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5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270篇
航天技术   967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769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针对空间翻滚目标涡流消旋任务执行效率低和抵近安全无保证的问题,首先基于椭球包络法给出了服务星机动轨迹的直接线性凸化安全约束,以确保机动过程的安全性和最优轨迹跟踪问题的有限时间可解性;设计了垂直构型下空间消旋任务的抵近期望轨迹以增强服务星消旋力矩的作用强度,缩短任务周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反馈线性化的收缩模型预测控制(FLC MPC)算法,有效跟踪所提出的期望轨迹,并严格保证安全约束及控制输入约束下受控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利用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对阿丽亚娜 4火箭上面级进行消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消旋效率,并保证服务星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772.
空间碎片减缓的积极措施之一是要求近地卫星在使命完成以后进行离轨机动,然后依靠大气阻力作用使卫星在不到25年的时间内自行消失.对此,研究了离轨机动的代价与使命后寿命的关系,提出并解决了正问题和逆问题;介绍了计算卫星寿命的高效率方法.为近地轨道卫星的设计提供了处理离轨机动问题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73.
    
Achieving the United States’ Vision for future Space Exploration will necessitate far greater collaboration between humans and automated technology than previous space initiative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ies to optimize this collaboration currently lags behind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ies themselves, thus potentially decreasing mission safety, efficiency and probability of succ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uman supervisory control (HSC) implications for use in space, and outlines several areas of current automated space technology in which the function allocation between humans and machines/automation is sub-optimal or under dispute, including automated spacecraft landings, Mission Control, and wearable extra-vehicular activity computers. Based on these case studies, we show that a more robust HSC research program will be crucial to achieving the Vision for Space Exploration, especially given the limited resources under which it must be accomplished.  相似文献   
774.
空间物理学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基础学科。其将太阳和太阳风控制的日球层空间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太阳/太阳风与行星/彗星的上层大气、电离层、磁层乃至星际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空间物理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实验科学,空间物理探测是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空间基础设施和人类高技术活动的日益频繁,空间物理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调科学与应用的密切结合。近年来,空间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对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宜居地球−地球系统科学”的顶层战略设计,梳理总结近年来空间物理各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凝练中国空间物理学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推进空间物理各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75.
The instrument suite on the MErcury Surface, Spac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and Ranging (MESSENGER) spacecraft is well suited to address several of Mercury’s outstanding geochemical problems. A combination of data from the Gamma-Ray and Neutron Spectrometer (GRNS) and X-Ray Spectrometer (XRS) instruments will yield the surface abundances of both volatile (K) and refractory (Al, Ca, and Th) elements, which will test the three competing hypotheses for the origin of Mercury’s high bulk metal fraction: aerodynamic drag in the early solar nebula, preferential vaporization of silicates, or giant impact. These same elements, with the addition of Mg, Si, and Fe, will put significant constraints on geochemical processes that have formed the crust and produced any later volcanism. The Neutron Spectrometer sensor on the GRNS instrument will yield estimates of the amount of H in surface materials and may ascertain if the permanently shadowed polar craters have a significant excess of H due to water ice. A comparison of the FeO content of olivine and pyroxene determined by the Mercury Atmospheric and Surface Composition Spectrometer (MASCS) instrument with the total Fe determined through both GRNS and XRS will permit an estimate of the amount of Fe present in other forms, including metal and sulfides.  相似文献   
776.
利用石英晶体微量天平(QCM)测量技术,开展了针对空间微小尘埃累积质量流的原位测量方法研究,建立了石英晶体电极表面与尘埃粒子吸附的黏附力系数模型。结果表明,当电极表面与尘埃粒子的黏附力系数kmω02时,石英晶体电极表面累积尘埃粒子的质量与石英晶体振荡频率的关系符合Sauerbrey公式。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采用在石英晶体电极表面涂敷黏性薄膜的方法实现了对微小尘埃粒子累积质量流的测量,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77.
面向中国空间站在轨寿命评估与延寿需求,以舱外电动工具开关按钮为对象,开展综合考虑在轨长期贮存与短期作业交替影响的加速寿命试验,设置多温度水平,研究开关按钮性能退化特性和失效机理,并采用基于伪寿命分布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开展评估工作。加速寿命试验结果显示:开关按钮在50 ℃和80 ℃温度下出现按压力松弛现象,按压力退化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在110 ℃和140 ℃温度下出现卡滞、卡死和润滑脂溢出现象,且按压力迟滞量在贮存后期显著增大。可靠性评估结果显示:开关按钮满足10年寿命末期可靠度0.995 4的指标要求。文章所述研究方法可为空间站内其他长期贮存单机的可靠性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78.
大型空间机械臂关节用大传动比多级行星齿轮传动的复杂性给刚度分析和减小质量都带来了困难,用传统的有限元法进行关节刚度分析还需解决复杂的建模问题。文章针对上述问题,采用集中参数法和刚度串联原理建立了复杂传动系统关节等效刚度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各级齿轮扭转刚度对关节总扭转刚度的影响,为空间机械臂大传动比关节的轻量化高刚度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79.
随着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对非平稳信号分析和处理的小波分析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雷达目标特性分析领域,大功率单脉冲雷达作为我国航天测控网的主干设备,具有一定的目标特性识别能力。本文主要针对脉冲雷达RCS测量原理,讨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单脉冲雷达空间目标RCS测量方法,提出应发挥窄带低分辨率雷达在未来空间目标识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0.
针对空间机器人完成任务时需要躲避障碍物的问题,提出一种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的混合整数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框架下,机械臂关节的物理限制,躲避障碍物的要求被统一描述为最优控制问题下的不等式约束,可以得到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具有线性二次规划形式的最优控制律。其次,基于命题逻辑建立控制问题中各约束的优先级,保证在最大程度地满足约束的情形下得到控制问题的解,有效弥补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用于空间机器人控制时,多约束可能导致最优控制问题不可行的不足。最后,仿真结果校验了所设计控制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