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143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We present a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a phase space to determine the longitudinal equilibrium positions on the planetary stationary orbits by applying an analytical model that considers linear gravitational perturbations. We discuss how these longitudes are related with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lanetary principal inertia axes with respect to their Prime Meridians, and then we use this determination to derive their posi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Finally,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the gravitational fields on the equilibrium point locations is developed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gravity field anomalies shown.  相似文献   
82.
许允斗  赵云  张东胜  徐郑和  姚建涛  赵永生 《航空学报》2019,40(6):422677-422677
首先提出了一类含较少运动副四支链两转一移三自由度(2R1T)并联机构(PMs)2RPU-UPR-RPR和2UPR-RPU-RPR,然后提出了极限约束力螺旋系的概念,分析四支链2R1T并联机构末端的极限约束力螺旋系,对所提出的四支链2R1T并联机构是否同类机构中含运动副最少进行了论证。基于提出的四支链并联机构构造了一种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机构,建立了2-RPU-UPR-RPR并联机构的位置反解模型,并将其等效成一个三自由度串联机构RPR,进而对整个混联机器人机构进行了位置正反解分析,建立得到了混联机器人机构位置反解的显式解析表达式,并用加工球面轨迹的算例对所建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提出的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含有极少的运动副,且所有转动自由度均具有连续转轴,能够得到解析的位置模型表达式,很容易实现轨迹规划与运动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The methodology for adaptive control of helicopter ground resonance with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 is presented. The adaptive inverse control method is used to control the output damping force of MR damper and the range of the damping force is given. Through the adaptive inverse control, the damping force of MR damper is fit to a desired damping force. With the background of applying MR damper to control of helicopter ground resonance, a model of loss force and an adaptive arithmetic for stabilization of the coupled rotor/fuselage system are presented. 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controller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stabilize the rotor/fuselage coupling system quickly and control the helicopter ground resonanc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84.
MAV气动外形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微型飞行器的特点,抽象出其气动模型和飞行性能模型。采用单学科优化和多学科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常规气动布局进行了气动外形优化,并比较分析了单、多学科的优化结果,得出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85.
磁射流抛光中磁场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一种新型抛光技术——磁射流抛光中磁场对磁流变液粘度的影响,设计了相适应的磁场形式,重点分析了铁磁喷嘴头部形状对磁场的影响,并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仿真了结构形状对磁场空间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针对某型陀螺稳定平台目前仍然采用模拟稳定电路的问题,设计了陀螺稳定平台数字稳定硬件电路。数字稳定硬件电路采用DSP处理技术、24位高精度AD采集技术及H桥功率放大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能满足各种性能指标要求。该电路的实现为后续自适应控制理论、数字化及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于陀螺稳定平台奠定了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87.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级全工况三维流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士杰  袁新  叶大均 《推进技术》2002,23(3):209-212
以LV-SGS-GE隐式格式和MUSCL TVD迎风格式为基础,结合壁面函数方法和简单的混合长度湍流模型,对三维可压缩雷诺平均N-S方程进行求解。叶列间参数的传递采用混合平面方法并应用了微机网络并行计算技术。计算得到了NASA 35号低展弦比、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组70%和90%设计转速下的全工况性能曲线,并重点分析了其中一些典型工况下的内部流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此方法能快速得到三维粘性流场的流动特性且计算精度较高,可用来模拟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组内的全工况三维粘性流动。  相似文献   
88.
含侧喷流弹丸三维绕流干扰流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全Navier-Stokes方程出发,应用三维隐式有限体积TVD格式,在超声速和零攻角条件下,分别对无侧喷流和含侧喷流的低阻远程弹丸三维粘性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为避免分区计算而用代数方法生成了弹丸绕流场O型网络,计算结果得到了清晰的流场波系结构,并从流场波系结构、弹体和弹底表面压力分布等角度将两者进行了对比与分析,表明侧喷流不仅提供增程推力,而且改变了弹丸阻力特性,其结果可用于研究弹丸的火箭增程技术。  相似文献   
89.
提高党员教育管理质量,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努力提高对党员教育管理的指导水平;二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提高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0.
液氢诱导轮内部流场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地预测液氢诱导轮在额定工况下的工作性能,采用了有限体积差分格式、显式时间推进法和多重网络法求解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设计的液氢诱导轮内部三维不可压粘性流场。计算表明,该液氢泵设计合理,可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