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160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51.
为了获取双基推进剂的切口强度及切口敏感性,在环境温度为(20±1)℃,应变率为10-4 s-1条件下,进行了双基推进剂板条状双边U型切口试件及标准试件的单轴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双基推进剂的切口强度随着切口试件的应力集中系数的变化而变化.当应力集中系数小于切口敏感因子(1.99~2.22)时,板条状双边U形切口试件的切口强度受应力集中系数影响不大,近似等于材料的抗拉强度,材料对切口不敏感.用标准试件单轴拉伸的试验结果对双基推进剂的切口强度及切口敏感因子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验证了这种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2.
依据大量计算和估算研究 ,探讨了提高发动机推重比的改进方案。在推重比 1 0一级发动机参数的基础上 ,进行了发动机性能对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和初步优化迭代计算。依靠气动热力学的进步和配以相应的材料、工艺技术 ,发动机推重比可达到 1 2左右。进一步依靠减重设计和轻质材料的应用 ,发动机推重比可达到约 1 5。通过方案的相对难度比较分析 ,确定了一套可行的、短期可实现的、可达到推重比 1 5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3.
设计复杂机构,涉及的载荷种类往往很多,为达成设计目的,每一载荷的敏感性均应进行分析,并完成作用力等效综合。载荷敏感性分析目的是找出机构中对实现功能会造成较大影响的载荷因素,通过作用力等效综合,回答系统在全工作包线内能否满足设计需求,以保证机构功能顺利实现。以某型飞机前起落架机构设计为例,对其运动过程中的各种载荷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再现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体现了载荷敏感性分析在复杂机构设计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4.
基于参数敏感性的涡轮平面叶栅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涡轮叶片平面叶栅优化方法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综合考虑了造型方法、性能评估方法、优化方法三个关键环节,在i SIGHT平台下完成了叶栅优化过程集成,建立了适合工程应用的涡轮叶栅多目标优化设计系统。以高压涡轮导叶中截面为例,从参数敏感性、反设计及多目标优化三个方面,对优化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有效地优化涡轮叶栅流场和性能。  相似文献   
155.
为研究喷丸强化对FGH96粉末高温合金疲劳性能应力集中敏感性的影响,采用不同强度陶瓷丸喷丸强化对合金磨削表面进行了表面处理,并研究了疲劳性能和表面完整性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650℃下,当应力集中系数由Kt=1提高到Kt=1.7时,FGH96合金磨削状态疲劳极限由583MPa下降到465MPa;经过大强度喷丸强化后,Kt=1.7疲劳极限回复到530MPa;小强度喷丸强化对Kt=1.7疲劳极限无增益作用。大强度喷丸强化消除了加工刀痕,表面粗糙度略有增大,引入了深度达到100μm的残余应力场,在600MPa下疲劳源萌生于次表层,呈单源疲劳模式;小强度喷丸强化无法消除加工刀痕,在600MPa下疲劳源萌生于表层,呈多源疲劳模式。结果证明适宜的喷丸强化工艺可以缓解结构应力集中对粉末合金疲劳性能的削弱。  相似文献   
156.
王平  侯天增  余倩 《推进技术》2018,39(2):358-365
为了分析各种参数对火焰增厚(TF)模型的影响,并找出各个参数在火焰增厚模型中最佳的适用范围,采用该模型对PRECCINSTA燃烧器内的湍流预混旋转火焰进行了大涡模拟研究,并针对TF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火焰厚度网格数、褶皱函数、动态增厚过程,开展了一系列的敏感性对比计算。研究表明:采用了动态增厚过程的TF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吻合度有明显的提高;如果将层流火焰的厚度增加过大,达到10倍网格尺度,则会对正确预测湍流与火焰的相互作用带来较大困难,对于本文所研究的火焰,火焰厚度网格数的理想范围是2.5~5.0;采用固定指数的幂律褶皱函数相比于传统的Colin褶皱函数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7.
对以螺旋桨为动力的长航时小型飞行器,在概念设计阶段的设计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飞机飞行状态,包括巡航高度;巡航速度及巡航升力系数。二是飞机机翼几何参数,包括尖梢比、展弦比和翼型。三是发动机的布局形式。飞机概念设计是在明确了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开展的。在满足设计约束的基础上,通过对升力面气动特性及相互干扰分析,机翼剖面的设计选择以及升阻力特性的分析,典型部件重量构成的统计分析,计算出不同构型状态下的飞机重量和重心,保持纵向静安定度在合理范围内,通过对飞机有无配平情况下的阻力特性比较,寻求特定高度满足长航时设计要求的设计点。  相似文献   
158.
基于共轭方程法的跨音速机翼气动力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设计状态的机翼气动力特性是设计人员最为关心的指标, 应用控制理论设计方法进行了有升力约束情形下跨音速机翼阻力优化设计研究, 根据给定的目标函数推导了相应的共轭方程和边界条件, 研究了共轭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 以及计算目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敏感性导数时所涉及的度量矩阵变分求解问题, 研究了流场计算、共轭方程数值求解、敏感性导数求解和拟牛顿优化算法这几个主要方面的有效结合问题, 发展出了一种跨音速机翼气动力优化设计方法, 进行了跨音速机翼气动力优化设计研究验证, 优化后机翼气动力特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阻力系数能减少20%左右, 而升力系数有所增大, 说明所发展的设计方法是成功的, 该设计方法在跨音速及复杂外形气动设计方面比以往设计方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9.
低速叶型气动反问题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磊  宁方飞 《航空学报》2011,32(7):1180-1188
 低马赫数不可压流动中声速与流速大小差别巨大,采用基于可压缩流动控制方程的计算格式求解流场时,由于数值黏性的污染,解的精度低且收敛性差,通常可使用时间预处理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基于控制理论的优化方法中,共轭方程的Jacobian矩阵和流动方程的系数矩阵相似,因而在低流动马赫数下,求解共轭方程存在着与求解流动方程相同的数值污染和数值刚性问题。首先推导了带有预处理的Roe格式,然后发展了适合全速度流动的共轭方程求解方法,最后选取翼型和叶栅两个典型算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所发展的方法可很好地用于低马赫数时的气动反问题设计。  相似文献   
160.
苟小龙  施万玲  桂莹 《推进技术》2011,32(4):534-538
为了降低采用基元燃烧模型模拟反应流的计算时间,提出一种基于敏感性分析的自适应化学反应机理简化方法。该方法结合敏感性分析方法与自适应机理简化的思想对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在不同工况点进行简化,并形成即时简化机理集。在燃烧模拟过程中,对于不同反应工况点使用不同的即时简化机理对反应流进行数值模拟,以替代传统的全局使用单一简化机理的反应流数值模拟方法。基于GRI-3.0机理,采用均相大空间甲烷自燃着火过程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简化机理与详细机理计算结果的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