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91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三维五向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减纱工艺形成非周期性特征,进而制备碳纤维/环氧树脂三维五向编织非周期性结构复合材料。采用万能试验机与高速摄像机相结合的测试方式,获取非周期性结构拉伸力学行为及试验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高分辨率Micro-CT及SEM对非周期性结构试样破坏形貌进行观测,研究渐进损伤演化及最终失效机理,并与周期性结构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非周期性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比相同结构参数周期性材料的测试值低16. 84%,损伤源于减纱处,形成了应力集中,最终破坏模式以纤维束抽拔断裂为主。该研究结果可为异型编织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及强度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首先介绍了一种实现电弧与铣削组合的加工方法及装备。其次,为验证电弧加工在航空部件生产方面的能力及其对后续精加工工艺的友好性,利用自研的高速电弧放电与机械铣削组合加工专用机床,以具有复杂曲面特征的三元流叶轮样件为例进行五轴电弧铣削与机械铣削组合加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安排电弧加工工序,可以在实现材料高效去除的同时,取得较优的表面质量,电弧铣削中最大材料去除率达14500mm^3/min,小能量电弧加工完成后的样件表面粗糙度R_a为12.5μm,硬度为69.4HRB,较基体硬度未有明显变化,可以很好地适应切削加工要求。后续机械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小、加工状态稳定,最终获得粗糙度R_a1.2μm的加工表面,且由于切削余量小,有效抑制了加工变形,样件加工结果达到设计要求,充分展现了该组合加工工艺应用于具有复杂形貌特征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3.
为明确多级涡轮的设计方法与流程,缩短设计周期与减少设计过程中的盲目性,采用分层优化设计体系对某五级涡轮进行详细的气动设计,对设计体系中各部分的作用和设计方法及手段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根据分层优化设计体系规范,首先方案设计,即一维与S2设计,掌握该涡轮的设计特点。方案设计完成后,根据方案设计中确定的部分参数,最终采用以三维设计为主,综合考虑总体参数和沿叶高参数分布的设计思路,设计过程中应用了优化的方法对部分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三维设计完成后对该涡轮进行了简单的非定常校核,并且计算了特性线,验证了其变工况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五级涡轮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4.
针对三维CAPP工艺信息的表达与集成技术现状,提出了一种面向工艺过程、基于产品三维模型的机加工艺信息表达与集成方案,采用工艺结构树表述机加工艺对象,在三维环境下表达和集成工艺信息,并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5.
跨音速压气机级三维紊流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跨音速压气机级的动/静双叶排中的三维定常紊流流场数值的模拟中,利用三阶高分辨率NND格式和LU-SGS隐式推进迭代法,既保证了流场中激波的模拟质量和粘性流动特征的正确预估,也实现了求解过程的高效率。对某单级跨音速压气机的计算及其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将计算推广至多级轴流叶轮机械的情况将会是十分简便的  相似文献   
46.
四步法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通过实验与控制体积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采用四步法 1× 1方型编织工艺编织的预成形件的纱线结构。提出了纱线椭圆形横截面假设 ,考虑了编织纱线的细度和编织纱线填充因子的影响。根据编织过程中携纱器的运动轨迹特点 ,将预成形件划分为内部、表面和棱角 3个不同的区域 ,分别定义了不同的控制体积单元 ,识别了预成形件的两种局部单胞模型 ,分析了预成形件的纱线构造 ,并导出了编织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为编织复合材料的刚度、强度性能分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47.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温卫东  邵将  崔海涛  徐颖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1):2514-2520
根据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中纤维束的空间几何结构特征,提出了改进的三细胞模型,该模型包含内部单胞、两种表面单胞以及棱角单胞四类结构,考虑了各类单胞中纤维束的空间结构,并引入平均纤维束填充因子来描述各类单胞中纤维束的不同截面形状对材料弹性常数的影响.基于刚度平均化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刚度预测模型,得到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工程弹性常数.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计算结果的预测精度较好.最后讨论了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分数对材料等效弹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有限元三维网格自动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为提高有限元法求解流动问题的精度和效率而寻求自动生成三维网格的方法。给出了利用代数变换、输入极少量区域边界数据即可插值生成三维网格的方法。最后举出了自动生成三维网格的例子。  相似文献   
49.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plan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path for low-fly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in complex terrain based on interfered fluid dynamical system(IFDS) and the theory of obstacle avoidance by the flowing stream. With no requirement of solutions to fluid equations under complex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uitable for situations with complex terrain and different shapes of obstacles. Firstly, by transforming the mountains, radar and anti-aircraft fire in complex terrain into cylindrical, conical, spherical, parallelepiped obstacles and their combinations, the 3D low-flying path planning problem is turned into solving streamlines for obstacle avoidance by fluid flow.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a unified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of typical obstacle shapes including sphere, cylinder, cone and parallelepiped, the modulation matrix for interfered fluid dynamical system is constructed and 3D streamlines around a single obstacle are obtained. Solutions to streamlines with multiple obstacles are then derived using weighted average of the velocity field. Thirdly, extra control force method and virtual obstacle method are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stagnation point and the case of obstacles’ overlapping respectively. Finally, taking path length and flight height as sub-goals, genetic algorithm(GA) is used to obtain optimal 3D path under the maneuverability constraints of the UAV.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vironmental modeling is simple and the path is smooth and suitable for UAV. Theoretical proof is also presented to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no effec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avoiding obstacles.  相似文献   
5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hull-fin interferences of the LOTTE airshi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the present paper experimental aerodynamic investigations on an airship configuration at angle of attack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hull-fin region are reported. In particular, visualizations of flow phenomena on both hull and fins are studied.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the integral force and moment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local pressure coefficients serve to establish a data pool for code vali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