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98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ESA再入探测器的某些空气热动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再入飞行器:充气的再入和下滑演示器(IRDT)和Huygens.两者的任务都涉及在靠近轨道的条件下再入并均已于2005年完成.概述了IRDT的使命和具体设计问题,综述了IRDT最近飞行的初步结果和ESTEC估计Huygens受到的辐射通量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某城市会议中心用水系统的实际考察,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射频式水处理器”对用水系统进行水处理的改造方案,达到既防止系统结垢,又能减少管网腐蚀,达到维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任孝文  李平  陈宏玉  周晨初  唐亮 《推进技术》2020,41(12):2700-2708
为提升补燃循环发动机仿真平台的分布参数计算能力,针对常温液体充填预存气体闭端管路的水击现象,本文使用Modelica语言基于MWorks平台建立了一维有限体积的管路充填模型,并分别使用该模型和集中参数模型对现有文献中的充填水击实验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对于预存气体0.1MPa的工况下,一维有限体积模型与集中参数模型对实验的模拟度均较为接近;而在管路接近真空的工况下,一维有限体积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度很高,集中参数模型误差则高达76%左右。在不同预存气体压力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管路刚度一定的条件下,预存气体压力0.1MPa以下时,气体的压缩缓冲作用是充填过程中水击压力峰值得到减弱的主要原因;在预存气体压力0.1MPa以上时,气体的缓冲作用与充填流量的减小共同导致了充填水击压力峰值的减弱。对不同弹性管路的计算表明:在闭端管路的充填过程中,管壁弹性对近真空管路的影响相对较大,对预存气体压力较大的管路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4.
马如奇  裘桢炜  潘博  倪文成 《宇航学报》2022,43(10):1399-1409
基于月壤和水冰对不同谱段近红外激光存在吸收/反射差异性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多模近红外激光光强差异反演月壤含水特性的水冰原位快速预判方法。通过发射/接收光路同轴设计及多模激光光路分时复用设计,实现了多模激光光学系统轻小型化设计,研制出基于多模近红外激光的月壤水冰原位快速预判传感器工程样机,并开展了针对低含水率极区模拟月壤的含水特性原位预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水冰检测限可达0.39%,单次预判时间可优于1 s,光斑直径@检测距离为5 cm@500 mm,传感器具备对地面模拟月壤含水特性进行原位快速预判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
金属/水反应冲压发动机理论性能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水与金属燃料反应的水冲压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的水下动力装置。为了研究水下冲压发动机的基本性能,在简述热力计算原理的基础上,以含铝贫氧推进剂为例对燃气发生器式水冲压发动机、以铝金属燃料为例对漩流式水冲压发动机进行了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热力计算,得出了发动机比冲与水燃比、工作压强等之间的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96.
一种新型水溶性芯模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芳 《宇航材料工艺》2013,43(4):55-57,66
概述了金属模具不易脱模的形状复杂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成型中遇到的工艺技术难题,着重对水溶性芯模的制备工艺特点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所制得的水溶性芯模成功的用于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制造中。结果表明,水溶性芯模的各项性能满足复杂异型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
马溢清  于邵祯 《宇航学报》2016,37(5):586-599
针对火箭发动机尾焰注水流场,组织并实施了火箭发动机系留点火及燃气流场注水降温缩比试验,研究了燃气冲击射流流场和注水作用下两相流场的分布状态以及降温效果。并通过研究在高温高速对流冲击作用下气液两相流的传热和传质理论,在Mixture多相流模型的基础上添加质量和能量源项,建立了多组分气液两相流非定常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比试验结论,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可靠性,能够准确地反映物理现象。利用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注水后燃气、液态水和水蒸气三种主要组分在流场中的组成,通过与自由射流对比得到了注水燃气流场的包络线长度与宽度变化,注水对燃气流场降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8.
基于国际上成功着陆的火星探测任务和未来火星着陆探测技术的发展需求,阐述了火星进入段自主导航的必要性。首先总结了火星进入段自主导航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随后分析了火星进入段自主导航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并概括了火星进入段自主导航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我国未来火星探测任务进入段的自主导航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A plant growth system for crop production under microgravity is part of a life supporting system designed for long-duration space missions. A plant growth in soil in space requires the understanding of water movement in soil void spaces under microgravity. Under 1G-force condition, on earth, water movement in porous media is driven by gradients of matric and gravitational potentials. Under microgravity condition, water movement in porous media is supposed to be driven only by a matric potential gradient, but it is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 We hypothesized that under microgravity water in void spaces of porous media hardly moved comparing in void spaces without obstacles because the concave surfaces of the porous media hindered water movem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ater movement on the convex surfaces of porous media under microgravity. We conducted parabolic flight experiments that provided 20–25?s of microgravity at the top of a parabolic flight. We observed water movement in void spaces in soil-like porous media made by glass beads and glass spheres (round-bottomed glass flasks) in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water injection under microgravity. Without water injection, water did not move much in neither glass beads nor glass spheres. When water was injected during microgravity, water accumulated in contacts between the particles, and the water made thick fluid films on the particles surface. When the water injection was stopped under microgravity, water was held in the contacts between the particles. This study showed that water did not move upward in the void spaces with or without the water injection. In addition,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difficulty of water movement on the convex (i.e. particle surfaces) might result in slower water move in porous media under microgravity than at 1G-force.  相似文献   
100.
邓剑峰  高艾  崔平远 《深空探测学报》2017,4(6):535-543,551
针对火星进入过程中大气密度等不确定参数对导航系统状态估计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混合专家框架的多模型自适应估计方法。该方法对进入过程中不同的测量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以克服传统多模型自适应估计方法稳定性差、数值下溢等固有缺陷,进一步提高状态估计精度。将其应用于火星不同进入探测方式下的导航场景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动力学系统模型参数存在不确定扰动时能获得精确的状态估计,可以满足未来定点着陆探测对导航系统的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