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8篇
  免费   1217篇
  国内免费   1145篇
航空   4839篇
航天技术   1157篇
综合类   755篇
航天   110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51.
人-机系统飞行安全可靠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分析飞机电传操纵系统(FBW)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习行器和电传操纵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电传操纵系统故障及飞行员干预的概率模型。应用马尔可夫链建立了人-机产行安全可靠性的数学模型,采用伊万诺夫法评估了某型第三代飞机在电传操纵系统故障报的排除的条件概率,并计算了电传操纵系统故障后该型飞机的飞行风险,最后提出了使用建议及技术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52.
陈农  贾区耀 《飞行力学》2001,19(1):67-69
在气动动态实验中,往往飞行器气动模型是非线性的,很难对动态系统进行正确建模,因此无法得到准确的气动参数值。而采用自适应小波神经网络,无需对该动态系统建模,就可准确地辨识出气动动稳定特性,同时,精度较高、收敛速度较快。采用该方法对某导弹模型风洞自由飞实验结果进行了辨识与动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用自适用小波神经网络辨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53.
壁面加热湍流标度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风洞中壁面加热和不加热平板湍流边界层不同法向位置的流向速度和温度的时间序列信号,研究了壁面加热的边条件和不同法向位置的剪切作用对速度和温度增量的p阶结构函数的非线性反常标度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壁面加热的边界条件不同法向位置的剪切作用对层次结构模型中间歇参数β和最奇异指数γ的影响明显存在,并初步分析了在具有强剪切作用的壁湍流中这种影响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4.
高温富油燃气作引导火焰的煤油超燃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用高温富油燃气作引导火焰的煤油超声速燃烧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测得的壁面静压分布,采用一维简化模型处理与分析数据,得出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燃烧效率与总压恢复系数;对超声速燃烧室内的静压分布特点作出了分析;对超声速燃烧室人口处的气流总温,燃料喷射位置,以及燃烧总体当时比对燃烧室内静压分布、燃烧效率与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5.
根据对产品可靠性的最低可接收值与幂律模型的可行性增长管理公式、可行性增长管理策略,推导了涡喷发动机可靠性增长试验所需的台数公式,参照某些涡喷发动机的试验数据及上述公式,给出了某B-2型涡喷发动机的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案及其理想增长曲线。  相似文献   
956.
含芳香酯基液晶基元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FTI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DTA分析研究了含液晶基元的环氧化物-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与四种芳香胺类固化剂的固化行为,选择了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固化剂。根据环氧树脂自催化固化反应模型和氨基氢等活性假设,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液晶环氧/4,4’-二氨基二苯甲烷体系在90℃、120℃、140℃恒温固化时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反应程度低于40%时,符合自催化模型。  相似文献   
957.
涡轮矩形叶栅中的旋涡模型的进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周逊  韩万金 《航空动力学报》2001,16(3):199-204,198
介绍了自1955年以来,在涡轮矩形叶栅流动研究中出现的6个有价值的旋涡模型,论述了它们形成的机理,以期通过对涡轮矩形叶栅旋涡模型发展状况的回顾,来说明气动力学领域中发展起来的涡控制技术的实质是设法组织或重新组织涡结构。认为未来涡轮叶栅设计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技术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958.
由两相湍流的代数应力模型,提出一种两相湍流的非线性k-ε-kp模型,可以合理地模拟各向异性较强的旋流,浮力流等两相流动,具备二阶矩模型的优点,又比二阶矩模型简单。文中推导出气相、颗粒相的雷诺应力和两相脉动速度关联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式。这些代数式和两相各自的湍动能k,kp以及两相脉动关联湍动能kpg的方程联立,就构成非线性k-ε-kp模型。本文将该模型用于模拟突扩湍流两相流动,给出两相时均速度场及雷诺应力各分量,并且将模拟结果和PDPA实验数据以及二阶矩模型的模拟结果对照。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报各向异性两相湍流的能力和二阶矩模型的能力接近,但是计算量比二阶矩模型的小得多。  相似文献   
959.
尾缘吹气式火焰稳定器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初步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尾缘吹气式稳定器进行了结构改进,并进行了燃烧性能试验研究。探讨了新型稳定器的贫熄特性,分析了尾缘吹气速度与供油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稳定器前方供油与稳定器内供油的不同供油方式下的燃烧性能,并和V型稳定器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稳定器是一种能稳定工作的可控高效低阻稳定器,在未来发动机加力尤其是外涵加力上具有应用前景。尾缘吹气并供油,改善了燃烧区燃油浓度分布。燃烧性能优于槽宽大1倍的V型稳定器。   相似文献   
960.
用三维湍流N -S方程和单步快速不可逆化学反应描述涡轮燃烧室内的流动与燃烧过程。采用非交错网格中的SIMPLE算法求解控制方程并对涡轮燃烧室内的流动与燃烧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 ,得到了有代表性的圆筒形燃烧室内燃气参数的详细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 :对圆筒形涡轮燃烧室内的流动和燃烧而言 ,预计结果与测量结果趋势相同。本文是研究涡轮燃烧室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