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251篇
航天技术   32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分析复杂且难度较大,提出了一种代理模型的构建方法,使用代理模型近似替代性能分析与优化过程中含有复杂学科耦合的机理模型。根据巡航任务需求,确定了优化目标为静动态性能最优与模型差异最小。使用灵敏度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代理模型。将代理模型进行静动态性能分析,并与机理模型配平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发现两个模型的配平特性趋势是完全一致的,迎角的数值差不足3%,升降舵偏转角的数值差仅在前体下倾角较大时偏大,约为20%。基于构建的代理模型与优化的性能指标,对模型的外形参数进行了配平性能优化与间隙度量优化,并与机理模型的优化结果与优化效率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结果相差不足2%,但使用代理模型的优化效率提高了456%,证明了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可以在确保精度的基础上提高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272.
针对具有自适应后缘的跨声速翼型,基于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开展考虑自适应后缘结构约束的翼型气动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低升力系数下翼面流场没有明显的能量损失,不同设计升力系数得到的自适应后缘翼型阻力相差不大;高升力系数下翼面附近存在激波,翼型阻力主要由激波强度决定。对于以低升力系数为设计点的基本翼型,通过后缘自适应变弯来调整载荷分布,可以降低翼面激波强度,减小翼型阻力;对于以高升力系数为设计点的基本翼型,可以直接通过气动优化来消除翼面激波,使得翼型阻力达到最小。因此对于带有自适应后缘的翼型,为了实现宽升力系数范围内的阻力最小,应首先以高升力系数为设计点完成基本翼型的气动优化设计,然后以低升力系数为设计点完成自适应后缘外形的气动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73.
压气机叶片加工误差影响不确定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正确评估加工误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加工误差大小、分布随机性的数值研究方法以实现叶片性能不确定性分析。采用NURBS(非均匀有理B样条) 方法实现叶型参数化,通过检测及统计手段获取误差真实分布,运用蒙特卡洛模拟生成随机样本,并训练Kriging代理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得到了叶片加工误差对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误差对气动性能的影响与所处工况有关,最高使得损失增加0.853%;叶型性能对于吸力面表面型线更为敏感,在加工及检测过程应给予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74.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Adaptive Cycle Engine,简称ACE)独特的三外涵道结构使引射喷管成为一种可行的排气系统方案。为准确评估各种工况下引射喷管与ACE匹配工作下的安装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可信度代理模型的ACE-引射喷管混合维度仿真方法。该方法搭配引射喷管高、低两种可信度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仿真模型,建立了引射喷管变可信度代理模型。通过动态更新该代理模型,在引射喷管性能空间的匹配工作区域集中进行高可信度CFD仿真,高效准确地实现了引射喷管匹配状态下的安装性能评估。仿真结果发现,ACE引射喷管在亚声速巡航和超声速巡航状态下的安装推力系数分别为0.979和0.961,在跨声速区段采用中间状态加速时后体阻力系数达到最大,为0.25。亚声速巡航状态下主喷管流量系数最低,为0.896。应用本方法仅需180次低可信度CFD仿真以及173次高可信度CFD仿真即可完成共计33个ACE工作点的引射喷管安装性能计算。  相似文献   
275.
一种基于UML的协同入侵检测系统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对分布式协同攻击的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以多代理为构造基础,通过协调代理协同下层检测代理,实现对复杂攻击的协同检测.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模型的主要功能、静态组织结构、代理内部的推理行为和代理间的交互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设计.UML为协同入侵检测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方便了与其它安全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276.
分布式防火墙原理及其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传统防火墙的体系结构及其缺陷,提出了分布式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工作流程、体系结构、相关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实现技术和未来应做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7.
基于可移动代理的RPC实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超大规模分布计算和可移动计算模式在数据量大、网络带宽较窄、且延迟较大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本文提出了基于可移动智能代理的RPC实现机制,即基于可移动代理技术的三种方案:MIA并行执行方案、MIA携带服务器列表串行“移动-执行”方案、MIA自适应“移动-执行”方案,并给出了查找网络中各服务器上运用用户情况的RPO例程。  相似文献   
278.
我国采用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不存在一部专门的商事基本法,难以用演绎的方式来论述商法的基本理论,包括商事代理的效果归属。探讨商事代理的效果归属,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并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成果是必要的。本文采用归纳的方法,通过比较两大法系商事代理的效果归属理论,以我国航空公司、机场地面服务公司、航空旅客三者的商事代理关系为典型,分析我国民航企业之间的商事代理关系,认为在理解和处理商事代理的效果归属时,一方面应该以商法的效益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和公示主义原则为导向,区别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另一方面为了平衡商事代理各方的利益,应该认识到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区别的相对性。建议面临修改的《民航法》在修订时突破《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完善商事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相互制约的规范。全文贯彻了法学是经世致用的学问这一道理。  相似文献   
279.
王烁  李萍  陈万春 《飞行力学》2012,30(1):43-47
传统的气动计算方法计算繁琐、计算效率低,不适应于乘波体多学科设计优化,通过建立气动代理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气动计算精度和效率的矛盾.利用面元法进行气动估算,采集了锥导乘波体在设计点、非设计点的气动特性作为训练数据,构建了Kriging和LS-SVM代理模型,对比了两种模型对此高维问题的代理效果.结果表明,Kriging代理模型能更准确地表达锥导乘波体的气动特性,应用代理模型进行优化等工作的计算效率与传统气动计算方法相比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80.
针对运载火箭贮箱结构,基于渐近均匀化法建立考虑内压的非等厚筋条的加筋壳承载力快速计算方法。首先,采用渐近均匀化法获得加筋单胞的等效刚度阵,进而基于瑞利-里兹法计算考虑内压的整体失稳载荷,并基于板壳理论发展了加筋柱壳的蒙皮和筋条局部失稳载荷计算方法。此外,基于自适应代理模型优化方法,开展了考虑多种失效模式的加筋柱壳承载力最大化设计,以最优设计为例,分析了内压对加筋柱壳整体失稳载荷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