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0篇 |
免费 | 581篇 |
国内免费 | 23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159篇 |
航天技术 | 285篇 |
综合类 | 183篇 |
航天 | 3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126篇 |
2018年 | 121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113篇 |
2015年 | 84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90篇 |
2012年 | 114篇 |
2011年 | 124篇 |
2010年 | 89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柳骏;刘光;赵枫帆;孙劼 《航天控制》2025,43(1):22-28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携载激光雷达进行输电线路点云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位置与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补滑模的自抗扰控制器设计方法。考虑到四旋翼无人机复杂环境下存在强耦合、非线性和外界扰动影响的问题,采用一种有限时间收敛的扩展状态观测器估计四旋翼无人机动力学系统的状态和集总扰动,以便将观测得到的集总扰动引入自抗扰控制器进行前馈补偿,同时构建互补滑模流形,并用指数幂函数和符号函数的积分形式来保证自抗扰控制器的连续性。最后基于Lyapunov分析方法给出了位置与姿态跟踪误差渐近收敛的严格证明,而且仿真结果对比证明,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且能够充分抑制不同形式的外部时变扰动。 相似文献
842.
843.
建立了包含复杂结构特征的双转子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应用Craig-Bampton模态综合法实现了模型维度的缩减。通过对比临界转速和固有振动特性验证了缩减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双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谱和特定转速比下的临界转速值。结果表明:Craig-Bampton模态综合法成功地将双转子高维实体有限元模型缩减到仅有数十个(34个)自由度的低维模型,并保持前2阶临界转速误差和前6阶固有频率误差不超过0.43%。基于缩减单转子模型再按照边界条件耦合的分析方案有利于快速求解双转子临界转速等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844.
针对传统PID控制参数适应性差、响应慢等缺点,采用自抗扰控制算法与永磁同步电机一阶速度环模型相结合,设计了基于自抗扰的速度环数学模型,并在仿真软件验证了该算法对系统鲁棒性的提升。之后,针对自抗扰算法待整定参数多,参数没有明确物理意义的问题,采用了改进的滑模自抗扰控制器,使用新型滑模趋近律代替了传统最优控制函数,改善滑模趋近运动。通过建模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的滑模自抗扰结构可以缩短系统进入稳态的时间,减小系统在平衡状态下转速和转矩的抖振幅度,改善了系统动态性能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45.
基于关联维数的发动机转子振动故障模式判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模拟双转子航空发动机的几种典型振动故障模式,根据计算分析验证了借助于关联维数辨别不同故障模式方法的可行性,并将分形方法应用于实测的涡扇发动机转子振动信号分析之中。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不同故障形式的动力学形成机制不同,振动信号在相空间具有不同的特性,通常也具有不同的关联维数。 相似文献
846.
847.
针对以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为姿态机动控制执行机构的小卫星,在姿态机动过程中SGCMG容易陷入奇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姿态轨迹无奇异的快速规划和跟踪控制结合的姿态闭环控制方法。将平坦微分理论应用于姿态轨迹规划,设计了一种SGCMG无奇异的姿态轨迹快速规划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实际姿态机动过程中存在的轨道角速度、重力梯度力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基于误差修正罗德里格斯参数(MRP)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基于MRP的滑模姿态跟踪控制器。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在0.8 s内快速规划出一条关于能量指标的次优平滑路径,且在该姿态路径下,SGCMG不会出现奇异饱和失效现象;姿态跟踪控制器在机动稳定状态的跟踪误差在2×10~(-4)以内。 相似文献
848.
849.
针对刚体航天器姿态机动过程中存在的控制饱和与外部干扰问题,提出一类基于新型非奇异饱和终端滑模面的有限时间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控制方案不仅保证姿态机动过程的快速性,而且避免了传统的终端滑模面所带来的奇异性问题。此外,本文建议的控制器不仅显式考虑执行器输出力矩的饱和幅值要求,使航天器在饱和幅值的约束下完成姿态控制任务,而且控制器的设计对外部干扰的上界没有任何要求,也无需作任何小角度的假设。进一步的稳定性分析表明,通过引入新型非奇异饱和终端滑模,该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能够快速收敛到滑模面的微小邻域内,继而收敛到平衡点的微小邻域内,并且系统对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数值仿真校验了该控制器在姿态机动过程中的性能。 相似文献
850.
对含单个分层损伤国产碳纤维CCF300与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压缩试验,通过对同种中等厚度含不同分层大小、不同分层位置的层合板压缩失效后的宏微形貌及超声波C扫描检测结果的分析,研究了分层大小及分层位置对于国产碳纤维及T300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失效模式造成的影响,比较了两种纤维复合材料失效模式的异同.结果表明,预制分层在压缩过程中都发生了扩展,而分层位置是影响其压缩失效模式较为重要的因素.对于分层位置较深的层合板,其失效模式往往为首先发生分层扩展,进而子层板剪切屈曲失效.总的分析表明,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与T300纤维复合材料含分层损伤层合板的压缩失效模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