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75篇
航空   201篇
航天技术   63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A constrained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control scheme is proposed for a 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 (MIMO) aeroelastic system in the presence of wind gust, system uncertainties, and input nonlinearities consisting of input saturation and dead-zone. In regard to the input nonlinear-ities, the right inverse function block of the dead-zone is added before the input nonlinearities, which simplifies the input nonlinearities into an equivalent input saturation. To deal with the equiv-alent input saturation, an auxiliary error system is design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impact of the input saturation. Meanwhile, uncertainties in pitch stiffness, plunge stiffness, and pitch damping are all considered,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 (RBFNNs) are applied to approximate the system uncertainti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signed auxiliary error system and the backstep-ping control technique, a constrained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is designed, and it is pro-ven that all the signals in the closed-loop system are semi-globally uniformly bounded via the Lyapunov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Finally, extensive digital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towards flutter suppression in spite of the integrated effects of wind gust, system uncertainties, and input nonlinearities.  相似文献   
132.
针对海军舰载制导弹药MEMS惯导系统在卫星失锁后滚转角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依赖卫星的制导弹药误差修正算法。根据弹体高速旋转时的定轴性使得短期内弹体侧向位移为零的特点,建立了弹体发射坐标系导航误差方程。利用自适应扩展Kalman滤波估计与修正卫星失效条件下的滚转角误差。为了检测并抑制量测突变引起的随机误差,使用自适应因子来调整滤波器参数。车载模拟试验和弹道仿真结果表明,10s对准时间内,滚转角误差能够收敛到0.5°以内,满足制导弹药控制精度的要求, 降低了制导弹药飞行过程中对卫星导航的依赖,提高了系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33.
利用 FLUENT 软件对一种直升机红外抑制器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实验测量值对比,计算值与实验测值基本相吻合,说明利用 FLUENT 软件对直升机红外抑制器数值仿真是可行得。这为进一步研究及工程设计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4.
陈青  胡兆丰 《航空学报》1989,10(9):420-426
 本文研究了弹性飞机的颤振主动抑制就颤振发生的实质的讨论,提出一种研究颤振问题的探索性想法,即把对全系统颤振问题的研究归结到对其中少数有关的运动模态特性的研究。此一想法在颤振特性分析及颤振主动抑制方面得到具体的发挥,相应地产生了一种综合作图法和解析法特点的近似分析颤振特性的途径和一个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优化目标函数。后者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常用的二次型优化方法所固有的某些弊病。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建议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5.
钱坤  谢寿生  何秀然 《推进技术》2005,26(4):339-343
针对热电偶(阻)型温度传感器呈现较强的惯性,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奇异分解的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将喘振信息与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相融合,分别消除了发动机进口温度T1约1.2%和涡轮后燃气温度L约0.8%的静态误差;同时,还提出了利用喘振信息消除温度传感器动态误差的技术,补偿了热电偶(阻)的惯性延迟。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数据融合方法和动态补偿技术不仅算法简单有效,而且温度补偿准确,提高了发动机电子调节器工作的可靠件.  相似文献   
136.
为解决索网天线在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重复自抗扰复合控制器的主动振动控制方法。首先,使用有限元法建立天线型面的振动动力学模型,基于模态截断的方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降阶并转化为状态空间方程的形式。然后,基于能量最小化准则,使用遗传算法对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进行优化。最后,设计了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天线型面振动主动抑制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前馈重复控制算法,通过对反馈控制周期性误差的学习,提高控制器抑制周期性扰动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相比无控状态时,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将型面扰动降低97.0%,振动抑制效果优于PID控制器。所设计的控制方法为天线型面的振动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7.
结合飞行跟踪测量情况 ,从理论上分析振动影响弹 (箭 )上外测设备测量精度的原因 ,提出改进环路设计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8.
为改善带挠性梁航天器大角度机动的变结构控制精度,在建立挠性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喷气一飞轮执行机构工作模式,设计了简单易行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并采用遗传算法(GA)优化了滑动平面和边界层厚度。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器能对航天器的大角度机动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9.
惠俊鹏  杨超  杨勇 《宇航学报》2010,31(12):2644-2650
高超声速气动加热会严重影响飞行器结构的颤振特性,本文开展了采用分布式压电驱动器的热颤振主动抑制方法研究。以某飞行器小展弦比翼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常温和热载荷边界条件下的结构振动和颤振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频域非定常气动力进行有理函数拟合,建立包含压电驱动器的翼面耦合结构系统状态空间形式的运动方程;对典型热载荷边界条件下的被控对象设计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分别设计出LQG及PID控制器;对比分析了系统开、闭环颤振特性。结果表明,通过主动控制律的实施,达到了热颤振主动抑制的目的,验证了这种颤振主动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0.
微波部件由于分布式参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频率选择性,难以实现宽带多频段兼容的变频系统,已不能满足高通量星载通信载荷的需求。微波光子技术以其大带宽和无频率选择性的优势为高通量天基通信需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基于双驱动马赫增德尔调制器(DDMZM)对星载通信转发设备混频单元的方案进行探索,通过理论分析链路模型,使用VPI软件对链路进行仿真优化来寻找DDMZM的最佳偏置点。试验结果表明调制器偏置在最小点时,变频效率高,且具有一定的载波抑制功能,可实现宽带、多频段以及抗干扰等性能,优于微波变频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