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1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435篇
航空   1394篇
航天技术   407篇
综合类   172篇
航天   6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含能工质激光烧蚀推进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在高能脉冲激光作用下,含能工质化学能对推进性能的影响,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固体含能工质激光烧蚀推进过程中的能量效率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含能工质自身化学能在激光推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火箭推进方式相比,固体含能材料激光烧蚀推进方式的能量利用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42.
软着陆小行星的制导与控制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微小探测器软着陆小行星的制导与控制策略,将软着陆小行星控制分解为速度方向控制和减速控制,为了控制速度方向,给出了一种带有终端控制项的比例导引规律,可以按闭环模式将探测器引向着陆点,并满足垂直下落的终端条件,为了实现无碰撞着陆,给出了一种减速控制规律,通过对理想速度曲线的跟踪,实现软着陆,仿具结果表明,提出的制导与控制策略可以实现探测器在小行星表面垂直软着陆。  相似文献   
43.
郑伟  钱山  汤国建 《飞行力学》2007,25(3):42-44,48
主动段扰动引力是引起弹道导弹制导方法误差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导弹的制导精度,就必须能够在弹上实时计算扰动引力。但现有方法在计算快速性和存储量之间无法得到有效协调。为此,把广义延拓逼近思想引入有限元逼近方法中,将插值单元周围节点的信息也包含到单元内一点扰动引力的计算当中,建立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对所选发射空域,在发射坐标系中进行了直角坐标划分。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逼近弹道导弹主动段的扰动引力,在600 km×250 km×6 km的主动段飞行区域内,只需要保存60个节点数据,就能使由逼近误差导致的落点偏差小于10 m,是一般有限元逼近方法精度的4倍以上。  相似文献   
44.
基于阻力与能量关系的优化剖面,以该再入剖面作为基准轨迹,给出了跟踪这一基准轨迹的空间飞行器再入制导律与控制律,将基准轨迹转化为相应的迎角剖面和滚转角剖面,设计了相应的结构配置。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阻力与能量关系剖面设计的制导律满足了各项约束条件,并能成功地控制飞行器到达所要求的位置。  相似文献   
45.
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的航向平面导引规律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于进勇  唐大全  顾文锦 《飞行力学》2005,23(1):50-53,57
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针对小型水面机动目标,设计了一种新的导弹航向平面导引律.并对导引律中所需要的目标运动信息给出了估算方法。由于导弹的动态特性对脱靶量有较大影响,为此.本文还研究了导弹动态特性补偿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导弹的动态响应特性较好的情况下,该导引律能提供很高的命中精度;在导弹的动态响应特性很差的情况下,对动态特性补偿后,仍可得到很高的命中精度。  相似文献   
46.
外挂对载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外挂对载机气动特性影响的计算方法出发。分析了现役某型战机外挂ZC-1航空侦察吊舱对载机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气动中心的影响,得出了具体的计算结果。研究结果为计算外挂对载机的气动特性影响提供了一种工程实用的方法,对指导飞机改装和试飞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制导引信协同作用条件下引战配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引战配合性能为分析依据,提出准确估计引信引爆点的重要性。以终端预测为背景,以制导引信协同作用为前提条件,估计引信引爆剩余时间(或距离)。以最大配合度为依据,结合制导引信协同作用条件下的引信引爆剩余时间(或距离)估计,实现对引信实际引爆区与战斗部有效启爆区之间相对位置的控制,从而提高引战配合能力。仿真试验表明,制导引信协同作用条件下引信引爆剩余时间(或距离)的预测是提高引战配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8.
制导规律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系统地论述了古典和现代的一些制导规律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它们的优点和不足、适应范围和局限性,并讨论了它们的发展前景,其中郑重论述了比例导引、最优导引、微分对策和近年来热门研究的神经网络控制,可供从事导弹制民垢科研人员对现有制导规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便于更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49.
李忠应  李秋月 《航空学报》1991,12(3):119-127
 将发射瞬时所确定的平行接近弹道作为基准弹道,由于各种干拢所引起的相对于基准弹道的偏离作为偏差来处理;用最优控制理论导出空-空导弹进行全向攻击的最优制导律,此制导律包含目标加速度反馈。当目标作非机动飞行时,最优制导律是一种变比例系数的比例制导。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最优制导弹道需用过载、终端脱靶量均小于比例制导,特别是从目标前方攻击时,其制导精度大大优于比例制导。  相似文献   
50.
光纤通信线路检测到的电功率随差分群延迟变化,可作为PMD补偿的反馈控制信号。给出了这一变化关系的理论计算和曲线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一关系,确定电压信号与DGD的变化关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验系统,并考虑了影响反馈电压信号的多种因素以及减小这些影响的措施。通过眼图给出的实验结果说明了补偿的效果,还通过误码测试仪测量了补偿前后的接收灵敏度的改变以定量说明补偿的效果,最后比较了不同情况下的补偿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