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9篇 |
免费 | 368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88篇 |
航天技术 | 223篇 |
综合类 | 30篇 |
航天 | 2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文摘采用非稳态热线法测试了微孔纳米板与陶瓷纤维板在RT~1 000℃区间热导率,利用SEM微观形貌与荧光光谱成分分析,结合微观导热机理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板热导率分布在0.03~0.1 W/(m·K)区间,纤维板为0.055~0.25 W/(m·K);两种材料热导率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且规律均为先缓后急,不同的是,纤维板热导率在300℃以后开始急剧增大,而纳米板在550℃之后才开始较快增长;纳米板整体上升趋势缓于纤维板,温度越高,两者热导率差异越大。分析认为纳米尺寸的固体颗粒及内部气孔是纳米板拥有低热导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22.
研究了以聚丙烯酸铵为分散剂的Si3N4悬浮体的分散特性,以及酸洗和热氧化两种表面改性方法对Si3N4悬浮体的分散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剂聚丙烯酸铵的最佳酸碱环境为pH=9,最佳使用含量为0.2wt%,酸洗可有效去除粉料中的金属杂质,使Si3N4粉体在悬浮体中粒径分布更集中且粒径主峰值向小粒径移动,同时可使悬浮体的黏度降低.热氧化处理可大幅度降低Si3N4悬浮体的黏度,提高其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223.
高能氧化剂二硝酰胺铵的热分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深入了解二硝酰胺铵(ADN)的热分解,为该氧化剂在推进剂中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和实验依据,采用热重分析法(TG)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实验研究了氮气流量、合成中间体烷基羰基N-硝酰胺铵(AUN)及硝酸铵(AN)对ADN热分解过程的影响,并利用model-free isoconversional方法模ADN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曲线。结果表明:氮气流量和硝酸铵(AN)对ADN的热分解过程有显著影响,而AUN可使ADN热分解曲线产生肩峰,但基本不影响ADN的热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224.
以轻质化为前提,基于烧蚀防热借助于溶胶-凝胶技术制备出低密度防热/隔热/隐身一体化复合材料(HRC),有效地融合了烧蚀防热、高效隔热和宽频雷达隐身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MWNT)吸波剂均匀分散在杂化酚醛气凝胶骨架中,随着添加量的增加,HRC材料平均孔径减小,力学强度得到显著提升,添加5.0wt%MWNT的HRC与未添加相比压缩模量提高1.8倍。同时,MWNT的引入显著增加了HRC的雷达吸波性能,在4 ~ 18 GHz内反射率<-8 dB。地面风洞考核中,HRC表现出优异的防隔热性能,最高表面温度达到1 700 ℃左右,经过400 s烧蚀后最大背面温升(20 mm)仅为153℃,近零体积烧蚀,烧蚀后仍保持着优异的宽频雷达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225.
波瓣尾缘切角对涡扇发动机混合排气系统气动热力性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为了获得尾缘切角对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的流场、热混合效率、总压恢复系数以及推力系数的影响,以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波瓣尾缘切角模型进行了计算并得到了气动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大的尾缘切角造成在尾缘截面前主次流更早的提前混合,使流向涡的产生和发展在位置上向上游提前,以至于在尾缘截面之后的一定范围内混合效率更高.但大尾缘切角同时也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以至于总压恢复系数较小,总的混合效率偏低:相比0°切角,25°切角的总压恢复系数减小了0.34%,热混合效率减小了11%.适当的尾缘切角修形可以增大推力系数. 相似文献
226.
高超音速气动热仿真技术是提高天线热防护能力的重要支撑之一,为了进一步缩短研制周期和节约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冷壁热流和壁面恢复焓为输入条件,以MATLAB和CFD联合迭代快速求解高速气流中天线温度场的工程化算法。在利用气动热试验证明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高一致性后,以该仿真方法对一个高速气动加热时长为500 s的天线实施了防隔热优化设计,根据仿真评估出的导致核心器件温升的主、次要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最终目标印制板由过往的320℃下降到了142℃,热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27.
防热涂层对小型高速战术导弹结构实现先进设计和防热性能十分重要,而应用工艺直接关系到
其防热效能。本文通过对表面处理、底层涂料、填料分散、喷涂干燥等工艺的研究,使防热涂层附着力、防热性
能以及环境适应性均满足使用要求,最终确定了一种可靠的施工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228.
229.
230.
处理机是飞行器高码率通信终端核心电子设备,处理机稳定性与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终端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工作。介绍高码率通信终端处理机热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针对不同的功率器件和组件,与结构设计相结合,探索合理的散热途径,特别是许多热耗较大的功率器件的热设计。通过热仿真分析,优化热设计方案,控制每个器件的温升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了热真空、热平衡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