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4篇 |
免费 | 667篇 |
国内免费 | 25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344篇 |
航天技术 | 383篇 |
综合类 | 298篇 |
航天 | 4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24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08篇 |
2014年 | 124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120篇 |
2011年 | 123篇 |
2010年 | 107篇 |
2009年 | 101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处于尾流区与处于自由流场的风力机气动特性差异明显。为了量化风力机气动特性受尾流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时变尾流模型(3DJGF-T)耦合改进的叶素动量理论(BEM)的风力机气动特性计算方法。首先,分别以正弦风、自由风作为上游机组输入风况,使用3DJGF-T尾流模型计算,得到尾流场内风况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进行外场实验验证;其次,以上述尾流场内随空间位置点和时间的不均匀分布的流场为边界条件,研究处于不同尾流下游纵向位置(
32.
33.
某火力电厂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火力发电厂的建设为整体背景,结合电厂设计过程中实际出现的问题,以及以往的设计经验,利用MaxDNA控制系统,展开对于整体火力机组控制系统中的软硬件的设计。通过某火力发电厂实地进行联调联试,确保相应的设备能够正常的工作,以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基本实现工艺设备的控制要求,获得了用户的认可,降低了相关工作的工作强度,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4.
35.
36.
简单介绍了飞机的瞬时敏捷性尺度,即轴向敏捷性,俯仰敏性和横向敏捷性尺度,并对F-16飞机的瞬时敏捷性尺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敏捷性与飞机控制系统设计密切相关,因此,飞机设计时应就敏捷性,飞行品质和控制律设计这三方面进行折衷。 相似文献
37.
38.
分开排气式喷管喷流噪声预测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涡扇发动机分开排气式喷管喷流噪声的频谱分布和指向特性,对喷管缩比模型远声场喷流噪声进行了预测及试验研究,并开展了全尺寸喷管基准型及锯齿型喷流噪声的预测工作。结果表明:采用Tam & Auriault方法可以预测出喷流噪声的声压级值和空间指向分布,喷流噪声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基准型喷管相比,锯齿型喷管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内外涵锯齿型喷管在中低频段的降噪效果优于内涵锯齿型喷管,在高频段的降噪效果差于内涵锯齿型喷管;在本文研究参数范围内,指向角小于88°时内外涵锯齿型喷管总声压级(OASPL)值高于内涵锯齿型喷管。 相似文献
39.
在对现有混合动力控制系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燃气轮机和异步电机混合动力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建立了燃气轮机、异步电机、S.S.S.离合器、并车齿轮箱、并车控制器和螺旋桨等部件的数学模型,进而构建了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利用外特性法建立了燃气轮机的仿真模型;采用电流滞环跟踪 PWM方法建立了异步电机仿真模型,实现了弱磁调速;建立了 S.S.S.离合器的可靠的仿真模型,能够研究并车时的冲击;设计了 2种推进方式投切策略,实现了混合动力仿真;设计了并车控制器以实现并车过程调节。对混合动力控制策略和并车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动力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并车控制器工作较好,并车策略有效,能够减小并车过程中的冲击。 相似文献
40.
从试验方法、试验装置、试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对如何有效测试L型声学谐振器法向和切向的吸声特性(包括吸声系数和声阻抗)展开了详细论述,并得出有一定工程价值的试验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