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航空   461篇
航天技术   604篇
综合类   105篇
航天   68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提出了一种利用辅助信息消除多普勒频移、减小子载波间干扰(ICI)、降低误码率的方法,即信息辅助抗多普勒频移方法(IAADO)。飞机利用自身配置的导航系统、监视等多种信息系统,可以实时或准实时地获得自身和周围飞机及地面站的位置、运动状态等信息,从而计算出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频率补偿措施来消除多普勒频移在OFDM系统中产生的ICI。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辅助信息的IAADO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航空宽带移动通信中多普勒效应造成的强ICI干扰问题,提高了高速移动航路环境下的通信性能,IAADO和信道估计(导频点LS估计、线性插值)的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强终端区环境下的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232.
在复杂度和延迟受限或者可变信道条件下,由于通信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信源信道联合编码(JSCC, Joint Source-Channel Coding)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改善传统的分离结构系统.针对带宽功率限制模拟信道,提出了一种结合了小波变换编码和香农映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静止图像模拟编码传输方法;并基于更加合理的考虑了信道噪声的重建图像失真估计,提出了相应的联合优化带宽分配算法.仿真及分析表明,由于信源信道的联合优化及具有模拟编码传输的特点,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编码传输性能,且编解码复杂度和延迟小;同时在信道失配情况下表现出的柔性降级/改善特性有助于提高可变信道条件下系统的鲁棒性和信道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233.
基于航天器气动力辅助变轨的基准飞行轨道,提出采用GPS(或INS)/运动方程来确定航天器的六自由度导航信息。采用航天器高超音速空气动力的近似计算公式,导出了GPS(或INS)/运动方程导航方案的滤波方程、观测方程等。数字仿真表明,GPS(或INS)/运动方程导航方案的精度高于GPS或INS,而且较单纯的GPS或INS增加了导航信息冗余度。  相似文献   
234.
研究定常态变温热源热机循环性能,导出内可逆卡诺热机和布雷顿热机的最佳功率、效率关系和最大功率及相应的效率界限,并对这两种热机循环的最优性能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表明,在相同的边界条件和热效率下,布雷顿循环的功率可以高于卡诺循环的功率,极限情况下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对于变温热源条件,布雷顿循环主要受益于其工质与热源间有较佳的匹配。所得结果对热机工作参数和工质的最优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5.
面对地面3G演进和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的发展趋势,以空间段为基础的3G卫星通信系统与技术应该扮演怎样的重要角色、如何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文章在分析NGN对于卫星通信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IPv6技术的空间应用以及3G业务在卫星中的应用模式,并对IPv6技术在3G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6.
为了满足天线在室外的远距离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外场天线测试转台的控制方法。该天线测试系统由上位测试子系统、发射转台子系统和接收转台子系统组成,通过无线网桥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远距离无线通讯;转台子系统采用EtherCAT 总线,接线形式简单、容易扩展、通讯速率快;采用TwinCAT 和LabVIEW 作为软件开发环境,开发了转台的运动控制和通讯软件界面。本论文对转台子系统控制原理及子系统间通讯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分析了转台子系统定位精度,并通过试验表明该系统满足室外远距离天线测试需求,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37.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motion of natural space debris near the stable Earth-Moon Lagrange Points, L4 and L5, is presented with a focus on the potential debris risks to spacecraft operating near these points. Specifically, the research formulates a debris propagation model using four-body dynamics, then applies candidate probabilistic survivability models to a notional spacecraft operating at the L4 and L5 Lagrange points to quantify the collision risks to the spacecraft from natural debris particles. Of the survivability models implemented, the natural debris collision risks to spacecraft survivability are found to be incredibly low, but mitigation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risk further are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Overall, research into stable Lagrange point natural debris propagation improve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llision risks posed by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Kordylewski clouds and enhances operational planning for Lagrange point space missions.  相似文献   
238.
对航天器交会接近段V-bar上保持点间的转移,单向(轨道径向或周向)推力机动的最短转移时间为半个轨道周期(对应双径向推力冲量)。若要求转移时间小于半个轨道周期,须采用双向(径向与周向联合)推力。为此,提出5种机动方案:1)起点双向冲量与终点双向冲量机动;2)途中双向连续推力机动;3)起点双向冲量与途中双向连续推力机动;4)途中双向连续推力与终点双向冲量机动;5)起点切向冲量与途中径向连续推力及终点切向冲量机动(即直线路径转移)。其中,方案1)(冲量机动)的速度增量最小,但轨迹视界角最大;方案5)(直线路径)的视界角最小(近似为零),但当转移时间T>0.292P(P为轨道周期)时,所需的速度增量较大。机动方案的选择应全面考虑转移轨迹安全性、速度增量需求、转移轨迹视界角,以及机动复杂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若视界角可满足总体设计要求,宜选择方案1);当T<0.292P时,也可考虑方案5)。  相似文献   
239.
对舰用燃气轮机组的多微机实时控制系统提出了多微机实时控制通讯协议。该协议为面向字符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能实现全双工通讯。通讯全部采用中断方式,为保证各通信互不干扰可靠畅通进行,该协议对通信管理设计为四大模块:通信数据组织模块、通信启动发送模块、通信中断模块和通信Watchdog模块。以监测机为例,根据监测机在通信中的地位,将通讯分为监测机主动发送方式、主动接收方式、被动发送方式和被动接收方式,并对各种方式下的通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40.
阐述在中低轨道卫星星座全球通讯网络中应用的激光星间链路与在中继星间应用的激光星间链路相比,所具有的明显的优势。同时给出了应用于小卫星上的小光学用户终端的基本组成,并指出了当前在中低轨道卫星星座激光星间链路研究中所应当进行的主要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