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5篇
  免费   1105篇
  国内免费   990篇
航空   3190篇
航天技术   565篇
综合类   670篇
航天   140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某运载火箭三级贮箱滑行段热分析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轶颖  钟奇 《上海航天》2006,23(3):19-22,48
为保证某火箭三级发动机二次启动的可靠性,在分析滑行段热环境的基础上,用I-DEAS TMG软件时三级贮箱内增压气体、推进剂、固壁进行气液固三相耦合热分析。建立了简化的有限元模型,并综合考虑高温喷管延伸裙、空间外热流、三级底部各部件的遮挡等因素,计算了滑行段期间不同太阳入射角工况下的温度变化。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喷管的辐射是影响三级底部热环境的主要因素。该运载火箭三级各部位温度变化能满足发动机二次启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72.
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整流罩分离过程中弹射筒分离力的工程估算方法。认为弹射筒达到最大压力后,力-位移关系近似符合等温变化规律。由此可根据地面小车试验的力-时间曲线,通过MSC.ADAMS建模分析获得弹射筒的力-位移曲线,以及整流罩的相关分离参数。整流罩分离地面试验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较吻合。  相似文献   
773.
中国星载CCD相机控温仪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载CCD相机热设计中的主动控温加热器一般由控温仪来完成自动控制。中国卫星普遍采用的控温仪是常规电子开关型控温仪和智能型控温仪,文章对这两种控温仪的性能进行了多个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774.
文章详细介绍了真空检漏设备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网络的构建以及软件的开发。着重讲述了采集软件的主要功能设计及其实现方法,包括:可扩展串口功能、数据采集控制及处理功能、监视功能、数据备份恢复功能和模板式文件管理功能等。最后对该软件进行了展示。该系统已经在小卫星检漏试验中使用,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5.
文章简要介绍了GJB 1027的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GJB 1027修订过程中的技术准备、编制原则、工作分工、征求意见等情况;尤其对修订的原则和使用对象、标准的适用范围、试验要求的覆盖范围、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的关系、试验剪裁、试验条件的制定、原型飞行等问题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776.
我国相关标准对于具有主动热控的星载CCD相机单机热真空试验方法一直没有明确定义,相机在试验中的温度设置值如何确定是其关键问题。文章认为此值应与相机的热设计温度范围相同;如果不以温度作为验证热设计的唯一条件,那么相机的热设计也可以同相机结构、光学设计一起,在真空热环境条件下,对相机进行光学性能检测验证。可以通过相机的热真空试验,一方面验证相机的温度适应性;另一方面,设置相应的真空热试验工况,通过光学性能检测来验证热设计。从而减少相机的热平衡试验项目,简化了研制流程。在实施过程中,为了解决相机的光学窗口热流模拟的困难,可在相机光学窗口正对、具有一定距离的位置设置反射镜,并在其背部和周边设置加热回路。文章最后结合某CCD相机的应用实例对相机的真空热试验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77.
减速是航天飞行器必须面对的问题。充气气囊减速方案利用柔性编织材料外加涂层方式构成气囊,利用气体发生器快速产生高压气体,集防热、减速和着陆减振功能于一体,重量轻、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设计了满足减速需求的气囊外形,利用数值求解NS方程和工程计算方法进行了气动力的预测和比较分析,利用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与气动力的耦合计算,对减速效果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对热环境、温度场、应力、热应力及变形进行了计算,还对分离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地面引导性风洞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充气气囊减速方案具有十分明确的减速效果和优点,可用于未来航天飞行器实现减速飞行目的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78.
曹智程 《火箭推进》2007,33(4):28-31
介绍了反压环境舱的设计思路、结构特点及其在喷嘴特性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环境舱包括:舱盖提升机构、舱体移动机构、喷嘴调节装置、气幕隔离装置、视镜和散光装置.所设计的环境舱视镜通光直径为110mm,环境压力高达6.0MPa.实验结果表明,反压环境舱能配合高速动态分析系统完成高压环境下流量和雾化性能实验.  相似文献   
779.
文章介绍了载人航天空间环境模拟器气氦制冷系统中氦气透平膨胀机的设计、制造、调试等过程,并说明了它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780.
针对早期无线电高度表可测性不强的问题 ,提出了分层测试的思想 ,以两种常见体制的无线电高度表为例 ,通过测试需求分析 .设计了切实可行的分层测试方案 ,从测试方法、内容、原理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描述。软件模拟运行表明 ,分层测试可明显提高测试深度和故障诊断率 ,有效解决高度表可测性差的问题 ,满足系统设计指标 ;相对于人工测试 ,可提高式作效率 ,缩短检测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