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232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为满足可动点波束天线控制精度要求,文章设计了可变细分的步进电动机驱动器。可变细分由单片机控制,采用H型驱动桥作为功放开关器件。该驱动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低频运行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62.
《航天器工程》2010,(6):32-32
据航天新闻网2010年10月15日报道,美国军事和工业部门官员称,美国国防部正在研究是否要部署一组小卫星(可能由工商企业运营),以确保与飞行在冲突地区边缘或外围的无人机的通信。该计划名为“机载情报、监视与侦察”(AISR),其特点是多颗卫星带有4个Ku和Ka频段转发器,  相似文献   
63.
靳颖 《中国航天》2011,(2):34-35
2010年12月27日.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Ka星”由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经过9小时12分钟的飞行.与火箭分离.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太阳电池阵展开.控制中心成功获取卫星遥测信号。按计划,卫星最终定位在东经9度的工作轨道。“Ka星”计划2011年5月底进入商业运行,之前需要经过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为卫星调轨.包括发射7天后的4次远地点发动机点火。第二阶段为卫星定点在东经9度后将进行的一系列在轨测试。第三阶段为卫星与地面站的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64.
《航天器工程》2010,(6):91-91
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网站2010年10月27日报道,继10月19日日本首颗辅助导航定位卫星指路号(Michibiki)的L1-SAIF天线传送了L1-SAIF信号之后,其它的定位信号(L1-C/A、L2C、L5、I。1c、LEX)也已从指路号上的L频段螺旋形天线上传送。  相似文献   
65.
本文提出一种重量信号的无线传输和测量方法。重量信号经传感顺转换成电信号,再经V/F变换后调频发射,接收信号解调后单片机处理。单片机的信号处理采用电子计数器测频方法,经过计算送显示单元,实现重量信号的遥测。  相似文献   
66.
《航天器工程》2016,(1):25-30
静电加速度计是低低跟踪(SST-LL)重力测量卫星的关键载荷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地球重力场空间变化率的测定结果。为了确保静电加速度计长期在轨工作,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估计算法,提出了一种应用动力学方法确定静电加速度计校准参数的算法。首先建立静电加速度计及K频段测距(KBR)系统的量测模型;然后将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模型和静电加速度计观测数据代入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状态方程中,将KBR系统观测数据代入观测方程中,建立静电加速度计在轨标定模型。数学仿真结果表明:静电加速度计的标度因子和零偏估计误差均在0.2%以内,实现了卫星静电加速度计较为精确的标定。  相似文献   
67.
68.
1947年ITU在《国际无线电规则》中分配给民航使用的VHF频段为118~137MHz,若采用25KHz为信道间隔,共760个信道。除了应急、搜索救援和保留给地空数据链VDL的信道,实际可指配的信道为600多个。为解决飞行繁忙区域的通信容量不足,EUROCONTROL在欧洲的部分地区采用8.33KHz的频率间隔,  相似文献   
69.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microstructure and hardness variation of an Al–8.5Fe–1.3V–1.7Si(wt%, FVS0812) alloy after 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 modification. Three zones were distinguished across the melting pool of the SLM-processed FVS0812 alloy: the laser melted zone(LMZ), the melting pool border, and the heat affected zone(HAZ) in the previously deposited area around the melting pool. Inside the LMZ, either an extremely fine cellular-dendritic structure or a mixture zone of the a-Al matrix and nanoscale Al_(12)(Fe,V)_3Si particles appeared. With a decreased laser beam scanning speed, the cellular-dendritic structure zone within the LMZ shrank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mixture zone expanded. The a-Al and Al_(12)(Fe,V)_3Si mixture zone was also observed in the HAZ, but another phase, submicron h-Al_(13)Fe_4 particles with rectangular or hexagonal shapes,formed along the melting pool border. Microhardness tests indicated that the hardness of the SLM-processed FVS0812 samples far exceeded that of the as-cast FVS0812 alloy.  相似文献   
70.
某型蒸发式稳定器气动及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兆波  金捷 《火箭推进》2013,39(3):27-31
为解决亚燃冲压发动机在高速低温来流条件下的可靠点火、火焰稳定和高效燃烧问题,对某型蒸发式火焰稳定器分别进行了冷态流场和燃烧流场的数值研究,并与常规V型火焰稳定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范围内,蒸发式稳定器随来流速度的增大,总压恢复系数和停留时间明显减小,回流区长度、回流率和燃烧效率变化不大;与相同槽宽的常规V型火焰稳定器相比,回流率明显减小,总压恢复系数、回流区长度和停留时间略有减小。蒸发式稳定器后部形成明显的回流区,且基本上不受外部主流流动的干扰,通过单独控制稳定器局部供油,可以使稳定器在最佳油气比下工作,有利于在高速来流条件下可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