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221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以我国2017年财富500强中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以2004~2017年各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时间为研究对象,从市场和财务两个维度对企业的市场价值、经营成效和运营效果进行衡量,考察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托宾Q、投入资本回报率和企业自由现金流,显著降低管理费用率和人力投入回报率。  相似文献   
102.
科技创新企业上市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科技创新企业是否选择A股上市;二是科技创新企业选择哪种途径A股上市。建立并研究科技创新企业上市与监督审查程度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发现: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科技创新企业选择A股上市的收益大于成本,因此倾向于A股上市。科技创新企业A股上市路径有三:拆除VIE架构借壳上市、发行存托凭证回归A股、IPO上市。比较可知:拆除VIE架构借壳上市耗费时间较长;发行中国存托凭证A股上市的监管制度相对于借壳上市和IPO上市不够成熟;拆除VIE架构借壳上市和发行中国存托凭证较IPO上市面临更多的政策风险;发行中国存托凭证与IPO上市的成本低于拆除VIE架构借壳上市。  相似文献   
103.
力限试验夹具及FMD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以某卫星中心承力筒纵向振动力限控制试验为例,对力限控制试验的夹具及FMD(力测量装置)进行了介绍。通过与加速度控制试验比较,对力限控制试验引起产品一阶频率前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有限元仿真探讨了力限试验夹具及FMD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为今后国内深入开展力限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卫星动力学环境模拟试验技术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卫星对严酷的动力学环境的适应能力直接关系到卫星飞行任务的成败,试验控制技术是动力学环境试验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对模拟试验控制技术的研讨,包括振动试验中的力限控制技术和声试验响应控制技术的探讨,以及对卫星结构在动力学试验中故障诊断方法的分析,进一步展望卫星动力学模拟试验技术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5.
振动试验中,振动台的机械阻抗大于产品的真实安装结构的机械阻抗是造成过试验的原因之一。文章通过模型的仿真计算与试验,对由于边界条件的改变引起的过试验原因及过试验程度进行了研究,进而分析确定了力限控制条件,在模型的振动试验中应用力限控制技术,获得模型结构响应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力限控制技术可有效缓解过试验程度,使振动试验更接近产品真实的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   
106.
力限技术在航天器振动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正弦振动试验中模拟真实的飞行环境,防止因“过试验”而导致航天器结构发生不必要的破坏,需要对试验条件进行下凹控制。在以往的加速度下凹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力限控制方法可以提高航天器主频处下凹控制的精度和有效性。文章分析了传统加速度下凹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并以某结构星力限控制试验为基础,阐述了结构星力限试验条件的制定方法,介绍了力限双控试验平台设计,并分析了试验结果。经分析表明,力限控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在加速度控制的基础上引入力限控制的“双控”试验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航天器振动试验中的“过试验”和“欠试验”问题。  相似文献   
107.
涡轮增压固体冲压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未来导弹对推进系统高比冲、宽马赫、大空域的要求,将空速域宽广的空气涡轮火箭(ATR)和比冲性能好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SPR)进行集成,提出了涡轮增压固体冲压发动机(TSPR)的概念,对其进行热力循环分析,验证此组合概念发动机的原理可行性,建立了其热力循环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在典型弹道上对ATR、SPR和TSPR的...  相似文献   
108.
卫星结构振动试验中的力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卫星结构振动试验中力控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国外力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与传统单轴加速度响应控制方法的对比,阐述了力和加速度双控技术对防止振动试验中过实验和欠实验的作用。分析表明该技术对实现卫星结构合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力控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汽车消费的持续走高,汽车金融产业日益得到重视。如何借鉴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摸索出一套符合国内汽车消费环境的汽车金融产业发展之路,是当前我国汽车制造业亟待思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汽车金融公司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当前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提出了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基于Broyden法的旋翼多体系统气动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志浩  杨卫东  张呈林 《航空学报》2012,33(12):2171-2182
建立了旋翼多体系统气动弹性模型并给出了一种适合于该模型响应计算的数值计算方法。采用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旋翼气动弹性模型,利用驱动约束显著简化约束方程形式,集成大变形桨叶模型,准确考虑变形的非线性,适合于对采用柔性结构的先进旋翼进行气动弹性分析。基于Broyden法改进隐式积分法积分一步中非线性方程的求解,避免求取切线矩阵和矩阵求逆运算,保持隐式积分法具有较好稳定性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解决了旋翼多体系统气动弹性力学方程隐式表达且具有较强非线性和较高刚性比造成的响应计算困难。通过模型旋翼桨叶响应计算验证了结构模型与气动弹性响应求解方法。采用建立的气动弹性模型计算悬停和前飞状态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不同的稳定性计算方法、桨叶结构模型和入流模型等对悬停和前飞稳定性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结构、气动模型及气动弹性稳定性计算方法提高了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