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314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控制机翼附面层分离的涡流发生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微型涡流发生器控制超临界翼型附面层分离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在低速风洞中研究了微型涡流发生器弦向位置和安装偏角对超临界机翼附面层分离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梯形涡流发生器对超临界机翼附面层分离的控制主要起减阻作用;其弦向最佳位置在分离线前约4倍涡流发生器高度之间;最佳安装角为35°。  相似文献   
452.
为了研究热气机活塞十字头结构摩擦学及动力学特性,在三维形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连接副的接触分析,得到了其连接副摩擦学特性,建立了耦合摩擦学特性的热气机活塞组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结果表明:热气机不同工况下其主密封摩擦功耗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的误差不超过10%,验证了摩擦学计算和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当二阶运动较为...  相似文献   
453.
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是现代航空发动机稳定性评定试验中的一项关键设备。本文概括介绍了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的设计与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是成功的,研制出的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能够满足发动机稳定性试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454.
搭建20 kW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发电试验系统,开展涡轮发电机轴系临界转速数值仿真研究,对比分析空心轴与实心轴的前4阶临界转速与振型,并计算涡轮的前4阶模态频率。开展转速与负载对轴系振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采用频谱图分析转速0~48 000 r/min、负载0~20 kW下涡轮端与自由端壳体加速度振动响应。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文中空心转子的临界转速高于实心转子的临界转速,有涡轮转子的临界转速低于无涡轮转子的临界转速。随着负荷从0 kW增加到15 kW,转子工频振动逐渐减小,但出现幅值较低的倍频振动;在转速区域11 000~40 000 r/min,不同功率下驱动端的振动响应低于自由端的振动响应,在转速48 000 r/min时,不同功率下驱动端的振动响应均高于自由端的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455.
为了更好地控制压气机静叶角区分离,结合翼刀和涡流发生器的流动控制思想,提出一种在通道前缘端壁处设置小叶片的新型流动控制方法.以某高负荷轴流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值方法深入分析了不同周向位置和安装角的小叶片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片存在提升叶栅气动性能的最佳周向位置和安装角范围.在近失速工况附近,小叶片可减缓角...  相似文献   
456.
双流发电机励磁调压系统对发电机交直流电源的输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励磁调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系统分别采用交/直流调压器(WZT-3型/SLT型),实现飞机发动机起动所需 115/200V、400Hz交流电和 28/56 V、0~70 V直流电的输出。采用 Saber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励磁调压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7.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8):30-44
It has been recently shown that Sub Boundary layer Vortex Generator (SBVG, abbreviated as VG hereafter) can suppress the Cross-Flow (CF), and therefore, can eliminate corner separation and increase aerodynamic loading when installed on the end wall inside middle-load compressor passages. However, when VGs are applied in high-load compressors,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ideal results. This is because the definition of the VG attack angle in the presence of CF in existing research is confusing, and the stronger CF in high-load compressors worsens the problem and results in an improper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range of VG attack angle. Therefore,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VG attack angle in the presence of CF and reveals the CF 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VG on a flat plat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flow phenomena around a VG both with and without CF are also studi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a larger height or attack angle of the VG generates a greater CF suppression effect. However, the cross velocity increases when surmounting the primary vortex induced by the VG, except that this enhanced CF is less conspicuous for larger VG heights. Compared to the cases without CF, the VG suffers an additional loss because of the stronger separation and primary vortex loss caused by the CF.  相似文献   
458.
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调节控制技术的研究历程及研究现状,并结合我国航天动力研究基础,指出通过在主系统或副系统管路上设置液体或燃气流量调节装置、通过可调结构的针栓式喷注器同步对流量与压力进行匹配调节仍然是实现大范围变推力调节的两种主要手段;分析了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预测了未来一段时期内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其调节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若干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建议,为我国低成本、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技术的发展和有关研究者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59.
在石油开采与钻探领域,脉冲发生器作为旋转导向系统井下信号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压力脉冲幅值有助于提升旋转导向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揭示其工作原理及提高压力脉冲幅值,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利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动网格技术、非牛顿流体模型,借助Fluent平台对往复节流式正脉冲发生器进行了动态数值实验。利用离散形式的动量方程将主阀体与电磁阀的被动运动转变为主动运动,选择适用于k-ε湍流模型的赫-巴非牛顿流体本构方程描述泥浆,提高了计算的收敛性与运动的可控性。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流固耦合方法,更真实地模拟了脉冲器在井下工作过程。结果表明限流环内径越小或入口排量越大,则压力脉冲幅值与信号发生频率越大。  相似文献   
460.
变流量固体冲压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常采用控制燃气发生器压强的方式调节燃气生成量,在跟踪变化压强指令过程中,流量会产生明显的负调现象,严重影响发动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 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有高度非线性、强时变特性的燃气发生器系统为对象,构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流量调节自适应PI控制器,并给出一种利用自适应微分跟踪器对期望控制指令进行“整形”的负调改善算法;首先,结合负调发生、终止判据,综合考量系统流量安全裕度,负调发生方向,构建了适配于动态负调约束的自适应跟踪微分器(TD),克服了传统跟踪微分器在负调抑制过程中控制精度不高,指向性不强等缺陷;进一步,开展了多工况下的负调抑制算法仿真校验,结果表明:所设计自适应控制算法具备良好的燃气流量控制能力,可实现在基本不改变响应时间情况下,将最大负调量削减56.6%的控制效果,展现出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