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0篇
  免费   708篇
  国内免费   788篇
航空   3056篇
航天技术   358篇
综合类   365篇
航天   51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固体导弹发动机药柱长期重力作用下的解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固体导弹发动机在长期重力作用下的位移、应力和应变,用应力函数推导了发动机药柱水平贮存时的弹性和粘弹性解析解,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根据Burgers模型表征的药柱力学特性,用弹性和粘弹性有限元分析法对发动机药柱进行了数值计算。算例分析表明,解析解与有限元解吻合较好,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952.
寻的导弹寄生天线罩耦合回路有效导航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世雄 《上海航天》2007,24(4):7-12
基于比例导引(PN)制导律和实际惯性稳定框架式导引头回路,针对导引头回路两种校正网络,建立了用于设计有效导航比的两种寻的导弹寄生天线罩耦合回路模型,给出了PN寻的制导系统的控制弹道实际有效导航比的计算公式及设计准则。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所得脱靶量较小。  相似文献   
953.
速燃发动机在战略导弹助推段突防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助推段拦截是美国NMD,TMD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作战方式对弹导弹的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速燃发动机降低助推段高度,缩短助推时间是反助推段拦截的有效手段。以一种假定的三级固体助洲际导弹为对象,分析了提高燃速对导弹射程及助推段性能的影响,验证了采用速燃发动机技术提高导弹突防能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4.
红外调焦仪及其装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福 《上海航天》1998,15(2):41-47
介绍某型号红外光学系统装配专用红外调焦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着重论述其组成部分的关键装调技术、要求与方法以及有关示意图。考核表明,该红外调焦仪的性能和装配精度可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55.
基于单神经元的飞航导弹智能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飞航导弹扇面发射和大空域机动飞行引起的非线性时变、建模误差等问题,根据智能控制、神经网络及传统的PID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神经元的智能自整定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使飞航导弹的自动驾驶仪具有较好的飞行品质和精度、更强的鲁棒性,同时也能满足实时性要求,且工程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956.
基于GA的战术导弹对疏散型集群目标靶场效能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射击集群目标时战术导弹靶场效能优化问题,在设计了新的编码方案和遗传算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不同情形的改进遗传算法,仿真实验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7.
防空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反辐射导弹(ARM)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防空系统中的各种雷达及其它辐射源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基于对ARM局限性的分析,从雷达新体制、新技术及战术运用等方面着手,重点研究了对抗ARM的电子干扰方法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58.
开环全保偏光纤陀螺结构简单,有使用价值;进入90年代国外研究成功熔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以后,这种陀螺更受重视,向实用方向发展,对研究全保偏光纤陀螺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光路中元器件的特性;保偏光纤的对轴熔接技术,零漂和噪声做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零漂达到1.24°/h。  相似文献   
959.
电磁场对航空电子设备干扰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飞机内部辐射电磁通过电缆线感应耦合,形成对电子设备干扰的机理,分析这种干扰模式既有辐射,又有传导的复合特点。应用孔缝衍射、场对线激励、含分布源传输线和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逐层剖析描述了预测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能够对电子设备电子元件级进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评估的实用预测软件。  相似文献   
960.
We derive bias-corrected X-ray luminosity functions (XLFs) of LMXBs detected in 14 E and S0 galaxies observed with Chandra. After correcting for incompleteness, the individual XLFs are statistically consistent with a single power-law. A break at or near LX,Eddington , as previously reported, is not required in any individual case. The combined XLF with a reduced error, however, suggests a possible break at LX = 5 × 1038 erg s−1, which may be consistent with the Eddington luminosity of neutron stars with the largest possible mass (3 M), or of He-enriched neutron star binaries. We confirm that the total X-ray luminosity of LMXBs is correlated with the the near-IR luminosities, but the scatter exceeds that expected from measurement errors. The scatter in LX(LMXB)/LK appears to be correlated with the specific frequency of globular clusters, as reported earlier.

We cross-correlate X-ray binaries with globular clusters determined by ground-based optical and HST observations in 6 giant elliptical galaxies. With the largest sample reported so far (300 GC LMXBs with a 5:2 ratio between red and blue GCs), we compare their X-ray properties, such as X-ray hardness, XLF and LX/LB and fin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LMXBs. Regardless of their association with GCs, both GC and field LMXBs appear to follow the radial profile of the optical halo light, rather than that of more extended GCs. This suggests that while metallicity is a primary factor in the formation of LMXBs in GCs, there may be a secondary factor (e.g., encounter rate) playing a non-negligible ro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