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航空   493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361.
杨阳  张靖周  姚玉 《推进技术》2012,33(2):253-258
利用三维数值计算研究具有附加分叉射流喷注的单排气膜孔冷却结构的强化冷却特性,考察了三种形式的分叉孔结构和四个吹风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气膜孔附近射流喷注孔的存在能够诱导一对反涡,削弱缘于主气膜孔下游气膜出流和主流相互作用的肾形涡对,有利于提高气膜冷却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对流换热;当分叉射流喷注孔出口与主气膜孔在同一流向位置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气膜冷却效率和相对较低的对流换热系数增强比。  相似文献   
362.
在设计机翼时,要求机翼不仅要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其满足气动特性要求及其他要求。翼梁腹板厚度设计对机翼强度和刚度影响很大。所以,如何设计翼梁腹板厚度的展向分布,使机翼满足强度要求和刚度要求,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本文针对某无人机机翼结构,研究了满足静强度要求、气动特性要求和副翼操纵效率要求的弹性机翼腹板厚度展向分布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无人机机翼气动特性设计要求设计机翼的刚度大小沿展向分布;然后,根据展向机翼刚度展向分布设计机翼腹板厚度分布;最后,分析该无人机在给定设计飞行状态下的强度和副翼操纵效率,并对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63.
基于模糊聚类的近距空战决策过程重构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家亮  杨任农  张滢  邬蒙  肖雨泽 《航空学报》2015,36(5):1650-1660
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空战的智能决策和解决近距空战评估结果"是什么"的问题上,却极少关注评估结果的"为什么"。根据空战训练中记录的客观数据的变化特征,提出基于模糊聚类的方法来计算决策序列,构建模糊粗糙决策系统,以实现对近距空战决策过程的重构;通过计算分析条件属性之间的相对重要度,对具有相似重要度的决策对象序列进行二次聚类划分,分析出关键决策点集合。通过实例研究,从空战能量和相对方位2个方面对近距空战决策过程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从空战决策的角度可认为关键决策点集合是产生评估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364.
为了探究带肋横流对凹槽孔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运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光滑通道、45°肋通道和135°肋通道进气的凹槽孔进行了数值研究,吹风比为0.5、1.0和2.0,主流和横流的进口雷诺数分别为1×104和1×105.结果表明:45°肋通道与光滑通道在气膜孔内具有相似的螺旋流动,但其流量系数相比光滑...  相似文献   
365.
为了揭示“扫掠冲击-气膜”冷却结构的换热机理,采用气热耦合方法和SST k-ω湍流模型,对比分析了吹风比为1, 2, 3, 4和气膜孔角度为30°, 45°, 55°, 65°等条件下“直接冲击-气膜”组合方式和“扫掠冲击-气膜”组合方式在平板模型上的气动传热特性。结果表明,流体激振器的扫掠频率、冲击靶面上的Nu数随吹风比增大而增大,并且几乎不受气膜孔角度影响。两种组合方式的总压损失系数和综合冷却效率随吹风比增大而增大,并且随气膜孔角度的增大而略微减小。尽管在使用相同冷气流量时“扫掠冲击-气膜”组合方式的冷气进口静压较高,但是其具有冲击靶面上Nu数分布均匀、综合冷却效率更高且分布面积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66.
基于综合冷却效率模化理论和匹配原则,采用红外测温技术测量了加力燃烧室双层壁隔热屏的综合冷却效率分布,分析了气膜孔与冲击孔面积比( 1、2、3、4)和动量比(I=0.02-0.88)等参数对加力燃烧室双层壁隔热屏冷却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冷却效率分布由冲击冷却、气膜冷却及冲击孔和气膜孔的相对位置决定。高冷效区域集中在冲击驻点附近和气膜覆盖的区域。沿着主流的流动方向,气膜板下游的综合冷却效率高于上游的综合冷却效率。随着动量比的增大,综合冷却效率增大。随着气膜孔与冲击孔面积比的增大,气膜板上游的综合冷却效率主要是由于冲击换热的增强而增大,气膜板中下游的综合冷却效率是由于冲击换热和气膜冷却效果的增强而增大。气膜孔与冲击孔面积比由1增大到3,面平均综合冷却效率提高72%,气膜孔与冲击孔面积比由3增大到4时,面平均综合冷却效率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367.
在潜基武器体系对抗相关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潜基武器体系对抗仿真的系统框架。重点阐述了体系结构驱动的体系对抗概念建模技术、体系对抗半实物仿真技术和体系对抗仿真网格计算技术等相关关键技术,分析了体系对抗仿真的若干技术发展趋势。最后,给出了研究进展和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368.
针对电子干扰设备多样化的现状,以交叉眼干扰设备为例,从作战效能评估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交叉眼干扰设备的机上布局方案及作战效能提升的要求,并对交叉眼干扰设备在飞机上的应用进行了优化,为作战飞机电子干扰设备机上选型及布局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69.
一机多能、功能复合是战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为了评估战斗机综合作战效能,首先结合空空和空地作战需求,建立了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针对传统方法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并考虑到作战效能评估的灰色特征,采用较客观的灰色关联法,建立了战斗机综合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对于模型分辨系数取0.5不一定能使关联度具有明显区分性的问题,采用关联度的灰熵均衡度函数建模,优化分辨系数取值;而对于模型的等权不合理问题,则通过引入改进的综合权重、构造加权关联度计算式解决;最后,对采用本文模型、传统灰色关联度模型、LM神经网络模型针对6种机型的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70.
攻击机机群多步骤对地攻击模拟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剑良 《飞行力学》1999,17(4):75-79
以平均动态学理论为基础,研究讨论了攻击机机群在整个战斗飞行过程中作战效能评估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战效评估的顶层分析数学模型,导出了效能指标与对地攻击靶场效能指标、国土防空系统突防效能指标及要地防空系统突防效能指标间的关系式,给出了完成作战任务集所需飞机架数、被击毁的总架数,总战斗飞行架次数以及武器总消耗量等的计算式,为评价攻击机机群在整个战斗飞行过程中的作战效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