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28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1.
讨论了反潜导弹散布原因,提出了反潜导弹的中央误差计算数模,分析射击散布规律,为反潜导弹作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2.
重复使用运载器返回段横侧向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偏航角速率和滚转角速率反馈的开环二次零点和荷兰滚极点在根轨迹上的分布情况,以及零极点 相对位置关系对控制的影响.提出用滚转角速率改善荷兰滚稳定性.针对RLV返回段的飞行任务和横航向耦舍 特性,设计了方向舵控制滚转的方案.避免副翼操纵的不利偏航.仿真结果表明,方向舵控制滚转能有效降低侧 滑并能减小控制舵面.  相似文献   
23.
准确地预测离港航空器滑出时间可有效提升机场场面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构建基于BP 神经网络的离港航空器滑出时间预测模型,分析影响离港航空器滑出时间的可量化因素,并对其相关性进行检验;通过我国中南某机场2 周实际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以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检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同时...  相似文献   
24.
以往对机场进离港系统运行的研究通常只停留在系统输出流量的分析上。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DEDS)的机场离港过程排队论模型,结合统计中的非参数检验方法确定模型的参数,实现离港过程的仿真。同时利用这种方法,对离港过程的各阶段进行分析,得出了在简化模型下各阶段的效率。  相似文献   
25.
在考虑未来空域变化的基础上,以现行进离场程序为基础,本着简化程序,减少因程序原因引起不必要飞行冲突的原则,对现行进离场程序进行分离。从而达到减轻管制员的压力,降低飞行员的工作量,使飞行更加简便的目的。同时本项研究对其他有类似情况的机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6.
 针对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多目标波离角(DOD)和波达角(DOA)的联合估计问题,提出一种接收-发射-接收(RTR)-ESPRIT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一维接收ESPRIT(R-ESPRIT)预估计目标DOA,随后分别利用一维发射ESPRIT(T-ESPRIT)和一维接收ESPRIT得到目标的高精度DOD和DOA估计,在每两次ESPRIT算法之间分别构造正交投影算子对接收信号进行接收波束形成和发射波束形成。与传统ESPRIT算法相比,该算法大大降低了数据协方差矩阵维数和计算复杂度,无需额外的配对算法,且理论证明了该方法还可以用于相干目标和单快拍情况下DOD和DOA的联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及良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27.
针对神舟飞船和天和空间站径向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的工作模式下,神舟飞船宽波束中继S终端对中继卫星视场缩小导致测控覆盖率降低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组阵和时空分集技术的宽波束中继S链路的设计构想,通过在天和空间站宽波束中继S终端内部增设功分器和合路器,以及在组合体径向对接口的对接总线内部增设高频电缆。利用天和空间站的宽波束中继S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传送神舟飞船的宽波束中继S信号。神舟飞船宽波束中继S终端,同时接收和处理组合体对接总线内部高频电缆和神舟飞船I/III象限收发的宽波束中继S信号,解决了中继卫星过顶遮挡导致的测控覆盖率降低的问题,提升了链路可靠性。经仿真分析,相比单独工作模式,测控覆盖率提升了25.3%。对于接收链路,采用时空分集技术,对3个方向的宽波束中继S信号进行互相关解算和最大比合并,获得信号合并增益,有效提升了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和有效带宽。  相似文献   
28.
J7L飞机大迎角/失速/尾旋试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启  李树有  张培田  吴菊英 《飞行力学》2001,19(4):58-61,66
介绍了J7L飞机大迎角/失速/尾旋试飞的目的,简要说明了大迎角/尾旋试飞前的预先研究工作,并结合具体的试飞结果曲线对J7L飞机失速/尾旋特性及改出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常规布局飞机的大迎角/失速/尾旋试飞,为新机试飞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飞行程序设计是保障航空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本文借鉴了手工程序设计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以程序化的方式实现飞行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为以后飞行程序更好地为航空系统服务作出了较深入的探索.文中的辅助设计手段采用了Autodesk Map的绘图和程序控制功能,利用MapObject的地理信息系统处理手段实现了保护区评估程序.文中的实地数据资料来源于首都机场,是民航华北空管局《计算机辅助离场程序设计软件》项目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0.
基于SAS算法的起飞一发失效应急路径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卫东  程颖  柯然 《航空学报》2016,37(10):3140-3148
为解决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EOSID)手动设计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SRTM数据的稀疏A*搜索(SAS)算法的EOSID路径规划方法。首先采用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SRTM)的网格地形数据,结合起飞一发失效相关规章,考虑爬升梯度与保护区限制确定可行搜索空间;然后基于可行搜索空间运用稀疏A*搜索算法搜索应急离场路径,在传统A*算法寻找扩展节点时加入起飞性能约束条件,同时利用地形高程数据进行地形和威胁回避,生成一条三维应急离场航迹;最后利用三次样条曲线对规划的应急离场航迹进行平滑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自动搜索出有效的EOSID三维航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