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795篇
航天技术   91篇
综合类   121篇
航天   3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2.
统一S波段测控信道调制指数设计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了测距音提取滤波器以及返回噪声对统一S波段卫星测控信道的影响,采用图解和数学分析两种方法详细分析了已调载波的功率效率。在此基础上,分别推导出在有、无测距音提取滤波器两种情况下,调制指数的设计方程  相似文献   
23.
研制成一种C波段5W GaAs FET(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四级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工作频段为3.7~4.2 GHz,1分贝点带宽约300 MHz;在中心频率处,饱和输出功率为4.67W,增益大于26dB,总效率约14%。本文还介绍了利用浅漏偏置条件下的小信号S参数代替大信号S参数设计匹配电路的情况。  相似文献   
24.
美国HARRIS公司的程序存储器PROM 6617由于其芯片管脚及功能与EPROM2716完全兼容且又具有耐辐照性能而日渐被航天设计人员所认识和应用。但其内部结构又与2716有所不同,若忽视这一点,只因管脚和功能完全兼容而用2716的典型应用电路设计6617的话,6617肯定无法正常工作。文章详细分析了6617的结构特点及其与2716的区别,并给出了其在80C31单片机中的具体应用电路及其与2716兼容使用的电路。  相似文献   
25.
本文依据结构不同可靠度下的S—N曲线形状参数相同的观点,利用复合材料结构的不完全S—N数据,得到一组不完全疲劳极限数据,并采用秩统计方法,求得结构的p—S—N曲线,最后,给出了两个应用实例,通过对比分析了本文方法与假定完全寿命法的处理结果,发现本文方法充分利用了数据信息,能给出更好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一种基于V/F变换的高精度干式变压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采用LM2 3 1A/F变换芯片和89C5 2单片机实现工业现场测量对象的A/D转换。V/F变换器具有高精度 ,高线形度 ,且外围电路简单的特点。采用单片机直接与V/F变换器连接进行A/D转换 ,不需要额外的硬件电路 ,充分利用硬件资源 ,精心设计软件 ,系统分辨率可达 12位 ,转换精度可达 0 .0 2 %。当传感器与上位机距离较远时 ,可以采用RS -4 85接口或无线数据发送 /接收模块实现远距离的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27.
设计了一个智能贮水水箱液位检测与水泵控制装置,能监控2m范围内的水位变化,测量精度1cm,测量时与被测液位无直接接触,能够清晰稳定的显示结果,在水位超出上、下限时发出声光报警,并能准确地控制水泵工作。  相似文献   
28.
与抛物面天线相比,普通短背射天线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等优点。但带宽约为3%太窄。我们提出一种改进型短背射天线,改善了相位特性,扩展了工作频率,提高了增益。主要的改进是①修改了主反射器的面形,②增加了二个副反射器。文中给出了方向图的计算公式和方向图。从实验得出了最佳的设计数据,实验表明,天线增益>17dB,在20%带宽内VSWR<1.5。本天线具有左右旋双圆极化特性,适于遥测采用分集接收技术,提高系统的精度,扩大了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9.
针对现有星上主动控温仪的不足,提出了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星上主动温度控制的设想。文章对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星上模糊温度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做了较为具体而深入的探讨,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其硬件电路和软件的构造原理。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