系和大的分离区,改变了扩张型双喉道喷管主气流通道的形状,减小了激波损失,解决了喷...  相似文献   
568.
矢量点的子程序,是PC-DMIS测量系统中,最典型、常用的通用子程序,通过加入以上的一些语句和参数设置,使整个程序的通用性、灵活性、方便度加强。PC-DMIS软件是本公司三坐标测量(以下简称CMM)检测中的主要软件操作系统。此操作系统功能多,子程序常用,常用在比较通用的固定测量模块中。随着数字化产品的增多,用CMM检测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569.
推力矢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推力矢量的基本原理 ,国外推力矢量技术的发展及矢量喷管的主要技术方案 ,分析了国外推力矢量技术的研究方向、技术途径 ,对我国推力矢量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70.
飞机推力矢量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飞机推力矢量技术的定义和分类及国外研究和发展状况,分析了推力矢量技术的作用和效益,提出了在推进、气动、控制和飞机总体设计领域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我国开展此项技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