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2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227篇
航空   330篇
航天技术   697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108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电分离连接器是否成功分离是卫星与火箭分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文章以某小卫星为工程背景,根据电分离连接器具有电分离(正常)和机械分离(非正常)两种工作模式,给出了小卫星在正常分离模式和非正常分离模式下的分离时序,建立了两种分离模式下的分离力学模型,开展了电分离连接器分离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分离模式下,分离不存在干扰;非正常分离模式下存在少许分离干扰,但卫星可以实现安全分离。  相似文献   
992.
导航卫星的信号质量是影响系统定位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卫星自身硬件设备或空间传播信号受到干扰时,会导致卫星信号波形失真,用户接收机的伪码相关器产生的相关峰会产生偏差,造成定位精度下降;情况严重时,会使用户失去定位能力。因此,通过对空间信号的监测可以进一步保障系统的服务性能。文中借鉴现有的信号质量监测技术,对GPS信号失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按照TMA、TMB和TMC完成失真信号的建模,并定性分析了对测距的影响。给出基于多相关器的导航信号质量监测方法,使用上述三种模型验证了该判定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质量监测及GNSS射频(RF)信号模拟器测试等应用中,有用信号功率往往远高于噪声功率。针对二进制相位移位键控(BPSK)和二进制偏移载波(BOC)调制信号,首次研究了这种强信号条件下接收机带限滤波、采样和量化(BSQ)引起的相关损耗。首先分析了不考虑量化作用时由滤波和采样引起的损耗;然后分析了不考虑前端滤波时由量化和采样引起的损耗,推导了相关损耗的解析表达式并得到了量化器的最佳量化间隔;最后,对于滤波、采样、量化共同作用引起的损耗,采用蒙特卡罗方法仿真分析了GPS L1 C/A信号在不同滤波带宽和量化比特数下的归一化相关功率,探讨了根据仿真结果拟合相关损耗解析表达式的方法以简化分析。   相似文献   
994.
绳系卫星的一种新型高阶滑模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绳系卫星轨道转移控制问题,给出绳系卫星在轨机动模型并将面内运动处理为典型的欠驱动形式;为实现对面内摆角的跟踪控制,定义滑模面并建立积分链系统,设计一种新型高阶滑模系绳张力控制律,得到无抖振控制量,这种控制律在保证高精度跟踪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控制抖振现象;关于滑模面的高阶滑模运动建立后,在平衡点对闭环系统线性化,根据劳斯判据,闭环系统在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FY-3 is the second generation polar-orbiting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of China. The first satellite named FY-3A of this series was launched on 27 May 2008. The first operational satellite named FY-3C of this series was launched on 23 September, 2013. The new generation satellites are to provide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multi-spectral global remote sensing data under all weather conditions, which will greatly help the operational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climate diagnostics and prediction, and natural disaster monitoring. They will also provide help for many other fields such as agriculture, forestry, oceanography and hydrology.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capability, the FY-3 satellites can make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improving weather forecasts, global natural-disaster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996.
The Experimental Satellite on Electromagnetism Monitoring (ESEM) was proposed in 2003 and proved in 2013 after 10-years' scientific demonstration. The ESEM mission was proposed to be the first satellite of space-based geophysical fields observation system in China with a lot of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earthquake science, geophysics, space sciences and so on. And coincide with the mission objectives, the satellite decides to use the Circular Sun Synchronous Orbit with an altitude of 507km and descending node time at 14:00LT. The payload assemble includes 8 instruments, Search-Coil Magnetometer, Electric Field Detector, High precision Magnetometer, GNSS occupation Receiver, Plasma Analyzer, Langmuir Probe, Energetic Particle Detector, and Three-frequency Transmitter. According to the planned schedule, the satellite is due to be launched in 2016-2017 and will be onboard operated for 5 years.   相似文献   
997.
在轨卫星综合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卫星在轨相关数据(卫星在轨综合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大,查询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对管理卫星在轨综合数据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将卫星在轨综合数据分类处理的方法,即利用遥测数据变化缓慢的特点采取变化存储的方法,压缩遥测数据的存储量,同时图形查询遥测数据时使用特征值提取算法快速完整地绘制遥测曲线;对于计算结果与在轨运行信息,采用数据类型描述的方式实现多类型数据的统一管理,较好地解决了计算结果与在轨运行信息数据管理复杂,数据类型扩展困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卫星在轨综合数据库系统。  相似文献   
998.
Based on the electron density (Ne) and temperature (Te) data from DEMETER, the ionospheric perturbations before 82 Ms ? 7.0 earthquakes (EQs) during 2005–2010 were studied, using moving median and space difference methods within 10 days before and 2 days after these events in local nighttime. It was found that the plasma parameters disturbances appeared before 49 EQs, in which more disturbances were detected before shallow-focus earthquakes than deep ones, and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continental and oceanic ones, both exceeding 1/2 percentage. For the disturbed time, more perturbations were seen in 1, 3, 5, 6, 8 days before EQs and 1 day after EQs.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anomalies before EQs were not just above the epicenters, but shifted equatorward with several degrees to almost twenty degrees. Most of the abnormities were positive ones, which demonstrate that Ne increases before EQs at the altitude of 670 km of DEMETER. Perturbations of Ne were more than that of Te, which illustrates that Ne is much more sensitive to seismic activity than Te.  相似文献   
999.
高动态弱信号条件下,为了提高捕获过程实现的灵活性,提出了两级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多普勒频率捕获方法,第一级FFT使用较短的相干积分时间将多普勒频率搜索范围划分为多个粗分格,第二级FFT在每一个分格内对多普勒频率进行更精细的搜索.采用文章提出的捕获方法,可以降低FFT点数,简化实现复杂度;另一方面,计算第一级FFT时可通过流水线操作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仿真实现了两级FFT捕获方法.结果表明,两级FFT方法能在高动态弱信号条件下正确捕获多普勒频率.  相似文献   
1000.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在轨实时健康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航天器在轨智能自主管控的技术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架构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在轨实时健康评估方法.根据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性能特点,按实际功能将其划分为姿态测量、控制器和执行机构3个部分.在确定各部分单元部件健康信息的基础上,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对各部分的健康度分别进行评估.基于评估所得到的姿态测量、控制器和执行机构3部分健康信息,根据各部分对系统健康的影响情况结合变权综合原理确定健康影响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实现对姿态控制系统整体健康性能的综合评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在轨实时健康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