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98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5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针对无人机(UAV)获取的图像易受雾、霾等天气影响导致图像质量降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大气光鲁棒估计的无人机图像去雾方法。首先,选取具有不同表面反照率的像素块,得到各个图像块的像素直线,利用各条像素直线与大气光共面的性质,估计得到大气光的方向;然后,利用无人机对地成像时图像各像素点的景深相似的特点,定义了图像的全局透射率,通过全局透射率和各像素直线在大气光方向上的投影计算得到大气光幅度;最后,通过对雾天图像模型进行变换得到无雾图像。为使本文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图像,采用了自动调整图像块尺寸和条件阈值等措施来提高方法的鲁棒性。通过真实无人机图像的去雾实验证明,相比现有的图像去雾方法,本文方法在去雾的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上都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2.
针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的探测通信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X频段轻小型宽频圆极化反射面天线。该反射面天线采用了新型一体化紧凑馈源技术,实现馈源长度和口径减小20%的同时提高了反射面天线的口径效率,抵挡了火星的尘埃影响。经过对馈源进行的仿真优化,最终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在7.1~8.4GHz内口径效率可达62.3%,在深空探测的工作频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增益、驻波和圆极化特性,该天线已成功应用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  相似文献   
203.
对一种新型的不锈钢纤维滤袋式电除尘器(简称袋式电除尘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滤袋式电除尘器比管式电除尘器和现在使用的袋式除尘器都具有更高的除尘效率,而且对细微粉尘具有更强的捕集能力。从效率与过滤风速、电场电压及粉尘浓度的关系曲线中,也显示出这些基本参数对滤袋式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因此,可广泛应用于炼钢电炉和工业炉窑的除尘设备。作者的工作有助于研究电除尘器,对设计高效率和寿命长的电除尘装置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4.
遮挡条件下的鲁棒表情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对面部遮挡具有鲁棒性的表情识别方法.首先,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对待识别人脸进行重构,并对重构人脸和待识别人脸的差值图像进行显著性检测得到面部遮挡区域;其次,将待识别人脸的遮挡区域由RPCA重构人脸的相应区域进行替换,并由权值更新的AdaBoost分类器对遮挡区域重构后的人脸进行表情识别.在BHU(Beihang University)人脸表情数据库和日本女性表情数据库上进行了各种遮挡情况下的表情识别实验,获得了比AdaBoost方法更好的识别结果,说明基于RPCA和AdaBoost的表情识别方法对多种面部遮挡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5.
电帘除尘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在深空探测中应用的除尘方法之一. 利用电动力学基本理论分析了平行电极清除颗粒的条件, 引入克服范德瓦尔斯力对颗粒运动影响的临界悬浮电压判据, 并获得了该除尘临界电压与交流电频率之间的关系. 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 在频率较低和较高的情况下, 临界电压取决于不同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6.
万敏  张卫红  谭刚 《航空学报》2007,28(5):1247-1251
 针对薄壁件铣削过程加工误差预测,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材料去除仿真模型,即利用工件的原始有限元网格模型,直接使用径向切削量的名义值进行材料去除效应模拟,将被切除网格单元的单元刚度按被切除体积与该单元初始体积的百分率等效修正。该模型既无需进行工件网格重划,又可以很好地保证仿真精度,极大地简化了处理流程,提高了计算效率。应用实例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7.
在硬盘磁头抛光中加入超声波,可以提高材料去除率、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减小极尖沉降。  相似文献   
208.
周续  张定华  吴宝海  罗明 《航空学报》2016,37(4):1352-1362
在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工件材料的连续切除会造成工艺系统动力学特性的不断变化,并对工艺系统的颤振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以航空发动机机匣为对象,研究了其铣削过程中工件材料切除以及切削位置变化对工件动力学特性与颤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首先,根据机匣的几何结构与铣削工艺特点,提出了按切削行及切削段进行材料切除过程细分的方法。其次,建立了工艺系统动力学特性演化的快速计算方法和颤振稳定性极限的频域预测方法,并在单个切削行内和不同切削行间分析了材料切除过程对工艺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单个切削行内工艺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会小幅度减小,稳定性极限图会向左下方小幅度偏移;在不同切削行间工艺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变化幅度较大,稳定性极限图呈现出交错排列现象,难以针对整个铣削过程进行切削参数优选,因此提出了基于单行刀位轨迹的切削参数优选方法,保证了整个材料切除过程的稳定切削。最后,进行了机匣铣削与模态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9.
航天器在轨服役期间会遭受到大量的微陨石及空间微小碎片撞击作用。这些微陨石和空间微小碎片可能吸附在航天器光学玻璃表面,也可能与光学玻璃表面碰撞产生陷坑等缺陷。文章采用爆炸式粉尘加速器加速微米级铝粉末撞击K8光学玻璃,在玻璃表面产生大量碰撞陷坑形成砂蚀磨损现象,利用CΦ-46型分光计测量光学玻璃的透过率。结果表明,光学玻璃磨损区域的透过率明显下降。透过率下降程度与陷坑数量成比例。通过对单个陷坑的计算,当陷坑深度大于或等于一个粒子直径时,光线衰减程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10.
电帘除尘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微尘作为影响探月工程和火星计划成败的一个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电帘除尘技术作为月球和火星探测有效的除尘技术之一,也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在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国外电帘除尘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开展研究工作的建议,对发展我国电帘除尘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